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元 潘福全 邹旭东 纪建奕 纪国清 张明杰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强,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层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基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109-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责无旁贷[1]。校企协同创新就是充分释放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研究机构的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2]。校企协同创新可以有效创建创新体系,实现优势整合,并且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加強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共同完成学生的各培养环节,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效率。
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的需要。企业需要具有结合实际研究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灵活运用工程实践能力的全方面人才[3]。高层次研究人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理论分析以及创新发现能力。国内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专业,开展一些结合产学研合作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国外,部分国家形成了适合本国的行之有效的不同特色的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
高校常规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项目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下一般是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相关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缺乏企业参与培养过程,而且课程安排上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在论文选题上更是缺少工程实践而导致题目实际工程意义较小,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4]。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原有培养模式,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力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基于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分析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选拔部分工作优秀、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员工参加考试,此举将提高研究生入学的目的性、保证培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还未参加工作的学生,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校考察,选择自己企业需要的人才,在培养阶段重点培养企业所需的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后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优化制定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高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的基本规范要求,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学习的专业性、专业针对性,保证所学课程与所从事专业的基本问题和技术现状紧密联系,使课程学习满足学生对前沿领域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达到学为所有、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有效利用企业的实践、加工、实验等条件,发挥高校的理论、分析、研究、手段、能力和人力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在读研究生参加企业的技术问题研究,从而达到合作培养和研究的最佳效果。
三、校企协同创新的优势分析
校企协同创新中,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化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企业的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场所信息及营销经验。那么在我们的创新机制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联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培养出走出校园就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高素质、高效率人才。
校企协同创新具有功能上的多层性。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多功能的复合体[5]。高校在坚持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人才、学科、科研的核心地位,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充分利用高校办学资源和学科优势,积极协同社会资源,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立体协同创新体系,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加强学科建设,而且提升学术研究水平。高校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具备多学科群优势,高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协助企业解决复杂的工程难题,也可以与企业合作研发前沿技术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此外,高校还是企业的人才储备库,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实力。所以,校企协同创新具有功能上的多层性。
校企协同创新具有机制上的灵活性。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高校在专业课设置、学生培养计划制定、研究课题、项目开发、高校交流和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具有办学自主权。高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联合,建立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发新技术、合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等合作方式。高校职能的多样性和办学主体的自主性,为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校企协同创新具有机制上的灵活性。
四、培养机制的建立
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是整合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打造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青岛理工大学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省部级实验室7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具备广阔的研究平台。青特集团是一家跨地区、专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内重要的特种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供应商,涉及特种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具备年产各种驱动桥45万套、特种汽车1万辆和支撑桥10万支的能力,拥有优越的实践平台。青岛理工大学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同时青特集团也为大学生的创新实习和工程硕士的实践培养提供了优厚的基地条件,我校学生在此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踏入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北汽福田奥铃汽车厂也是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创新培养基地,为协同创新提供了条件支持。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校企双方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首先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研究生的共同培养。其次,实现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度,选择企业中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负责学生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机制考核标准和制度,促进校企之间人才联合培养,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制定校企协同培养方案以及管理制度。在培养方案中,既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又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企业实践实习和双导师指导论文的新培养模式,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培养方式设计
协同创新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调整学习课程,更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培养方案包含四个模块:课程学习模块、工程项目实践模块、学位论文模块和企业检验模块。
1.课程学习模块。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以在设置学生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既要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又要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僵化、社会适应性不高问题,革除掉部分脱离实际、实用性差的课程,增添部分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让同学们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技术以及发展新趋势,时刻保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现状同步,避免学生认知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不一致的状况。
2.工程项目实践模块。学生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对领域内工作内容,具备一定的认知,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阶段主要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解决专业领域内存在的实际工程问题,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轮岗实习,学生发现和探索不同岗位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灵活运用所学理论、方法探索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研究生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3.学位论文模块。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结合企业实践内容,并且要在实践之前选定题目,在学习课程时学生就要对选题所涉及的理论学习、掌握,学生带着研究题目到企业实习,需要完成论文中的各种实验数据和实践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论文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第一导向,同时兼顾学术性;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要求论文选题来自实际生产,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实际工程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注重学术性和更高的理论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工程创新和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
4.企业人才应用效果反馈模块。从研究生毕业后工作角度出发,学校加强对研究生工作情况反馈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分析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和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同时要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需求信息,使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六、方案实施案例及效果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了在职工程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学位硕士。以青岛理工大学与青特集团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为例,分析三種硕士的培养效果。
在职工程硕士是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根据在职工程硕士在企业工作专业领域,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实现在企业开发项目的同时加强学校理论的学习。在职研究生根据其在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进行论文选题,企业导师负责指导企业项目开发,学校导师负责理论指导和论文撰写指导,实现了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结果证明,在职工程硕士不仅具备极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目的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工程研究能力。专业型硕士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企业实习实践,校企协同制定培养方案,保证在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实践内容相配套。因此,专业型硕士较在职工程硕士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学术型硕士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表明,专业型硕士不仅具备理论分析能力,而且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其论文既有一定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工程实践意义,符合企业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要求。
学术型学位硕士注重学术理论研究。在培养方案中,加强其理论分析和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理论广度和深度。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入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业高级技术工程师的交流,同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工程问题,并以工程问题为背景,加强理论知识的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下,学术型学位硕士论文保持较高学术水平的前提下,加强联系实际,更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七、总结
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根本目的。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和协同创新的框架下,以校企协同培养平台为基础,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使研究生既具备理论分析能力,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在完成优秀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优秀人才储备,取得了校企协同、校企共赢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斌,屠远,刘维平,等.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基于江苏理工学院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7,(8):57-61.
[2]陈大全,周莎莎,孙考祥,等.校企联合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探索[J].药学研究,2014,33(1):57-58.
[3]初旭新.基于协同创新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5,(11):43-45.
[4]王志勇,刘畅荣,申广.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下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探析[J].科教文汇,2016,(10):1-2.
[5]刘彩红,王益玲.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开放协同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4,(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