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中对比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2018-05-09 11:14苗淑香
报刊荟萃(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摘 要: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由读一本书,发散拓展成读几本有类似内容或类似主题或类似情节等等的书,帮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提升学生对所读书目的认知与理解感悟,这种方法就是“整本书阅读”中的对比阅读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对比阅读;教学方法

近两年,“整本书阅读”读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些前沿学校举行“整本书阅读”研讨观摩活动,对这种阅读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于是各地中小学纷纷掀起“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仿浪潮,不少地区的学校便推广“整本书阅读”。虽然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与方法,也没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这样“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看好,使之成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甚至认为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捷径。我校也不例外。

去年9月开始,我校也开始搞“整本书阅读”尝试活动,让中青年教师接触“整本书阅读”,了解这一理念,观摩试点校的示范课,回来后与本校教师交流研讨,发现示范课上的闪光点,为我所用;找出感觉不太如意的地方,与大家商讨修正,以便我们因初次尝试而败下阵来。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便义不容辞地加入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中。既然要接受新事物,那么我就必须要搞清楚新事物的真实面目。于是我查阅相关文字资料,了解到了什么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益处、以及“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等等;再听外出听“整本书阅读”示范课教师汇报交流,在与他们探讨时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除此之外还从网上观看其他学校“整本书阅读”公开课的视频,看看人家的基本教学方法,揣摩教师课堂上是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的,学生所读书目限不限主题方向,最后要达到什么程度。揭开了“整本书阅读”的面纱,那么自己该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还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甚至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这是一个思想上的自我较量,“创新”意味着要付出时間、精力,不断地磨课、修改,不断地出新出彩,才能展示出一节精彩完善的“整本书阅读”课,供同仁们欣赏、评析、借鉴。虽然整本书阅读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推进课”、“阅读交流课”三个阶段完成,我已熟记于心,但是我个人认为学生读不同的书,所采用的方法应该是不同的。每一本书的内容不同、主题不同,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不然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读书方法,就会出现不合适宜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失去兴趣,产生反感,那么就会有“整本书阅读”教学法失败的迹象,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是要不得的。所以,我把这个教学任务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政治任务来干。

到目前为止,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整本读了好几本书了,其中《不老泉》这本书交流令我记忆深刻。按照新书推荐,阅读推荐的顺序进行着,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点简单,像是缺点什么?经过一夜的思考,我先让学生试着把《不老泉》中人物对待生死的观点找出来,列成表格,把观点一致的人物放到一起,然后进行对比,概括他们观点一致的地方,为什么一致?第二天我检查作业时,孩子们基本上都完成了,还做得不错,这个结果让我比较满意。接着,我又让他们回去找与《不老泉》同类型的书,内容或主题相同-长生不老,并且找出该书中长生不老的物品,与《不老泉》中的泉水一起放到列出的表格里,再根据国籍或时间先后进行整理分类,这样既一目了然,又便于区别记忆。一周后,收上来的表格令我眼前一亮,完全出乎意料,竟然能如期完成,而且非常实用。孩子们找到了不少关于“长生不老”书和物品。有《西游记》中的人参果、蟠桃、仙丹、唐僧肉;有北欧神话中的金苹果;有日本传说中的美人鱼等等,古今中外皆有,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就想,何不乘热上一堂交流课,资源共享,也乘机拓展一下,提升一下。课堂上通过交流,大家都知道了《不老泉》中几位主要人物对待生死的观点基本一致,当堂师生一起总结出了《不老泉》这本书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告诉世人:人的生死要遵循自然规律,不管生命是长是短,要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同学们还能不能收集一些与《不老泉》有类似看法、类似观点的名人名言呢?这个不用着急,我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查找,去筛选。其实,这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巩固记忆的过程、对作者生死观认同的过程、还是提高收集与积累的过程。一举几得啊,太好了。谁知不用催,孩子们竟主动来交表格,表格内容详细、分类清晰,确实一目了然,又便于记忆,这种举动让我欣喜不已,我由衷地为孩子们点赞。一本《不老泉》,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主人公的生死观,理解了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明白了人的生老病死应遵循自然之道,而且让学生阅读了类似的书籍,收集了有类似观点的名人名言,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对生命的认知,更奠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使孩子们受益非常大。个别孩子由先前的惧怕死亡,到后来变得泰然接受,轻松悦纳,并感叹要好好珍惜当下,快快乐乐走完自己的人生之旅。借听课的老师的话来说,孩子们对生死的认知通过读《不老泉》、交流《不老泉》比大人们的认识还深刻,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广度,一定的高度。反过来我在想,是什么让学生们有如此高深的认知呢?仅仅是读懂了《不老泉》这本书还远远不够,应当归功于我们的三次表格。完成表格的过程,就是他们深入学习的过程;比较类同的过程,就是积淀升华的过程。要完成三次表格,他们就要读好几本类似的书,查找阅读类似的名人名言,正是有了纵向、横向的对比,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大增,投入也就更积极主动了。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增大,量变达到了质变,我也就有了“整本书阅读”对比阅读教学方法的小成功。这一成功,让我感觉到了“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非常适用,“对比阅读”让他们收获很多、提高很快。于是我和我的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悔不当初早点尝试“整本书阅读”,尝试“对比阅读”教学方法。所以,我竭力推崇“整本书阅读”,更推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对比阅读方法。尽管这是我个人不成熟、浅显的经验,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去尝试,也希望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作者简介:苗淑香,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