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木
我以为,阅读之于人来说,仅次于食,与性,或者说与食、性同等重要。大概,“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仍被今人所公认。而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经几千年,还鞭策着今人的婚姻,谁都不想断了祭祀祖先的香火。于是,传宗接代或肌肤契合,仍被广泛操作。这一切,都无可厚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如何进化,文明如何进步,食与性都是人类生活的必然行为。
然则,如果囿于食与性,人类就对自身的意义缺少了确定。人类的精神支撑应该源于阅读,这是许多大家的共识。无论地位的高低,也无论职业的贵贱,阅读对谁都是公平的。刘邦、朱元璋之类的开国皇帝,实为市井无赖,因为未读过多少书,完全是凭了一种直觉,或者说是运气,注定了会坐上龙椅。而他们对付现实,玩弄政治的本能却强于书生——这是林语堂先生对历史的洞察。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从江山社稷的得与失之间透露出来的,而应该将人生与江山社稷融会贯通。唯此,人生方才潇洒或隨意。
有鉴于刘邦、朱元璋,如今人们的阅读一方面在猎奇他们,一方面在嫌弃他们,一如中山装匿于衣柜。目前,传统意义上的书生是越来越少,想方设法赚钱的人越来越多。读书多,益为书呆子。不读书,人会精明一些。恰恰,现实只需要精明就足够了。但是,不阅读人可能精明,不可能聪明,不可能充满智慧。而现实是需要智者来推动的。准确地说,现实的健康发展必须借于智者的合力,尽管不阅读的人可以在现实中左右逢源,并成为了一种经验,但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教训。
究其“不阅读现象”的另一种原因,是阅读物本身的质量问题。目前,谁都可以出书,谁都可以是专家。阅读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的。我有两位朋友,从前十分喜欢阅读,阅读时还有一种不知肉味,且满口噙香之韵。后,皆不阅读了。我问其何故。一位告诉我,小说虚构,总是琢磨不透,厌倦了。另一位又说,散文太实了,如睹自己亲切倒是亲切,却调动不了自己的阅读激情。恰恰,前者是实在人,很现实的人,而后者则是浪漫人,有想象力。我便建议前者阅读散文,后者阅读小说,倒过来试试。
试后,两者皆悦。
这种现象的意味似乎无解,但生活中有同类的启示:貌如桃花的女人爱上了老男人额头上的皱纹,因为哲学家的额头上大都长有这样的皱纹,而且,一爱就是终身,从不移情。也有英俊的帅哥爱上美女两颊上的酒窝,但不能持之以恒,移情到了外貌极为一般的女人,因为,这女人有钱。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大都是由衷的选择,且是寤寐求之的结果。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选择了的,比如时装,新潮的时装虽然诱惑任何人,可不是每个人穿上都会夺人眼球的。说不定,古朴典雅的款式会让你徒添几分体态的美感呢。阅读也如穿衣,阅读也是勉强不了的。
历史上,因阅读而引起对事物的兴趣之例,俯拾皆是。铢庵阅读了包慎伯的《艺舟双楫》,而后知道近世俗之书之可鄙,有意学北碑;又因阅读《说文》以及秦汉古书,稍知通假,再有意写篆,且好摹仿乾嘉学者的习气写古字。这说明阅读是可以影响或改变人生的走向的。当然,阅读切忌急功近利,只有合于一种非理性的自觉,才有步入孟浩然名句“疏雨滴梧桐”的境界,乃至真正领悟到阅读隽永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