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帆 钱文磊 郑博文 魏小琴
摘 要:近期,因寝室关系不合导致的大学生杀人、自杀事件频发,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寝室关系不合必将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寝室关系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态度,提出营造大学生良好寝室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关系;恶性事件
2016年6月,某大学津桥学院学生因在寝室唱歌与室友发生口角后,被对方使用折叠刀捅伤,后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12月,某师范学院学生从宿舍楼的四楼坠亡,全身裸体、尸体满是伤痕,经抢救无效身亡,而自杀原因是遭室友排挤甚至殴打。短短一年时间,便发生了多起因寝室关系而致的大学生死亡事件。这令社会各界瞠目结舌、议论纷纷,更有网友总结出“宿舍生存指南”。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南充市三所大学为样点学校,在三所样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年级、性别和学科性质,随机抽取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414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有效率为81.0%。经过文献参考和预调研考量并结合各校自身特点和客观因素自行設计《关于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调查问卷》调查表,共18题,主要针对大学生基本信息、大学生寝室满意度、寝室矛盾发生后的处理态度以及缓解寝室矛盾的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
(二)研究方法
对回收筛选后的有效问卷,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寝室关系现状
本次调查显示,仅29.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寝室关系融洽,63.0%认为基本融洽,3.9%认为常有矛盾,4.2%认为关系紧张。虽然仅有8.1%的大学生表示寝室关系矛盾较多、关系紧张,但是也值得我们重视。
(二)大学生发生寝室矛盾后处理方式
调查显示,有31.6%的大学生发生寝室矛盾后,最终的处理方式是互不理睬,当陌生人;59.1%的大学生会选择向父母倾诉。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的寝室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当寝室矛盾出现后,消极处理,最终造成寝室关系冷漠,甚至发生恶性事件。
(三)交换寝室的严格度及作用
调查显示当寝室关系恶化后,7.2%的大学生表示想搬离寝室。调查关于交换寝室的严格度及寝室关系恶化后交换寝室能否减少寝室恶性事件的发生,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当寝室关系恶化后,搬离寝室可以避免部分寝室恶性事件的发生,但南充市三所样点学校关于交换寝室的相关制度较严格,见图1。
(四)自主选择室友
调查显示,89.6%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是按照班级学号进行寝室分配,并不允许大学生自主选择室友。假设大学生自主选择室友,对于减少寝室矛盾是否有效,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有较大效果,见图2。
三、对策分析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地点,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寝室关系不和睦将会对大学生的身心以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2]。因此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和素质
树立“寝室是我家”的意识,“家”的概念不仅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灌输,更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件加以强化。同时应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宽容他人。同一寝室的成员,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价值观等,长时间的接触难免会产生摩擦。大家相互包容,彼此适应,便能及时化解矛盾。
(二)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学习
人际交往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系统规范地在学校开设人际交往教育课程非常必要。在交往中,双方都是具有个性和能动性的个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交往才能继续下去[3]。通过开设讲座和课程,使大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理解何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有利于寝室和谐氛围的构造。
(三)引导家庭教育成为积极因素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塑造十分重要。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容易存在性格缺陷,甚至是性格扭曲,这极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注重家庭教育,家长学会理性分析问题,全方面考虑,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少寝室恶性事件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四)改革传统的寝室分配方法并降低交换寝室的严格度
传统的寝室分配方式是按照专业学号划分寝室。应该转变这种模式,改为多元化的寝室分配方式。通过网上公布新生的地域、专业、班级、年级,允许新生自主发布征集室友的相关要求,再综合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实行大学生自主挑选室友。通过这种寝室分配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挑选志同道合的室友,可有效减少寝室矛盾。同时,应降低高校关于交换寝室的严格度。当寝室矛盾恶化后,交换寝室,可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加深,从而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结论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寝室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提升,同时可以提高其整个大学的生活质量。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能力,加强寝室内部交流,重视家庭教育,并对传统的寝室分配方式进行变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以达到减少大学生寝室矛盾的目的,避免同室操戈的悲剧重演。
参考文献:
[1]江海蓉.从“同室操戈”的高校恶性案件看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营造[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45-47.
[2]张松菁,於典,李思思,李晓珊.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04):46-52.
[3]张涛,周洋,杨文军,张维佳.90后大学生寝室关系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8):257-257.
作者简介:王雪帆(1996—),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
通讯作者:魏小琴(1983—),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实验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图像处理及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