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2018-05-09 08:51焦迎宾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脑部

焦迎宾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郑州 450044)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的神经内科疾病,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具有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病程进展迅速及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脑部血管供血中断,造成脑部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对脑部神经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因此治疗后多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和患者的生存质量[1-2]。如何有效降低发病后脑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保护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的脑组织一直是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工作中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于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效果尚无更多的研究结果证实[3]。因此,本研究针对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的联合治疗展开研究,观察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 =43)和治疗组(n =43)。常规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9~79岁,平均(63.24±5.62)岁;发病时间3~27 h,平均(14.81±3.59)h;基础合并症:高血压22例,糖尿病21例。治疗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9~80岁,平均(63.86±5.94)岁;发病时间2~27 h,平均(14.25±3.44)h;基础合并症:高血压23例,糖尿病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基础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脑CT检查确诊[4];②年龄不超过80周岁;③大脑中动脉梗死;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与家属一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卒中;②存在既往脑梗死、脑出血病史;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评分>30分;④存在既往精神病史和认知障碍;⑤存在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⑥存在严重呼吸、消化及泌尿等系统疾病;⑦存在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溶栓、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以及基础合并症的常规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为期14 d的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g/ 粒)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瑞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09,规格:40 mg/片)联合治疗,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80 mg。

1.4 观察指标

在入院次日与治疗14 d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3000 r/min速度分离血浆,将上清液置于-20℃保存,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清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指标检测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采用NIHS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范围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NIHSS评分减少超过3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NIHSS评分减少10%~30%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NIHSS评分减少小于10%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统计,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0、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IL-6、IL-10、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血清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Y、NSE、ANG II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NSE、ANG II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神经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s)

组别 例数 IL-6/(pg/L) IL-10/(pg/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3 66.58±9.16 59.69±10.31 43.83±4.60 31.45±4.55 13.32±1.98 11.52±1.97治疗组 43 66.66±9.41 48.41±9.17 43.84±4.57 18.22±3.41 13.45±1.56 6.83±1.71 t值 0.040 5.361 0.010 15.258 0.338 11.789 P值 0.090 0.000 0.286 0.000 0.207 0.00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HCY/(mmol/L) NSE/(μg/L) ANG II/(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3 22.34±1.44 16.83±1.56 22.53±3.59 17.59±4.05 61.38±7.00 50.06±8.27治疗组 43 22.35±1.44 12.05±1.39 22.55±3.61 13.52±3.87 61.36±6.71 38.45±6.50 t值 0.032 15.002 0.026 4.764 0.014 7.238 P值 0.063 0.000 0.340 0.000 0.930 0.00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常规组 43 24.51±2.94 19.84±2.67 7.711 0.000治疗组 43 24.50±2.96 13.45±2.10 19.965 0.000 t值 0.820 12.335 P值 0.417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血管堵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因此,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首要目的为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病因治疗。

HCY作为可以诱导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可以间接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能力,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ANG II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减少血管血流量及血流速度;NSE是一种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组织及神经组织中的酸性蛋白酶,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其水平会急剧上升,是病情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这3种指标水平的降低可以有效改善血管的血流状态,恢复脑部组织血氧的正常供给[5-6]。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炎性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在脑组织坏死病变和动脉狭窄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IL-6、IL-10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可以有效缓解脑部缺血缺氧组织的病变反应过程,减少脑部神经的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7-9]。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IL-6、IL-10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以及HCY、NSE及ANG II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小于常规组,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果提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因子和血清HCY、NSE及ANG II水平,缓解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丁苯酞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以对梗死部位的微循环和血流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从而提高脑部血流灌注量和氧含量,减少脑部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氧自由基的大量增长,抑制神经细胞坏死[10-11]。阿托伐他汀作为降低血脂水平的临床推荐治疗药物,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抵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从而有效促进脑动脉的血液循环[12]。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可以在提高脑部血流灌注量的同时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进一步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性,加之抑制自由基增殖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减缓脑部神经组织的病变坏死过程[13]。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和HCY、NSE、ANG II含量,促进脑部血管的血液循环,延缓梗死部位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 果。

[1] 吴金龙, 钟池, 王磊, 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 23(6): 395-398.

[2] 孙寒静, 刘志和, 吴艳华, 等. 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大鼠CD40/CD40L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0): 1087-1090.

[3] 张春娇, 王丽华. 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 24(2): 153-155.

[4] 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J]. 中国卒中杂志, 2015, 10(7): 598-606.

[5] 姚涛, 胡丹, 湛彦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 12(2):111- 113.

[6] 陶黎, 李花.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ANG I I、Hcy、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21): 2609-2612.

[7] 张丽雅.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2): 67-69.

[8] 路小薇.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 93-95.

[9] Cao SG, Xu WA, He J,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deep perforating infarction patter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4: S340-S340.

[10] 张军亚. 丁本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Ang-I、内皮素1、VEGF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5(14): 1781-1784.

[11] 陈海恋, 何超明, 庞明武, 等. 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8(11): 1173-1177.

[12] 慕鹏莺, 牛向宏.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6, 37(9):1124-1127.

[13] Naess H, Kurtz M, Thomassen L, et al. Serial NIHSS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 2016, 133(6): 415.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脑部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