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骞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发生改变,页岩气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页岩气藏的孔隙直径为纳米级,属于超低孔、超低渗的致密多孔介质,且赋存方式多样[2-5]。通常,页岩气在页岩气藏内的流动特征受“微尺度流动”下多重渗流机制的共同影响[6],其中以黏性流、Knudsen扩散和吸附 — 解吸附作用等渗流机制为主。本次研究中,将考虑基质和裂缝的黏性流及Knudsen扩散作用,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征气体分子在基质孔隙的吸附与解吸附作用。同时,通过Knudsen扩散的质量流量公式,分析孔隙半径、压力和温度变化对质量流量的影响。
当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小于孔隙直径时,分子与壁面的碰撞较少,主要以分子间的碰撞为主。此时,由压力梯度引起的气体流动称为黏性流,其质量流量可以用达西定律来表示[7]:
(1)
式中:Nv—— 黏性流引起的质量流量,kg(m2·s);
kmi—— 基岩渗透率,m2;
pm—— 基岩孔隙压力,Pa;
ρm—— 基岩气体的密度,kgm3;
μg—— 气体黏度,Pa·s。
当气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时,如果孔径小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约0.1 m),则气体分子对孔壁的碰撞,较之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要频繁得多。此时气体之间的质量流量可以用Knudsen扩散公式[8]表示:
Nk=-MgDkm▽Cm
(2)
由
(3)
(4)
式中:Nk—— Knudsen引起的质量流量,kg(m2·s);
Cm—— 气体的摩尔浓度,molm3;
Mg——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
Dkm——基岩的扩散系数[9],m2s;
φm——基岩孔隙度;
R——理想气体分数;
Z——气体压缩因子;
T——温度,K;
c—— 趋近于1的常数[10]。
页岩气的吸附力取决于地层温度、压力和岩石的表明吸附能力。假定温度恒定,吸附量只是压力的函数,可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11-13]计算脱附量:
(5)
式中:ρs—— 页岩基质密度,kgm3;
qL—— Langmuir气体体积,m3;
pL—— Langmuir气体压力,Pa;
vstd——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m3mol。
实验室研究表明,基质孔隙中的游离气来源于吸附气的解吸,裂缝中流动的气体来源于基质孔隙。根据质量守恒和达西定律,得到基岩和裂缝连续性方程。
1.4.1 基岩连续性方程
对于基质孔隙,基岩脱附气是源项,从孔隙流入裂缝的是汇项:
(6)
式中:ρm—— 气体密度,kgm3;
μm—— 气体黏度,Pa·s;
q—— 单位体积有机质脱附气量,kgm3;
pf—— 裂缝渗流压力,Pa;
Nv—— 黏性流引起的质量流量,kg(m2·s);
Km—— 基岩视渗透率,m2。
将式(1)和式(3)带入式(6),可得到基质孔隙连续性方程。
1.4.2 裂缝连续性方程
对于裂缝,从孔隙流入裂缝的是源项,流入井筒的是汇项:
(7)
式中:p0—— 标况下页岩气的密度,kgm3;
ρm—— 基质密度,kgm3;
φf—— 裂缝孔隙度;
ρf—— 气体在裂缝中的密度;
vf—— 气体在裂缝内的流量,m3;
Qb—— 井筒流量,m3。
式(7)经过简化,得到裂缝连续性方程:
(8)
式中:Kf—— 裂缝渗透率,m2;
μf—— 缝内气体黏度,Pa·s。
1.4.3 模型求解
将运动方程带入连续性方程,可以得到页岩气裂缝 — 基质双重介质数学模型。设置初始条件如下:
pm(x,y,t)t=0=pf(x,y,t)t=0=pi
通过有限元方法可对式(6)(7)(8)进行求解,得到简化的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定压解:
(9)
s—— Laplace空间变量。
页岩气的产出是游离气和吸附气解吸共同采出的结果。在给定的页岩气藏条件下,吸附对页岩气的产能影响较大,黏性流、Knudsen扩散和吸附 — 解吸附作用等渗流机制中,Knudsen扩散的影响与产能直接相关。在此重点分析扩散机制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Knudsen扩散对页岩气流量的贡献,设定表1所示储层参数。
表1 储层参数表
基于以上参数,假设基质孔隙半径范围为1 ~ 1 000 nm,绘制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贡献图(见图1)。
图1 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贡献
由图1可以看出,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贡献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孔隙半径在1 nm时,其对质量流量的贡献几乎为100%;当孔隙半径接近1 000 nm时,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作用很小。因此,Knudsen扩散对页岩气产能的贡献不能忽略。
假设孔隙半径r为100 nm,不同压力和温度对Knudsen扩散的影响见图2。
图2 压力和温度对Knudsen扩散的影响
由图2可看出,压力对Knudsen扩散的影响比温度明显。Knudsen扩散的质量流量贡献,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若Knudsen扩散贡献率为20%,可以考虑Knudsen扩散。以此为标准,得到Knudsen扩散判断图版(见图3)。
由图3看出,当压力小于10 MPa时,Knudsen扩散的贡献率大于20%,此时必须考虑Knudsen扩散;当孔隙半径小于120 nm时,Knudsen扩散的贡献率大于20%,必须考虑Knudsen扩散。在实践中,当图版上孔隙半径与压力的交点位于曲线的左下方时,必须考虑Knudsen扩散;当交点位于曲线的右上方时,无须考虑Knudsen扩散。
图3 Knudsen扩散判断图版
本次研究中,基于双重介质,建立了基质和裂缝的运动方程。考虑基质和裂缝的黏性流及Knudsen扩散作用,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表征气体分子在基质孔隙的吸附与解吸附作用。通过Knudsen扩散的质量流量公式,分析孔隙半径、压力和温度变化对质量流量的影响。
经过研究认为,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贡献率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孔隙半径在1 nm时,其对质量流量的贡献率几乎为100%;当孔隙半径接近1 000 nm时,Knudsen扩散对质量流量的作用很小。
压力对Knudsen扩散的影响比温度更明显。Knudsen扩散的质量流量贡献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压力小于10 MPa时,Knudsen扩散的贡献率大于20%,必须考虑其影响;当孔隙半径小于120 nm时,Knudsen扩散的贡献率大于20%,必须考虑其影响。
[1]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等.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22(4):640-646.
[2] CURTIS M E,SONDERGELD C H,AMBROSE R J,et al.Mic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gas shale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using nanometer-scale resolution imaging[J].AAPG Bulletin,2012,96(4):665-677.
[3] JAVADPOUR F, FISHER D, UNSWORTH M.Nano-scale gas flow in shale sediments[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2007,46(10):55-61.
[4] ROBERT G L, ROBERT M R, STEPHEN C R, et al.Morphology,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nanometer-scale pores in siliceous mudstone of the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2009, 79(12):848-861.
[5] REED R M, LOUCKS R G.Imaging nanoscale pores in the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 of the northern fort worth basin[J].AAPG Annual Convention Abstracts, 2007, 6(16):115.
[6] 樊 菁,沈 青.微尺度气体流动[J].力学进展,2002,32(3):321-336.
[7] KAST W, HOHENTHANNER C R.Mass transfer within the gas-phase of porous med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0,43(5):807-823.
[8] OZKAN E, RAGHAVAN R. Modeling of fluid transfer from shale matrix to fracture network[G].SPE 114167,2008.
[9] FLORENCE F A, RUSHING J A, NEWSHAM K E, et al.Improved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relations for low permeability sands [G].SPE 107954,2007.
[10] FREEMAN C M.A numerical study of microscale flow behavior in tight gas and shale gas reservoir systems[G].SPE 141125,2010.
[11] LANGMUIR I.The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olids and liquids:part I.solid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16,38(11):2221-2295.
[12] LANGMUIR I.The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olids and liquids:part II.liquid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17,39(9):1848-1906.
[13] 盛茂,李根生,黄中伟,等.页岩气藏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及有限元求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4):1896-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