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轶伦
上世纪60年代末,晚年孔另境在书房
四川北路1571号,日式街面房子的三楼。最明亮的大房间里,拉窗是开在天花板上的。天气好的时候,将窗户打开,窗外清冽空气和明媚阳光一同倾泻入屋。父亲孔另境,就在窗户下写作。
书桌是孔另境的姐夫茅盾留给他的。抗战胜利后至今,孔家一直住在这里。对长女孔海珠来说,这间屋子不仅是她成长的所在,也是她了解社会的舞台。而父亲,是当之无愧的那位处在舞台追光灯下的主角。日后的漫漫岁月,即便父亲年迈去世,但舞台上继续着的故事,依旧是关于孔另境的。
1922年,当这个乌镇孔家的青年,毅然离开旧式大家庭到上海求学时,就住在虹口。从此一生,在虹口留下了一张属于他和那个时代文人的地图。
孔另境(1904-1972)在上海的脚步,最初是追随姐夫茅盾(1896-1981)而来。
出生于桐乡乌镇的孔另境,原名孔令俊,字若君,姐姐孔德沚是茅盾的夫人。姐夫茅盾的出现,为这个少年的生命豁然洞开了一扇窗。之前他是旧式大家庭里的长房长孙,之后他是向往外面新世界的时代青年。
1922年,在茅盾的举荐和帮助下,孔另境终于说服孔家长辈,离家抵沪投考大学。这时,茅盾住在宝山路鸿兴坊,孔另境也就落脚在此。进入上海大学后,孔另境成为学生中的活跃人物,进校不久,就去工人夜校的识字班授课,后来又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促男女同校之同学的注意》等时论文章。孔海珠说:这是父亲孔另境第一篇发表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以“另境”为笔名,虹口成为了他步入文字生涯的开始。
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茅盾,不仅在生活、文学上影响内弟,也在信仰上指引着孔另境。1925年,孔另境从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曾经四次被捕。其中第一次,是因为在南京路上发传单。后来,孔另境先后参加过北伐革命、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1932年暑假前因为党组织传递革命书刊而在天津被捕,后经鲁迅先生托人全力营救而保释出狱。
回到上海,孔另境一心想“去结识这个富有侠义心肠的老头儿”。由此怀着满腔热情,到了鲁迅当时居住的北四川路194号拉摩斯公寓(今北川公寓)。两个月后,孔另境再去拜访时,鲁迅正准备搬到大陆新村。孔另境这次认识了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和公子周海婴。茅盾也入住大陆新村。之后,孔另境搬到离大陆新村不远的溧阳路麦加里,开始了职业写作。与孔另境同住麦加里的还有宋云彬和夏丏尊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为“孤岛”。孔另境积极参与办学校、培养戏剧人才。1942年携家眷至苏北抗日根据地,筹办垦区中学,因遭日军扫荡在翌年回沪。因为他的进步立场和抗日活动,孔另境被日本宪兵逮捕,所幸战事已经到了尾声。日本投降前夕,孔另境获释出狱,出任《改造日报》编辑。抗战胜利后,他带着一家老小,到四川北路1571号安顿下来。
1947年,茅盾去香港前,将自己的书桌留给了孔另境。这张书桌,就在孔家见证了1949年上海解放。
孔另境的长女孔海珠诞生于父母的苏北之行中。到了1949年,已经7岁的她,清楚记得父亲目睹解放军进城时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马上写了三篇文章。她也记得,清晨出门,看到街道两边井然有序抱着枪和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一边有纠察队在路上巡逻、送水,这静悄悄的场景,比一切响亮的口号更震撼人心。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1949年后,孔另境任春明书店总编辑,后调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1961年起任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编审。孔海珠的记忆里,父亲的书房里有四五橱柜书,此外阁楼上也都有父亲的藏书。茅盾的夫人孔德沚偶然回上海,也会到孔另境家做客。随着生活安定下来,孔家在四川北路1571号的三楼陆续生了5个孩子,孩子总数达到7个。由于孩子众多、租金便宜,因此日后虽然有不少搬家机会,但孔另境就一直住在这里再没挪过地方。
三楼的大窗下,父亲的书房、父亲的藏书,还有父亲伏案写书的身影,是一众子女仰望的榜样,也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孔另境不太过问孩子们的功课,但他管教子女是严肃的,且盛名在外,孩子们畏惧他。有时孔海珠弟弟们的同学来家里玩,远远听到孔另境上楼的声音,就会一溜烟都跑掉。
1963年孔家全家福(后排左起:孔伟成、孔海珠、孔胜芳、孔乃茜、孔建英、孔卫平,前排孔另境与夫人,中间是孔明珠)
不过,父亲孔另境并不古板。他收集古玩、打斯诺克、喝酒抽烟、喜欢摄影,热爱美食。他擅长烹饪跑蛋,会叫孔海珠为他打蛋做下手,也喜欢吃大闸蟹。有时他会给孩子们一点零用钱,让他们到四川北路上的电影馆去看电影,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文艺情怀,而是为了腾出家里的空间,好和朋友在家搓麻将。
他也会在露台上养小鸡、鸽子、金鱼。夏天的夜晚,父亲搬一把藤椅坐在这里,孩子们围着他一圈,嚷嚷着让他讲故事。他会说当年如何与长辈斗智斗勇外出求学和参加北伐的往事等。过年的时候,父亲会为孩子和保姆一共8个人,准备8个纸袋,当着大家的面,逐一在里面放入糖果、瓜子、各色点心。孩子们在边上耐着性子等候,早瞄准了这个袋子瓜子多、那个袋子糖果多。等分好了孩子们正要抢时,不料父亲慢悠悠标上号码,让大家抓阄,作为新年礼物。清明节的时候,他会带孩子去虹口公园向鲁迅先生墓鞠躬献花。旧派的文人风骨和习俗,孔另境就这样言传身教给孩子。
孔海珠作为长女,曾被父亲派遣做信使。1949年后,当茅盾先生来上海时,下榻上海大厦,孔海珠就担负起为父母去给姑父送东西的任务。文学巨匠夏天也一样打赤膊,大声用乌镇口音招呼小孩子。孔海珠记得,茅盾送给她吃一个苹果,但给她的餐刀是宾馆里的西餐刀,无论如何也割不开果肉。
“文革”开始了,父亲在墙上贴上“慎言”两个字,最后想了一想,又撕掉。陪伴在孔另境身边的小女儿孔明珠记得,到了最后经济极为拮据的日子里,父亲拉不下脸面,却还嘱咐明珠路过咸菜铺时问人家要一点免费的咸菜卤,拿回家煮发芽蚕豆。没钱买不起整只鸭,就叫女儿去买一只鸭腿,研究如何烧自创的“麻油鸭”。有时家里的豆制品票多一点,就把黄豆芽、油豆腐和粉丝放砂锅里煮,再加一点辣酱。
文人圈里许多朋友都知道,孔另境因为幼时看见有人杀猪心生怜悯,从此立志,永不吃四只脚的动物。等到“文革”中从狱中保外就医时,孔另境忽然跟子女说:“我要吃肉了!这世道人还‘吃’人呢,我还可怜这些生物?”孔海珠大为惊讶。但她记得,父亲把猪肉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咽不下去。1972年,孔另境病逝。书房空了下来,但关于父亲的故事,却没有停止。
孔海珠继承了父亲对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而小女儿孔明珠继承了父亲对美食和生活的热爱。那两间老房间,依旧在虹口,一如当年孔另境初次到访一样,经历岁月洗礼,作为这个大家族的根存在着。
孔另境(1904-1972),作家、出版家、文学史家。先后出版《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斧声集》等,一生四次坐牢,曾经鲁迅先生营救保释出狱。
桐乡乌镇孔另境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