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乔治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要匹配相当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和社会未能提供跨境电子商务所需人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短期班培养初级人才,实验班培养中高级人才,并探讨了该项目的内容和实施。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055-02
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的萎缩,严重冲击外贸企业的出口。在传统外贸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却逆势稳增。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指明方向。但跨境电子商务所需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瓶颈。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求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2015年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伴随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人才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2015年阿里研究院通过对300多家企业调查发现,85.9%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存在缺口,17.6%的企业干脆就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剩下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是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显然,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通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运营和管理、网络营销、国际物流、跨境支付、跨国管理知识,还需要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等,但高校单一专业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其综合性需求。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极其旺盛,但现行的教育体系无法满足的背景下,短期培训项目应运而生。这些项目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困境,但从长期而言,并不能根本解决人才培养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
本研究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优势,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这一构想,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
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路。社会培训机构在培养接近市场的初级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潜力无限,短期而言,其所缺乏的是从事具体操作的人才,但从长期来看,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复合型人才是关键。到目前为止,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能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也没有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复合型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短期培训项目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较为容易进行,但如果设置一个新专业,则需要通过校内专业审议、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审议、专业评审等,直至公布审批结果这一烦琐的程序。当然,结果还不一定能得到批准。不过,教育部有关于辅修二学位的规定,其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所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不低于一定学分,且考试成绩合格,在获得第一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经学校核准,颁发第二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这一规定为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的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面向社会和在校学生的短期培训班,采取线上学习、在平台进行模拟操作、在线考试的形式,培训结束后颁发培训证书;二是以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为核心,在大二上学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综合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三个专业的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重实践教学和实训,采取订单培养方式,学生毕业时拿到电子商务专业和國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学位。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设置跨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专业的模块化课程,增加企业项目实战和创业实践内容。充分利用组织短期培训班过程中与平台和企业形成的良好关系,引进企业讲师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操作指导,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校外实训基地,接受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订单定向培养,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力量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和实践等。
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1)跨境电子商务培训班。短期培训班以职业培训为主,高校可以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合作,以平台为基础,构建学习板块和实操训练内容。如可以加盟阿里巴巴“百城千校”计划,学生可以随时观看http://peixun.alibaba.com平台上提供的近百门专业课程,以及由业内专家、达人不定期通过网络直播带来各种最新资讯,经过系统学习后,学生在阿里巴巴提供的模拟平台上实战演练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操作,并通过在线考试平台检验知识掌握情况、获取相关认证;另外,本科院校还可以与阿里巴巴等平台深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跨境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和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团队,定期开展面授培训班。高校理论与师资的优势,匹配平台实践与接近市场的长处,不仅可以保证短期培训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高校教师和平台的培训团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为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开展积累经验和知识。(2)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本科院校各有自己的特色,情况很是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开展要以本校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规划,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来探讨。跨境电子商务需要的是懂英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在河北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不仅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要求较高,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也相当高,一是学位证和大学英语六级成绩挂钩,二是部分课程是双语教学,这说明实际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和英语专业结合在一起了。另外,在河北经贸大学,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同属于商学院,在师资、课程开发、学生培养方案等方面只需要学院内部整合,自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由于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培养实践性较强的人才,市场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比高校的封闭性培养具有优势,而且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比中小企业掌握的资源丰富,因此高校与平台、大企业合作的成本更低,前瞻性更强;另外合作各方在短期培训班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开展。订单式培养在保证实验班学生就业的同时,也让市场需求渗透到学生培养方案中。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实施包括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安排实习和实操训练等方面。当然,基础是选择合作伙伴,首选的合作伙伴是短期培训班的合作伙伴,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逐步扩大和发展其他的合作伙伴。首先,商学院牵头成立由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老师和合作伙伴成员共同组成的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规划团队,其任务是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模块化课程内容。其次,组织一个由三方共同组成的集教学、实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团队,这个团队根据培养方案完成学生的授课、实训等任务。为保证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建立导师团制度,把实验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导师团,导师团与学生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其学习状况,答疑解惑。一个导师团由一名电子商务专业老师、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老师和一名合作伙伴的代表共同组成,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至少是行得通的方向,尤其对于优势不太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优先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项目”,在向企业和社会输送紧缺人才的同时,还可借助跨专业培养模式和首发优势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
[2]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价格月刊,2014,(3).
[3]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11).
[4]陈国雄.温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5]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商论,2014,(11).
[6]华国振.义乌多层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本土化培养策略[J].电子世界,2014,(4).
[7]孙莺.应用型大学在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角色定位与发展[J].人才,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