文/刘雪霞 胡庭辉 黄嫔 彭丽红 龚小玲 管佩佩
蚕丝含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蚕丝内部有38%以上是空心的,保暖性好,民间有着“一斤丝三斤棉”的说法。不少商家为降低成本,经常会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如何辨别蚕丝被的真假?怎样才算优质蚕丝被?本文对蚕丝被的丝绵长度、纤维成分等进行了测试。
市场上常见的蚕丝被有桑蚕丝被和柞蚕丝被。从蚕的饲养条件看,桑蚕是蚕农把桑叶从桑园中采摘回来,全龄期都在屋里饲养,又称家蚕,家蚕吐的丝即是桑蚕丝。桑蚕茧小而洁白,抽出的蚕丝纤维白而较细、品质好,其材料制出来的蚕丝被叫桑蚕丝被。柞蚕除小蚕期可以在家里饲养外,其他龄期都在山上的栎树上放养,所以又称野蚕,柞蚕吐的丝即是柞蚕丝也叫野蚕丝。柞蚕茧较大,为淡褐色。抽出的蚕丝纤维较粗、颜色微黄、品质相对差一些,其材料制出来的蚕丝被叫柞蚕丝被。
参考国家标准GB/T 24252—2009《蚕丝被》,标准中规定蚕丝被可分为三个等级,即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1]。优等品和一等品填充物中,蚕丝含量应为100%,称它为纯蚕丝被。合格品的蚕丝含量至少应达到50%及以上,称它为混合蚕丝被。填充物中蚕丝的含量少于50%,则不能命名为蚕丝被。同样质量的蚕丝被,纯蚕丝被比混合蚕丝被贵,填充物含丝量少于50%就不是蚕丝被了。
蚕丝被是蚕茧下脚料综合开发利用的产品。双宫茧是次茧中的一种,它是两个以上的蚕宝宝靠得太近了,一起结出来的茧,很难理清头绪,不适合抽丝。但双宫茧制作出来的蚕丝被弹性好、蓬松度高,也无需缝制,只需少量的固定点使被胎不跑位,是制作蚕丝被的佳品,其材料制出来的蚕丝被叫双宫蚕丝被。也有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采用较差的蚕茧或绢丝的下脚料打碎加工制成丝绵,再经过漂白处理,由于其丝质短,需经过全面缝制才能制作成“绗缝蚕丝被”。
手工蚕丝被是指丝绵靠人工制作完成的蚕丝被,这种手工丝绵兜生产技术效率较低,手工丝绵兜因全是双宫茧,丝质好,加工过程中接触的化学物质相对较少[2]。机制蚕丝被,是指丝绵靠机器生产出来的蚕丝被,它是将大量蚕茧通过机器设备抽丝压片,碾制成丝绵。其优点是加工快、产量大、成本低、手感滑,品牌店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多数采用机制桑蚕丝。
蚕丝被胎是采用“全幅网叠”生产工艺,采用横竖层叠的立体构造,有牵一丝动全身的特性,所以丝绵的长度是衡量蚕丝被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蚕丝光泽度高、有垂坠感、丝质较长,制成的蚕丝被全幅纵横分布成网状,不易发生位移变形。劣质蚕丝看上去没光泽、丝质较短、杂质较多,用手轻轻一拉就有部分纤维被分离,在睡眠时被脚蹬易成团。GB/T 24252—2009中指出:蚕丝被丝质按其纤维长短分为长丝纤维(天然蚕丝切断很少)、中长丝纤维(长度基本在25cm 及以上)和短丝纤维(长度大多在25cm以下)3种[3],对于蚕丝被来说,丝的长度越长越好。同时要观察被胎中存在丝筋的情况,丝筋是多根蚕丝平行伸直,在被胎中并结形成宽度达到5mm及以上、长度达到10cm以上的条状丝绵。丝筋越多,品质越差,这也是区分优等品和一等品的判断依据之一。
蚕丝被一般都有个拉链开口,选购时可观察到内部的蚕丝。由于蚕丝被的原料价格昂贵,现很多产家会采用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蚕丝,内采用其他纤维夹在蚕丝被中间,观察口处再放一些蚕丝,从而降低蚕丝被的生产成本。在测试蚕丝纤维成分时,取样部位要按标准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3.2.1 燃烧检测方法
蚕丝燃烧时不具延燃性,与火焰分离时即停止燃烧,伴有燃烧头发散发出的蛋白质焦味,按压灰烬易粉碎(图1);纤维素纤维具有延燃性(图2),伴有烧纸的味道;如果被胎中含有化纤,燃烧时残留物有结块现象(图3),伴有烧塑料袋等气味。
图1 蚕丝灰烬按压易粉碎
图2 纤维素纤维延燃性
图3 化纤残留物结块
3.2.2 显微镜检测方法
在燃烧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法观察纤维纵向形态才能确定其纤维成分。如样品伴有燃烧头发散发出的蛋白质焦味,还需观察纤维纵向形态。羊毛纤维的表面粗糙,有鳞片(见图4);桑蚕丝纤维的表面平滑有光泽(见图5);除此之外,市面很多产品命名为丝绵被,很多消费者都会跟蚕丝被联想在一起,其实并不然,如纤维燃烧时伴有烧纸的味道,表面平滑,有清晰条纹(见图6),就是粘胶纤维而不是蚕丝。
图4 羊毛纤维
图5 桑蚕丝
图6 粘胶纤维
蚕丝是蛋白质纤维,将蚕丝放入含有次氯酸钠溶液中,完全溶解就是100%的真丝。如样品是含两种纤维以上的混合物,则需基于组成纤维选择相应的溶剂,依次溶解,从溶解前后的重量损失中计算出溶解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来确定被胎中的含丝量。
被胎中含杂率是影响丝绵品质、评判蚕丝被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B/T 24252—2009中指出优等品的含杂率≤0.1%,一等品含杂率≤0.2%,合格品的含杂率≤0.5%[2-3]。丝绵中的杂质有异物、碎纤维、粉尘等,对试样进行检测,碎纤维和粉尘可采用抖落方式,异物可采用目测和手工挑选,然后对杂质进行称重,计算出丝绵中的含杂率。
有的厂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使用劣质茧、低廉下脚料来制作蚕丝被,为了掩盖其颜色不匀,使用增白剂进行漂白制成丝绵。厂家也会因客户不了解柞蚕丝,使用增白剂对淡黄色的柞蚕丝进行处理,使客户更容易接受柞蚕丝被。漂白的产品容易造成化学药品的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如果把丝绵放在紫外灯下进行辨别,添加增白剂的荧光亮度跟蚕丝含有天然荧光存在明显区别,结合观察蚕丝纤维的长度,短纤维比长纤维添加增白剂的可能性大,也可同时对蚕丝被有害物质进行辨别,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蚕丝被填充物均匀程度是反映被子的厚薄均匀性,是评判蚕丝被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B/T 24252—2009指出优等品要求填充物厚薄均匀,差异率不大于10.0%;一等品要求填充物厚薄均匀,差异率不大于20.0%,合格品要求厚薄差异率不大于25.0%[2-3]。由于蚕丝被的生产工艺,一般被角会比被中间更饱满。经长期试验总结:在被胎中间均匀取8块20cm蚕丝被试样的均匀程度较好,在被胎四角各取一块20cm样品的均匀程度较差。
新的蚕丝被芯有天然蚕茧的味道,使用前可先在阴凉通风处进行适度晾晒,不要把被子放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晾晒过程可用手轻轻拍打和适当翻转,保证蚕丝被干爽、蓬松。
蚕丝被胎不可水洗,使用后要把被套分离开来清洗。存放之前要晾晒一次,排除蚕丝被内部的湿气。不可使用压缩袋收藏,最好以原包装袋包装,不可在蚕丝被里边放樟脑丸以免污染蚕丝。存放时,不可在蚕丝被上存放重物,以免引起蚕丝被变薄变硬。使用多年之后,可以拿到专业的蚕丝被生产机构进行翻新,提高蚕丝被的蓬松度。
蚕丝被是优质的御寒物品,可以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和生活品质。在购买的时候,看似相同的蚕丝被,价格却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蚕丝被种类进行分析,讲解蚕丝被胎的检测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养方法,让消费者更加了解蚕丝被,在购买时更有信心。同时也指导生产企业,一定要了解市场需求,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切记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思考,在保证产品质的同时也能加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显梅.浅谈蚕丝被的鉴别技术与保养方法[J].广西蚕业,2013,50(2):50-52.
[2]GB/T 24252—2009 蚕丝被[S].
[3]廖森泰,肖更生,刘学铭.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实用技术及规程[M] (第一版)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