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和顶层设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018-05-10 12:07
教书育人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学年生涯学科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对学生学业、职业进行早期规划引导。2015年,学校开始进行生涯教育体系化路径探索。2016年9月至今,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体系的总体布局,逐步构建起校本化的学生生涯规划体系。

一、重新定位,完成学生生涯规划的新建构

1.着眼国家教育规划,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新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中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普通高中探索高考综合改革实践路径相关项目通知》中着重指出:切实把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体系之中。综上所述,高中学校所承载的阶段使命是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适应社会和适合每一名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性的教育。

2.面对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好学生生涯规划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标志

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次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为切入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作为学生生涯规划路径项目学校,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整体工作中,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解决好学生未来发展延伸问题。

3.立足学校现状,对学生生涯规划工作有明确思路

对于学生学业发展来说,省级重点高中的使命就是升学预备教育,帮助学生选择一个未来专业是首要目标。依据学校传统,开学初进行文理选修培训,为学生三年后选择大学专业的选择做好向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性与主动性,也提升了三年后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满意度。这一次引导只是起步,我们需要做的是,学生高中三年生涯规划的持续引导与培养,把学生兴趣变为爱好,把爱好变为职业。

4.探索生涯规划教育途径,分学年设定目标,时时推进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佳的方法,设计、选择和探索适合学生的人生道路。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年级的生涯规划教育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职业体验和个体生涯咨询,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到职业体验再到专业选择。

二、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满足学生生涯规划所需

1.课程待优化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落地的标志就是拿出课时,列入课表,进行课程化推进。2017年1月,学校启动深化课程改革的全面路径探索,整合学校相关学科内容和系列校本化学生活动,整合校内外社会和活动资源,初步进行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选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2017年5月,高一学年开始分层走班尝试。其中,生涯规划教育跟进又成为管理工作所需,打破零打碎敲式、运动式、任务式、活动式的碎片化生涯指导,借鉴吸收国内外学生生涯指导成果,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立足学生需求,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校本化微课程的开发。在课程体系建立上,我们立足学校文化传统,以全球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意识,以“培养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人”为使命,结合学情,重组、整合、优化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推进活动课程化,开展“红色之旅”“寻根之旅”等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实践力,满足学生升学的多元化需求,构建起“广益达德”课程体系。即基础类课程、行知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色类课程、广益大讲堂、教师研修课程。其中,“广益”取自我校曾用校名“广益学校”,“达德”取自《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紧扣1927年校训“智、仁、勇”,源远意深。

2.管理有创新

学生生涯规划是高考综合改革中重要一环,学校必须进行全面布局,整体推进,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校内外多层面联动、全方位学科渗透的立体结构,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按学段各有侧重的立体化、螺旋式的生涯教育模式。2016年9月,我们制定了学校发展振兴计划,进行管理结构调整,实现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型管理模式过渡,满足现代化学校发展需求,不断适应新高考改革。其中,将“职能处室+学年组”的结构转变为区域管理或条块管理。建立了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教师发展规划中心、后勤服务保障中心,每个校区有一名副校长独立管理,实现三个校区行政部门与学年管理职能上的优化,保障了整体工作的快速运行,形成与学生生涯规划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在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上,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组,建立专(兼)职导师队伍,选派优秀班主任进行生涯规划师培训,形成学校专业团队。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把书本知识拓展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专业涉及领域素养。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设立“职业日”讲座,开设生涯发展课程,组织职业体验;挖掘家长及社会资源,成立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联盟;整合高校资源,进行报考大学专业志愿的规划。同时,学校成立课程办,成立课程开发团队,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与充实“广益达德”课程内容。

3.学年有侧重

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三个学年不同学期生涯规划的不同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系列化教育活动,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定向的多样化需求。

高一学年重在适应环境,认识自我。高一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借助专业软件对全体新生进行整体测评;开发校本教材,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成立专业讲师团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兴趣,发现特长,激发潜能,同时带领学生初步了解生涯概念,掌握学科选择能力,发展学业管理能力。

高二学年重在体验职业,探索世界。高二学年的生涯规划教育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体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短期“从业”,让学生从中感悟人生,体验社会,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自主修正世界观和人生观。

高三学年重在学会选择,设计人生。高三学年的生涯规划教育以科研团队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大学档案,开辟了“985”“211”大学档案展示区,提供各个大学的招生信息和政策咨询,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定位未来大学,根据兴趣爱好和自我理想进行专业选择,根据自我生涯规划有效管理自我。学校提供专业化的个别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助力学生正确选择大学专业和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此外,学科有任务。立足课堂与学科,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学校对教学活动整体、全方位、立体化调整。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学生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教学上必须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每名教师都形成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人人都是生涯规划师。积极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我们增加了教研组工作职能,加大备课力度,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把书本知识拓展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专业涉及领域素养,把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深挖学科在学生未来发展中职业定向选择内容的比重,把书本知识拓展为学科未来涉及领域,把知识教育转化为学科教育,再迁移到学生未来发展所从事的职业需求教育。学校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每位教师都是学生人生向导的新格局。

三、再度思考,找准方向,完成项目的最后一公里

1.广泛整合社会资源

一是建立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学生职业体验基地;二是组建互动式、体验式生涯教育指导活动;三是发挥学生会作用,成立学生职业规划设计院,开展校园职业应聘大集等模拟活动。学校还与各职业院校建立体验基地,分享资源;挖掘家长资源,进行家长职业统计,成立家长职业指导联盟;利用学校丰富校友资源,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师弟师妹未来发展”的暖心行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互动交流等。

2.回归教育的本原

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作为全校教师的通识培训内容,强化人人都是学生职业规划师的意识,推进日常学科渗透生涯规划内容,为开展高质量的生涯课程奠定基础。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助力学生不断成长,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我们将继续聘请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专家走进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分批次选派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地区和学校进行专项学习或跟岗培训,保证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足量专业师资储备。

3.要面向学生未来

未来社会的学科领域、学科核心知识不会有大变化,而知识的整合方式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要把学生生涯规划纳入全方位高考综合改革项目的路径探索之中,避免孤立性、片面性思维的形成。此外,好的教育又应向前眺望三十年,继续完善学生成长指导工作,形成对学校各个部门的助力学生工作的统领,实现助力学生成长目标。

4.依托高校,结成联盟,建立生涯规划志愿者联络办

学生在认知自我和了解外部职业的基础上,要思考通过什么大学和什么专业搭建通往未来职业的桥梁。学校将与各个高校招生办、学生处、团委建立联系,招募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通过互联网在线互动、活动联谊等形式,为学生解读大学生活,促使学生了解大学概况,明确专业目标,为走进大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2020.

[2]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Z].2014.

[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6〕12号)[Z].2016.

[4]刘毅.高考生人生规划与志愿填报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学年生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第二届星火学年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