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及思考

2018-05-08 02:47
民主与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考古学绵羊

袁 靖

考察中西文化交流的思路和方法

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进行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历史文献研究,二是考古学研究。历史文献中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记载有限,加之史前时期还没有文字,因此,通过遗迹和遗物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考古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发掘出土的人工遗迹、遗物进行形状研究,认识其特征,再对这类各具特征的遗迹、遗物的来龙去脉进行探讨,提出规律性的认识及追究其来由。这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则是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其他的众多遗物进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而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植物考古方面,通过对植物遗存的定性定量分析,认识当时人们获取的农作物种类及数量。在动物考古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动物骨骼进行形态学、年龄结构、数量比例、随葬现象和新物种的出现等研究,判断是否为家养动物。另外还包括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等,通过这一系列方法,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我们的认识。在冶金考古方面,除了对金属器物的形状进行研究以外,我们还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金相组织、成分、合金比例等测试分析,考察古人的制作工艺。

我们发现,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这一时间段的考古遗址中,有5种碳化的农作物——粟、黍、水稻、大豆和小麦,4种家养动物——猪、狗、黄牛和绵羊。在一些考古遗址中,我们还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的小件铜器及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青铜礼器。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资料。

中西文化交流的证据及意义

依据动植物考古的研究结果,在黄河流域,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400年,人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黍和水稻,而肉食资源的获取则主要来自于家养的猪。

但是到了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900多年,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还发现了小麦;除了猪和狗之外,还发现了黄牛和绵羊。

另外,通过对黄牛和绵羊这两种动物的食性分析发现,其食性主要是介于C3和C4(由于光合作用不同,植物主要可以分为C3和C4两大类,其中,小米属于C4,水稻、小麦属于C3)之间。特别是公元前1850年至公元前1500年,绵羊的这种食性状况一直在延续,而黄牛的食性逐渐变为以C4为主。通过对人和猪的食性分析,发现他们都是C4。这就说明喂养黄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可能更多地是采用人工栽培作物的秸秆喂养。从绵羊年龄结构的统计结果看,当时还存在剪羊毛的现象。

如果以公元前2400年为界,可以发现其前后的生业状况是不一样的,即公元前2400年之后,新的生产力要素——黄牛、绵羊和小麦出现了。当时农作物的主体是小米和水稻,主要的家养动物是猪和狗,但是又增加了新的家畜和农作物品种。研究表明,小米是通过栽培狗尾巴草而成的,水稻是由野生稻培育而来的,通过驯养野猪和狼,分别出现家猪和狗。这些家养和栽培动植物的祖先及演变过程比较清晰。但是,新出现的黄牛、绵羊和小麦在中国没有野生的祖先,它们从何而来,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是小麦。在甲骨文中,麦写成“来”字。而植物考古学研究证实,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河西走廊出现了小麦,以后在黄河流域都有发现。不过,小麦自公元前2000年出现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出现数量增长的趋势,没有成为中国古代农作物的主体。

其次是绵羊。根据形态学研究、数量统计、新种属的出现、考古学现象、食性分析和DNA分析的结果,可以认定,距今5000年以前,在黄河上游地区出现了家养绵羊,在距今4000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家养绵羊。绵羊似乎存在一个自西向东传播的过程。绵羊出现之后,成为古人的肉食资源及祭祀用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同绵羊相比,黄牛的状况也一样。根据形态特征、测量数据、数量统计及食性分析和DNA分析,证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地区的黄牛至少是在距今4500年左右由黄河上游地区传入的,黄河上游地区的黄牛至少是在距今5000年以前传入的。黄牛传入之后,主要用于肉食、祭祀、随葬、制作骨器等。另外,通过画像石、古代文献以及动物考古学中对牛趾骨病变(如果牛负役过重,超过它的生理負荷,很容易产生骨质增生)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牛耕的证据。用牛犁地对中国的古代农业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最后,通过对河西走廊与中原地区冶金考古研究发现,距今4500年左右,河西走廊出现了用单范制作的小件红铜和砷铜铜器;距今4000年左右,冶铜技术传入中原;距今3600年左右,中原地区出现了多块合范、三元合金的铜制礼器。制作青铜器需要相当复杂的工艺,可以说这是中原地区古人创造出的高科技。青铜礼器和乐器是夏商周三代礼制的重要载体,在当时上层建筑的构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促进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

人们常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原来这些物种被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一提到商周青铜器,我们往往就认为其美轮美奂的形状是世界独特的。通过近年来的科技考古发现,我们获得了中华文明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外来先进文化的新的认识。新的生产力要素进入黄河流域,使黄河流域在距今4000年左右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对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是在探讨外来文化传入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答的问题,如这些新的因素“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怎么来”“为什么来”,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如何、文化融合中有哪些新的现象等,都需要我们后续的深入研究。

进一步推动研究的建议

虽然中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是缺乏战略规划。虽然现在有相关的课题研究,但是缺乏全局认识。我们研究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探讨的时间段应该多长,研究中究竟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综合性的研究团队如何构建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其次是课题分散。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有青铜器中西交流的重点课题,教育部有早期丝绸之路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家文物局有河套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课题,这些都涉及丝绸之路或丝绸之路之前的中西文化交流,虽然有侧重,但也有重合,缺乏清晰、系统、有连贯性的课题布局。

再次,研究方法尚需完善。目前,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开始逐步运用于考古调查之初;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也往往采取了科技考古涉及到的多种技术手段,但是具体到课题研究当中,我们使用的方法是否完善、是否自成体系、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性,仍然值得探讨。

另外,标本库、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国家对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都进行了普查,但是上文所述的动物骨骼、植物种子、冶金遗物和人骨遗存等,都还没有进入可移动文物的范畴,不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文化遗产。这些资料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研究人员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则。数据库的建设同样缺乏大家共同认可的范例。

此外,科研成果的普及工作较差。目前,研究人员都在一门心思搞研究,很少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做到既有学术性、科学性,又有生动性、趣味性,面向老百姓进行普及教育。这些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国际合作有待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中国学者在做,西方学者也在做,而我们的研究队伍中很少有外国学者介入。虽然现在已有国内的学者到境外开展考古,但是,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整体统筹,没有充分考虑在学术上怎样从已知到未知,在政治上怎样保护国家的主权和文化安全等。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长远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大的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由专家而非官员来做好筹划,确定丝绸之路的文化建设怎么做,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施工建设怎么做,怎样才能够减少功利性目的的干扰,保持学术上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二,加强课题意识,聚焦学术问题。我们的研究要有明确的科研目的,各个研究领域既要做到步步为营,也要考虑相互关联。不但要对生业和手工业开展研究,更要关注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自然环境的状况、古人的体质与基因研究,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因素汇集到一起,方能在学术上有全面的突破。

第三,完善研究方法,突出文理结合。在考古中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应该全面、系统地涉及到考古研究的方方面面。从考古调查和发掘开始,各种相应的科技考古方法就要全面介入其中,尤其要注意提取各种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保证后续研究的材料来源;同时,不能忽略历史文獻的研究,要把各个学科的相关方法有机地组合到一起。

第四,做好“两库”建设,夯实研究基础。我们的动植物遗存、人骨及各种人工遗物不仅对现在的研究有用,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它们在将来的研究中可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以全国为范围,分门别类地做好标本库建设。要推动数据库建设,使之在拓宽研究思路、保证研究质量、提升研究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强化成果宣传,面向人民大众。我们的考古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在形成初期,就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是开拓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锋。我们要应用各种媒体手段,做好宣传工作,使人民大众真正认识到这些成果所包含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六,开展国际对话,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把西方学者请进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也要主动走出去,开展学术交流,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推动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学术问题。中国学者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考古学绵羊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熬波图》煮盐盘铁的考古学探索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考古”百议
绵羊和小鸟
小议考古学和“中国”的结合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