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优秀著作,也是伦理学史上关于德性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体系非常的完善,他认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而只有德性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本文从德性的思想范式和德性的基本内容上充分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德性 启示
1 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产生的环境背景
想要透彻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就必须将《尼各马可伦理学》联系到当时的背景中去。
古希腊是各种氏族组成的城邦而形成的国家,每一个氏族都会供奉相同的神。氏族组成的城邦的公民都拥有比较强的政治意识,因为他们认为大家一起生活需要政治的稳定和法律来保障他们的个人利益。这样的关系相当于每个人都是组成集体的一部分,而整个城邦或者说集体为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提供相当的保障。在集体中每个公民都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他们在这种互相关联密切的环境中探讨着一切,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产生的背景。同时,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原始文明的发源地。一方面是因为城邦作为集体的出现,集体的自然耕种保障了公民的生活,由此人们的在自然劳作之余有了闲暇的时间,并且发展出了一种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娱乐”,也就是自由平等的辩论。这种平等的辩论,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了思想的碰撞,从而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1.1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基本范式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也是亚里士多德阐述自己德性思想的重要著作。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有理性和无理性两个部分,有理性的部分的德性称之为理智德性,而无理性的则称之为道德德性。
德性的含义
德性一词在古希腊中是一个原始的词汇,原义指的是任何事物的用处、功能或者说是作用、用途。我们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用处是用来指武士的高贵的品质,也可以大概的理解为勇敢。德性是一个事物的状态好并且使得它实践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那么对于一个人而言,德性也是使得一个人的状态好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好的品质。
1.2 德性的类型
1)理智德性。理智德性是一种有关于人的思考、考察的德性。理智德性又可分为对变化的事物的考察和对永恒不变的事物(真理)的考察。沉思的理智是人的最高的德性,包括了科学、技术和智慧等。科学知识是对世界的一些普遍规律的认识,规律是不可变的,同时也没有产生和灭亡,所以可以说科学知识是永恒的、必然的知识。因而科学知识是可以教授的。
2)道德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分为有理性的层面和无理性的层面,无理性的层面主要指的就是欲望。欲望有三种状态:情感、品质和能力。在这三个方面中,能力来源于自然而然,但德性却不是自然产生的。德性是需要从后天的努力中慢慢培养。而能力是自然赋予的,即使不使用,能力也依旧存在,但德性不同,德性只有在使用时才会有。人们不会称赞自然而然得到的能力,也不会对能力进行评价和谴责,但人们会对德性进行优劣与否的评价,因而可以断定能力和德性是不同的。
2 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公正
公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就是人们的向善的心理和向善的行为,即言行合一的善。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德性都可以包括在公正之中,公正中的善可以涵括所有德性。因而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是公正的,那么这个人就是勇敢的、节制的、友善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对公民的各项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战士上了战场就必须要为国家战斗,不可以逃跑也不可以丢下武器。因而遵守了法律对于战士的规定的人,都可以说他拥有了公正的德性。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在实现了公正的善,即拥有了公正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公正体现在公民对他人的善。公正不同于其他德性,公正是体现在与人相处之中的,而并非对于自身。公正指的是人与人相处之中,对他人表现出的善。
2.2勇敢
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也是人的主要德性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指的就是人们在面对战争或灾难时,信心和恐惧感的平衡。勇敢指的是人们对不正确的事情感到恐惧,例如耻辱就是一种勇敢,敢于对错误的事情感觉到羞愧。但是,若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并不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产生或发生的,我们所感受到的耻辱就不应该被称为勇敢。例如,一个人在金钱的使用上非常的勇敢、慷慨,但他在战场上却十分胆小怯懦,那我们就不能说这个人是勇敢的。勇敢是理智选择作用的结果,例如一个战士明知可能会战死沙场,但却仍以保护城邦居民为首任,勇敢的面对可能来临的死亡。因此可以说勇敢是高尚的一种行为,勇敢的人因高尚的品质而在面对常人无法面对的状况下,做出勇敢的选择。
2.3 节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制是一种非理性层面的德性。节制是对于快乐的适度,是健全的灵魂对于快乐的节制。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制是与肉体所感受的欢愉有关,而非精神所感受到的歡愉。比如说,一个人唱歌或者跳舞所感受的欢愉就不能说他是不节制的。亚里士多德的节制指的是人们关于满足肉体的欲望时的德性,例如吃喝是人的基本肉体欲望,有节制的吃喝是好的,但若是过度的放纵自己的食欲,则会呕吐、胃部出现疾病甚至是死亡。但仅仅是把节制看做是对于欲望的适度也是片面的,任何能够得到肉体快乐的行为的适度都可以称之为节制。
2.4 友爱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也是一种德性,因为没有人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独自生活,没有人愿意过没有友爱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把友爱的关系分为了三种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于利用而存在的友爱,我们之间互相有可利用的地方,有对对方有益的特质,因而我们成为了朋友拥有了友谊。第二个层面是我们可以使对方感到快乐或者欢愉的友爱,这种友爱是存在于我们能使对方得到心灵的快乐的基础之上。比如说一个人和一个健谈的、幽默的人做朋友,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什么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利益,单纯是因为这个人能带给我快乐。这种友爱一般在年轻人的身上产生,因为他们更加的感情用事,更加的注重自身的愉悦。这两种层面的友爱都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一个人能带来的欢愉或者是益处,只要不存在了,友谊也就结束了。因此可以说这两种友爱都是无法永恒的。而第三种层面的友爱则是完善的友爱,通常发生于两个同样善的人或者说两个精神层面、德性层面都比较统一的人。这种友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只要这两个人都一直保持善或者一直做一个好人,那他们的友爱就不会结束。
3总结
亚里士多德是古典哲学中对于德性的讨论最完善的,他讨论的不是我是谁,而是我能做些什么,我能成为怎样品质的人。德性是人类关于善的追求,是一种生活、实践的智慧。只有正确把握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才能清楚的明白关于精神层面幸福的追求,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北京,商务印刷馆,2003年。
[4]金香花:《重读亚里士多德之德性》,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