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钾互作对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018-05-09 06:00张丽丽樊琳琳薛兵东高洪敏
华北农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氮量钾肥氮肥

樊 叶,张丽丽,樊琳琳,薛兵东,仇 真,高洪敏,王 静

(1.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 凤城 118109;2.桓仁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 本溪 117200;3.沈阳工学院,辽宁 沈阳 113122)

玉米作为粮食、经济、饲料于一体的重要作物,在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15年全国玉米总产量达2.25×108t,位居第一位[1];我国人多地少,截至2015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8 hm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因此,提高玉米单产一直是广大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0世纪,肥料对粮食总产的贡献达1/3,施用肥料可提高玉米单产的40%~50%,截至2010年,肥料对玉米单产的贡献率虽有所下降,但仍达25.3%,由此可见,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生产上肥料施用不科学,浪费现象严重,使得肥料利用率低下。有研究表明,我国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0%~35%,10%~25%,40%~50%,造成了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4-5],因此,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做到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显得尤为重要。

氮、钾是玉米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籽粒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7]。前人关于氮钾肥配施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王聪宇等[8]在氮钾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得出,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的影响效果大于钾;氮钾互作能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二者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复杂的协同和拮抗作用,较施钾量相比,施氮量对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更大[9];张艳君等[10]对辽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产量的研究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明显,产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同一施氮水平下,产量亦随施钾量的升高而增加。寒地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超过一定阈值后不升反降,以氮钾比例为1.5∶1.0处理最适宜,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相同[11]。唐浩等[12]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氮钾水互作对玉米苗期植株的生长规律探讨得出:氮钾肥的交互作用对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显著。但在辽东南地区针对氮钾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鲜见报道。辽东南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且集中,雨热同期,夏季多暴雨,本试验针对辽宁省东南部地区气候特点,探讨了氮钾互作对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辽东南地区玉米氮钾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田间试验于2016年5-9月在辽宁省凤城市丹东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玉米生育期(2016年5-9月)活动积温3 159.9 ℃,降雨量816.7 mm,日照时数992 h。土壤类型为棕壤土,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6 g/kg,碱解氮65 mg/kg,有效磷58 mg/kg,速效钾31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丹玉801;供试氮肥为尿素(含氮量≥464 g/kg),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量≥120 g/kg),钾肥为氯化钾(含K2O量≥600 g/kg)。

1.3 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设不施氮(N0)、低氮(N90)、中氮(N180)和高氮(N300)4个水平,施肥量分别为0,90,180,300 kg/hm2;副区为施钾量,设置低钾(K60)和高钾(K120)2个水平,钾肥施用量分别为60,120 kg/hm2,各处理施磷量为75 kg/hm2。全部磷、钾肥和氮肥的40%于播种前一次性基施,剩余的60%氮肥于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试验共设8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8 m2,种植密度5.25万株/hm2。4月29日播种,9月25日收获。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收获前调查每小区果穗结实≥20粒的果穗数量折算穗数(小区穗数×10 000 m2/小区面积),收获后自然风干称取总穗鲜质量,按平均穗重法选取15穗样棒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质量及籽粒含水量,计算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和产量(15穗籽粒重/15穗鲜质量×总穗鲜质量×10 000 m2/小区面积),千粒质量和产量按14%含水率折算。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分别于拔节期(茎+叶)、大喇叭口期(茎+叶)、吐丝期(茎+叶+穗+雄穗)、灌浆期(茎+叶+雄穗+苞叶+穗轴+籽粒)和成熟期(茎+叶+雄穗+苞叶+穗轴+籽粒)在每小区取有代表性植株3株,按器官分解后,在鼓风干燥箱中于105 ℃杀青30 min,80 ℃烘干至恒重后测定各器官干物质量,计算各时期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折算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单株总干物质量×种植密度)。

1.5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和SPSS 19.0 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钾肥及其互作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氮肥和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氮钾肥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可以反映氮钾肥及其互作下玉米的产量差异。

表1 不同氮钾处理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Tab.1 Varianc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N and K treatments on maize yield

注:**.差异在0.01水平显著。

Note:**.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level.

由图1可知,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以N300水平产量最高,K60与K120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增加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玉米产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K120产量高于K60,说明增施钾肥可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在K120水平下,N0、N90、N180和N300分别比K60水平下增产67.45%,44.80%,13.09%,4.67%,说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钾肥的增产幅度降低。8个处理中,N300K120产量最高,达到9 262 kg/hm2,N180K120次之,产量达9 020 kg/hm2,N300K60随后,产量为8 848 kg/hm2,三者间差异不显著;N180K60和N90K1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N180K12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在不施氮(N0)和低氮(N90)水平下,4个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产量结果说明,在不施氮(N0)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低氮(N90)和中氮(N180)水平下,钾肥的增产效果极显著,而在高氮(N300)水平下,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与高钾肥(K120)施用量相比,氮肥对低钾(K60)处理的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柱上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代表P<0.01水平,小写字母代表P<0.05水平)。图2-3同。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capital.P<0.01,lowercase.P<0.05).The same as Fig.2-3.

处理Treatment穗数/(穗/hm2)Spikenumber穗粒数Kernelnumberperear千粒质量/g1000⁃kernelweight施氮量/(kg/hm2)NapplicationrateN037348Bb277.5Cc190.4DdN9049848Aa496.1ABb249.8CcN18052472Aa555.3Aa277.4BbN30052163Aa547.3Aa292.9Aa施钾量/(kg/hm2)KapplicationrateK6045990a441.0Aa250.6K12049925b497.1Bb254.6变异来源Sourceofvariation氮肥N∗∗∗∗∗∗钾肥K∗∗∗NS氮肥×钾肥N×KNSNS∗∗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代表P<0.01水平,小写字母代表P<0.05水平);*、**分别表示差异在0.05和0.01水平显著;NS.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表3-4同。

Note:Different letters on the same column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pital.P<0.01,lowercase.P<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and 0.01 levels;NS.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s.The same as Tab.3-4.

从表2可以看出:氮肥对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数与穗粒数在N180水平下最高,千粒质量在N300水平下最大,其中以千粒质量对施氮量的反应最为敏感;钾肥对穗数的影响显著,对穗粒数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均增高,对千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氮钾肥对穗数和穗粒数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对千粒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对8个处理的千粒质量结果作图得出(图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千粒质量增高(N300>N180>N90>N0),K60和K120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除在高氮(N300)水平下,低钾(K60)与高钾(K120)处理差异不显著外,在中氮水平下,低钾与高钾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其他施氮(N90、N0)水平下,低钾与高钾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其中,N300K120、N300K60和N180K120处理千粒质量位居前三,分别为295,290,284 g,三者间差异不显著,N180K60与N90K120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与N180K120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与产量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同,由此可见:在低氮(N90)和中氮(N180)水平下,增施钾肥促进了玉米千粒质量的提高(N90K120和N180K120);当钾肥供给不充足时(K60),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增加玉米籽粒产量(N180K60和N300K60)。

图2 不同氮钾处理对玉米千粒质量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N and K treatments on 1000-kernel weight of Maize

氮钾肥及其互作对玉米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氮肥对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影响极显著,氮肥对秃尖长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穗长和穗粗在N300水平下最高,穗行数和行粒数在N180水平下最大。钾肥对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三者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高,对穗长和秃尖长的影响不显著。氮钾肥对玉米5个穗部性状指标的互作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3 氮钾肥及其互作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N,K application rate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ear traits of maize

2.2 氮钾肥及其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表4结果显示,氮肥对拔节期以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显著,对拔节期以后各个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时期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均以N300水平最高,说明N300水平最有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受施氮量的影响在吐丝期以后较吐丝期以前更为敏感。钾肥对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趋势同氮肥,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高,但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差异不显著,在吐丝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钾肥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在吐丝以后更大。氮钾肥互作效应仅对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

8个处理干物质积累量的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N300>N180>N90>N0),K60和K120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充足的氮肥是保障玉米植株获得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同一施氮水平下,K12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K60处理,说明钾肥可以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8个处理中,以N300K12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9 287 kg/hm2,N300K60次之,为18 833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6个处理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高氮(N300)水平外,不施氮(N0)、低氮(N90)及中氮(N180)水平下,低钾(K60)与高钾(K120)处理间差异均显著;因此可知,提高氮、钾肥施用量能够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干物质积累,为玉米高产奠定生物量基础。

表4 氮钾肥及其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N,K application rate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maize kg/hm2

图3 不同氮钾处理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量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N and K treatment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maturity maize

3 讨论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主要以蛋白质的形态存在于植物体内,直接影响着植株的新陈代谢;氮还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对植株的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因此,氮与作物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13];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多个生理生化反应,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二者在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合理的氮、钾素供给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前提,一定范围内,氮素可以促进钾素的吸收与运输,同时钾素也可增强氮素的吸收、运输、积累和代谢能力,为实现作物高产奠定基础[14]。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14-15],本研究中,随着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以N300K120处理的产量最大,对比N90K60、N90K120和N180K60处理的产量分析结果得出,前二者差异极显著,而N90K120和N180K60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充足的钾肥供给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分析N180K60、N180K120和N300K60处理发现,在低钾(K60)水平下,适当增施氮肥亦能促进植株对钾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增产;由N180K120、N300K60和N300K120处理的产量结果可知,当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氮、钾肥得到充足的供给后,氮、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本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氮、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加和作用,而是复杂的交互效应,二者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配施,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玉米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3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大量研究表明:氮钾肥对提高穗粒数和增加千粒质量的作用明显[16-17],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8,18]。本研究中,增施氮肥可极显著的提高千粒质量,在一定施氮范围内(<180 kg/hm2),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超过一定范围后(>180 kg/hm2)则下降,穗数受氮肥的影响不敏感,除不施氮处理外,其他施氮水平间差异不显著,钾肥施用量对穗数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且氮钾肥对千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从千粒质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N90K120处理与N90K60差异极显著,与N180K60差异不显著,而N300K60、N180K120和N300K120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与产量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在低氮(N90)水平下,增施钾肥有利于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当钾肥供应不足时(K60水平下),适当增施氮肥亦能提高植株对钾素的利用效率,从而提供了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进一步促进粒重的增加,实现高产,这与唐浩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2017-11-06].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

[2] 国土资源部.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EB/OL].(2017-04-28)[2017-11-06].http://www.mlr.gov.cn/sjpd/gtzygb/201704/P020170428532821702501.pdf.

[3] 张卫峰,张福锁.中国肥料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26-59.

[4] 赵玉芬,尹应武.我国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通报,2015,60(36):3527-3534.

[5] 侯云鹏,陆小平,赵世英,等.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4):126-131.

[6] 姜 涛.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3):559-565.

指的是企业自己去开设一个生鲜运送的完整物流链,包括储货的冷库、冷冻车以及物流相关行业人才和自己的配置送货指挥中心。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有时配送时间不能自行选择,送货地点较为分散时候会耗时较长等问题,有能力的生鲜企业就开始自己配置物流链,这样一来客户就满意了,但是企业的成本会加大,因为每个地区都要成立才能保证运送。例如:某企业自营了物流,自营后每一单的成本约为50元,但是同地区的其他物流专业公司,例如其中一非常有知名度的每单是刚超过45 元,其他的物流公司平均下来则是每单40元左右,这个价格不包括客服、前期投入等成本。

[7] 曹玉军,赵宏伟,王晓慧,等.施钾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4):881-887.

[8] 王聪宇,曹国军,耿玉辉,等.氮钾配施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产量及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3):332-337.

[9] 武 鹏.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氮钾养分互作效应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12-14.

[10] 张艳君,安景文,何志刚,等.不同氮钾配施对辽西复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6(2):27-29.

[11] 姜佰文,逄 妍,于亚利,等.氮钾配比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1):137-142.

[12] 唐 浩,黄绍文.氮钾水互作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6):46-50.

[13] 华 伟.吉林省东部冲积土玉米氮磷互作效应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14] 王宜伦,韩燕来,张 许,等.氮磷钾配比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6):88-92.

[15] 姜佰文,谭 贺,于亚利,等.氮钾调控对春玉米氮钾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8):58-63.

[16] 候云鹏,杨 建,孔丽丽,等.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23(4):124-131.

[17] 李 佳,曹国军,耿玉辉,等.不同供氮水平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得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08-212.

[18] 王 蕾,彭正萍,薛世川,等.氮钾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6-10.

[19] 韩金玲,李彦生,杨 晴,等.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研究[J].玉米科学,2008,16(5):115-119.

[20] 臧贺藏,王言景,张 杰,等.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效益特性研究[J].核农学报,2015,29(12):2402-2409.

[21] 李 婷,申丽霞,黄彦凯.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籽粒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2):62-66.

[22] 刘 瑀,李佐同,杨克军,等.施氮量对春玉米花粒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素运转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5(4):142-145.

[23] 姚培清,王意琼,彭正萍,等.钾肥用量对夏玉米干物质和钾素积累、分配及抗倒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4):113-117,138.

猜你喜欢
氮量钾肥氮肥
必和必拓考虑加速进入钾肥市场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国际钾肥价格继续上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