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考试 学会评价

2018-05-09 17:17李永强重庆巴蜀小学副校长
新校长 2018年1期
关键词:巴蜀考试评价

演 讲 / 李永强(重庆巴蜀小学副校长)

考试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分层工具,学会考试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一项重要本领,今天在座的都是老师,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师范考试,成就了教师职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只会考试就远远不够了,我们现在还必须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让自己和别人成为更优秀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需要从学会考试向学会评价转变,考试虽一直是评价的一部分,但大家习以为常地错把考试当成了评价的全部,我们需要让考试归位到评价体系中应当的位置,充分发挥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下面我就以巴蜀小学探索从考试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感受向各位进行汇报。

学生评价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巴蜀小学都有哪些学生评价,简单梳理一下:

1996年巴蜀小学获得了首批自命题学校的命题权;

1998年等级加评语模糊化了评价结果的排序功能,优化了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2001年学科能力达标的专项测试,补充完善了学业评价体系;

2006年巴蜀榜样章的推出,实现了全程、全时空、全员的评价关注,重点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评价;

2007年增设学生、家长评价,学校、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调查问卷评价,从而完成了学校评价管理的闭环;

2013年一到三年级取消考试,开启了学生跨学科乐评嘉年华综合评价;

能力取向的命题

2015年起开始引进公众教育、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青少年素质测评中心等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评价,为教师提升一些专业的数据支持。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学生评价发展变化的一些共性趋势:

第一是卷面评价更强调能力取向。这是一道小学生课本上的数学题,智慧老人装修自家的客厅,他家的客厅有多大面积?从题面上看,这明显是一道重公式求面积的知识性考题。如果换成张爷爷买了小户型的房子,房产证上这套房子的面积是36平方米,可是张爷爷感觉家里面没那么大,所以测了四面的墙得到这样的数据,开发商骗了他吗?数学题这样一改造知识就变得有用了,就成了一道考查生活能力的题目了。如果再将张爷爷换成与学生同学校的一位老师,如张帝老师,他的办公室要铺地砖,张老师相中了三款大小价格不一的地砖,请你帮张老师最后选一款,做一个预算,并明确说明理由,这个事就牵涉到花色选什么,大小选什么,怎么思考性价比,还牵涉到计算出来的答案是多少,需要四舍五入或收尾法以及考虑10%破损率等,这就变成了一道综合能力取向题目。虽仍是考题,只要我们命题取向不一样,我们的教学也可以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暗合了PISA测试命题的标准。

第二是非卷面评价更加强化表现性评价。前面胡明明老师讲的项目式学习里边,用得最多、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就是表现性评价,可以是学习作品、成果、表演,也可以是学习的记录等可以展示的东西。

第三是工具和手段更专业化。随着对学生全人发展的关注,需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借助第三方评价专业机构的介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大数据分析使用,来为教师读懂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支撑,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第四是评价目标更多地关注价值观的彰显。回到核心价值观彰显的同时,更多地要求评价回到被评价者本身,真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研究评价的原因

为何我们要花这么多工夫来研究评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进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成果发布和2017年两部关于学生“四项关键能力”的发布,这两个发布说明,评价必须从“课程评价”转换到“人的发展”评价上来,这样评价我们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探索。

第二是脑科学的发展。随着最新的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大脑的工作不是左右脑分开,而是全脑协同,网络化的工作方式。大脑工作时发出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现在也是可以测试到的。脑的发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历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大脑、心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比过去任何时间都来得清晰和明确。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的前额叶是人的CEO,是主管执行力的主要脑区,大脑的边缘系统是主管人的社会情绪功能,这些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对儿童进行客观评价成为可能,这对我们真正读懂儿童就越来越近了。

第三个巴蜀小学有这个研究基础。我们于十年前就探索出了“333律动课程体系”,我们有三类课程、三种形态以及三种文化,课程的体系建构和实施路径都十分健全。

评价体系的建构

我校于1996年开启了学生的学力评价,2006年开启了学生的活力评价,2013年开启了学生的潜力评价,至此构建起了律动教育相匹配的律动学生“三力”评价模型,以此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个模型实际上是关注学生的智育能力、非智力因素、创造力三个方面的发展。那又如何让模型落地跟课程对接?没有课程对接的评价是虚的。于是我们构建了巴蜀小学的课程体系与学校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在这样的基础上,它具体怎么操作?我们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什么时候评?结果怎么用?评得怎么样?

评价实施难点

如何变评价“筛子”为动力水泵呢?下面我们以三力评价在落实中的难点突破为例进行介绍。

学力评价。首先是基于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用学校的团队力量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传统进行校本化表达出来,并具化成指标。如语文,其校本表达为:“一爱三会”即爱母语、会阅读、会表达、会思考,这就是语文校本化表达的巴蜀版核心素养,这样的核心素养评价哪些指标?如何操作?如何编手册?做不来怎么办?选点突破,试好了再推广,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回路。

活力评价。活力评价主要以大德育为载体进行,我们把它叫作生活实践课程(包括传统的班会、综合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三大类),我们首先厘清生活实践课程的界面,即由德育课程群和环境课程链组成,我们先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德性评价的效能,同时引进了“巴蜀榜样”电子章来升级2006年开启的纸质章,实行了全程、全时、全天候的反馈可能,并自动记录下来,可以陪伴孩子一生,我们只收集学生的好行为,放大孩子的善行和好习惯,让好行为伴孩子一生。

潜力评价。因为潜力评价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所以我们重点引进了拥有心理学和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庆市青少年素质测评中心,一共测了12个指标,其中7个指标是关于大脑的执行功能,跟学生的智育能力高度相关。另外,5个指标是关于大脑社会情绪功能的测试,与学生非智力高度相关,得出的结果是让老师在自己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能有数据补充,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1.评价结果如何反馈?

如何反馈我们的评价结果才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我们现在以青少年素质测评中心测出的数据结果为例来看如何反馈。其中,红色的圈是全国的普通标准,这个结果反馈给校长,校长就知道每个年级的优势与不足,如一年级“计划和决策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就知道如何改进。

这是反馈给班主任的,班主任就知道这个班各项指标在年级中的发展情况,是居弱或是居强,以便教师在制定下学期的教育计划时有针对性,就不会写千篇一律、千年不变的学期教育计划了。

这是反馈给学生和家长的(见下页)。

就这样,不同的人反馈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改进可以起到导向和引领的功能。评价的结果一定不是得出结果就到此为止,更应该是由此及彼,让更高层次的学习自然发生,所以,我们要提供相应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支持。

另外,我们还会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每年出版巴蜀小学的白皮书,希望坚持几年下来能形成学校自己的评价量尺和数据模型,这样才能够让评价中间的圈不仅是国家标准,我们还加一个学校自身的原来均值,以便进行个性化的增量评价。

2.评价结果分析

有哪些辅助手段帮助老师看得更清楚数据背后的意义?

举个例子,这是学校五年级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的成绩,英语和数学完全一样,我们将成绩数据与脑科学数据相整合,红色代表男生,黑色代表女生,你会发现成绩一样的两个孩子,男孩子的智力指标几乎全部优于女生。

但再看一个数据,刚才学习动力的数据,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几乎全部优于男生。知道这样的数据之后跟学生对话,和家长沟通时你还会说这两个孩子的成绩一样吗?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个性,这样的评价需要技术、系统和数据来支持。

3.评价常态化

如何评价常态化,我们开发了巴蜀小学的三力评价档案,将档案简化成三张纸,其中只有学力评价的有些部分由老师来填写,其余部分都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填写,让评价伴随学生学习的全程,去激励、见证和记录成长过程。这样下来,学生12个学期只有36张评价表就可以见证他的学习。这里边有哪些基本的数据,身体以及常规的表现,我们的学业部分也有,这就成了一个简化的档案。当电子技术足够发达的时候,我们还要将它电子化。

我呈现的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实则是巴蜀小学350位老师持续四年做的研究结果,今天我只是一个代言,让我们教师来讲一定会更生动。

评价研究启示

评价研究启示如下。

1.从评价到考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更多的是评价他是什么人到评价他向什么人努力,这样的评价如果学生学会了,体现的是一种素质;如果老师有这样的评价意识,体现的是一种专业能力。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当你重视评价时,一种新的学习生态就在过程中形成,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图每一个黄点代表评价关注的维度和方向的导引性,所以这一个个评价的关注就组成了学生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他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以及一种向上的正能量的感染与引领。

2.改变了我们对评价的认识。一是评价理念的转变,原来的评价就是你考了第二名,到什么位置,现在的评价是给你一个量规,你做到了三点,但要知道后面还有三点,于是就想多一点努力, 实际上就是评价你可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激励。二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原来的评价更多的是评你是什么,现在的评价要不断地强化价值回归,回到学生自身,回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优秀的确认感,以调动学生内驱力提升核心。

3.研究方式发生了转变,评价一定要协同学校系统构建,因为它是一个系统,但在推进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能急,先是一个人做,然后是一些人做,最后才是一群人做,只有做起来,慢慢地做起来,才能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3.管理方式的转变。为什么项目式学习是改变学习方式最有效的方式?因为项目式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让老师和学生同时成为学生,学的东西老师也不会,于是老师的教学观念就改变了。还有没学之前就说怎么评价,这是一种评价引导下的学习方式,如果放到学校管理里边,要用原来的过程和流程管理,变成一种基于目标的管理方式。这是评价研究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意义。

4.引发更多的思考:指标的均衡性,全人发展关注所有的指标,我们哪里关注得过来,哪些是关键指标,哪些是次要指标,指标如何均衡。

怎样让评价更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应得到恰到好处的反馈,同样的结果不是发下去就完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馈方式。操作如何简便,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事情。

最后,引用马宏校长说的一句话:“教育是做的哲学。”只要慢慢地做起来,一起来,做出来,就一定会体会到其中的意义 。评价虽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只要做起来就有希望,研究方式打开教育,用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一直是巴蜀小学的追求。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

猜你喜欢
巴蜀考试评价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准备考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