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哈孝贤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哈小博
“口糜”的“糜”字,作“烂”解,即腐烂的意思。在人体,一般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损伤,或局部炎症所形成的浅表性缺损症状,如西医所说的“急性糜烂性胃炎”“宫颈糜烂”等疾病,都是指黏膜缺损的疾病。而口糜,则是指口腔黏膜的溃烂糜腐,又因糜烂的表面满布白色的糜点,形如鹅口,故又称“鹅口疮”或“雪口”。
口糜的名称首见于《内经》,认为其发病总由火热上熏所致。此后历代医家均有较详的论述,并精细的辨证治疗,对临床很有指导价值,值得继承发扬。
中医认为,口虽是局部器官,但与内脏关系密切。如,口为肺胃的门户,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肾的经脉连舌本。若脏腑功能失调,有郁热生成上熏,即可发为口糜。如长期嗜酒,或嗜食辛辣肥厚,易致脾胃火热上熏;心情抑郁、恼怒不解,郁久化火上蒸;思虑过度,久则心火上炎;房室过度,或耗夜伤精,阴虚火旺,虚火上扰等等,均可引发口糜。此外,口糜也可因感受外界的风热、湿热、火毒之邪郁于肺胃而引发。
口糜发病之初,一般先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灼热的红斑,继而糜烂灼痛,多发于腭颊黏膜和舌面,及唇内、舌底等处。若因外邪引发的,起病急、病程较短,多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其中,若因风热所致者,表面可有颗粒状小水泡;热毒炽盛者,则满口腐烂,复盖黄褐脓痂、渗出血样涎液等。口糜因内伤引起者,病起缓慢,病程较长,无发热恶寒等表证。
如果是鹅口疮,则多由湿热所致,以小儿及年老、体弱、久病之人为多见。初起口腔黏膜发红,继而散见点状白屑布于红斑上,且隆起如腐渣状,或如食物残渣状,随即融合成片如奶状白膜,拭去白膜可见底层深红糜烂面,灼痛或有出血,可伴有恶寒发热症状。
口糜与既往曾介绍过的“口疮”均属于口腔黏膜的病变,但二者有区别:口糜发病急、病情重,病损广泛,但表浅,可伴有全身症状;口疮则发病较缓,呈单个或多个较深的溃烂点,有剧烈疼痛。
鹅口疮与白喉也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区别,不能混淆。鹅口疮的白屑呈片状,色洁白,多附于口腔前部位的黏膜上,且白膜松浮易剥离,发热及全身症状较轻;白喉的白膜色灰白,主要附着于咽喉部位,且致密固着,不易剥离,勉强剥离易致出血,多有发热及虚弱症状,病情严重。
口糜以口腔黏膜糜烂如粥状为特征。可见于西医的各种感染性口炎,如疱疹性、球菌性、坏死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等,也可见于药物过敏性口炎、变态反应性口炎等。凡此皆可参照口糜的证治方药进行治疗。
兹就口糜常见的证候类型及治法方药简介如下:
一、外因致病感受外邪所致的口糜,共同特点是发病较急或兼有外感症状。一般可有风热、热毒、湿热三种证型较为常见。
风热口糜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发热恶风,头疼身痛,口腔红斑,表面集有小粒状水泡,继而糜烂成片,灼痛较重,苔黄白相间,脉滑数。
本证系因风热袭表,热壅肺胃、上熏口腔所致,疮面水泡乃因夹有湿邪之故,治宜疏散风热,兼予化湿之法,可选银翘散加白通草、滑石、茯苓。若见身痛恶风者,可加防风、蝉衣以散风邪;若高热、口渴、舌红者,为热邪偏重,可酌加生石膏、黄芩、天花粉,或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等;若见有倦怠乏力、身体困重、头沉重,疮面水泡较大,舌苔白厚腻者,为湿邪偏,可原方加苡仁、佩兰、藿香、车前草等。
外用珠黄散(真珠9克,西黄3克,共为极细粉,贮瓶勿泄气),每用少许吹入患处。
热毒口糜临床表现为,高热不恶寒,反而恶热,满口糜烂色红,上覆黄痂,灼热剧痛,烦躁便秘,口臭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洪数等。
本证因热毒上干,损伤脉络所致,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凉血化腐为法,可选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合清胃散(生地、当归、丹皮、升麻、黄连)加减化裁。如有高热口渴者,可加生石膏、天花粉;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元明粉。此外,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等均可加用,增强解毒之效。
湿热口糜可见身热不扬,肢体困倦,满口白屑,状如凝固的牛乳块膜,擦拭后可见鲜红糜烂的疮面,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数。
本证因湿热相搏,熏灼于口所致,治疗宜清热化湿之法,可选用泻黄散(藿香、防风、甘草、生石膏、栀子)合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加减化裁。如方中尚可加黄芩、灯芯等。
外用冰硼散搽敷,日数次。
二、内因所致内因所致的口糜,大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一般没有发热恶寒、身痛等表证,而与劳逸失度,情志过极等因素有关。较为常见的证型如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虚阳上浮等。
心脾积热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口舌糜烂,灼热疼痛,口干口臭,便秘溲黄,常反复发作,烦劳或酒食不节则加重。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本证系因心脾积热上熏所致,治宜清泻心脾之法,可用清热泻脾散(山栀、黄连、生石膏、生地、黄芩、赤苓、灯心)加减。外用冰硼散掺敷。婴儿患鹅口疮严重的,可伴发热、烦躁、啼哭不休等症状,除及时服上方外,尚可用黄连、生甘草煎汤拭口,再用冰硼散。
阴虚火旺表现为口舌糜烂色红,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等。
本证因水不济火,阴虚火旺所致,治宜滋阴降火法,可用知柏地黄丸合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随症加减。
虚阳上浮表现为口舌糜烂而色淡,稀涎流淌,服凉性药物后,糜烂面反疼痛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大无力。
虚阳上浮证,临床较少见。乃因素体阳气虚弱,或由劳作太过,或因过食生冷,以致虚阳上浮,熏灼口腔而致。治疗宜温阳敛火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五味子、生牡蛎、以敛虚火。若偏于肾阳虚者,则用桂附八味丸(附子、肉桂、茯苓、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加减。如丹皮、茯苓、泽泻可去,加白术、黄芪、巴戟、五味子、生牡蛎等。并用肉桂泡水含漱。
口糜如无其他合并症,一般预后良好。但外感口糜,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治疗及时,虽易痊愈,若失治误治,则变症蜂起,出现喘急、昏迷、抽搐等症,必须慎重。内伤口糜,起病缓慢,好转也慢。体虚之人易感外邪,故临床外感、内伤各类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交错出现,或虚实兼夹出现,辨治须分清主次。发病期间宜注意常用有关药物煎水漱口。如风热口糜用银花、薄荷;热毒口糜用野菊花、黄连;湿热口糜用黄连、甘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