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鹏 姜 洪
全球化和信息化双重背景作用下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以知识经济为源泉的创新驱动阶段强势演进。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外在展现是以产业创新活动的有效发生为载体,创新活动的开展又必然要依托一定的城市空间系统(即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而存在。
所以,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是以科创、研学、交流等一系列知识经济活动为主导的,是创新活动在城市实体空间上的集群化物质形态投影,是城市特有的空间系统。随着城市创新发展,城市产业集聚动力从以往共享基础设施、成本节约、规模效应等静态空间聚集经济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创新和扩散等动态空间聚集经济效益上[1],以创新培育为核心的集聚产业空间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以共享、互补为原则,产业技术创新是其核心驱动力,行业主体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相互延伸和交叉融合组成的创新型空间网络系统(图1),呈现创新综合体、孵化器及加速器、研发及产业区、产业配套服务、生活配套服务等功能形态。
它的内涵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表1)。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在具体的项目规划中有科技园、科学城和高技术密集区等多种形式,按性质和功能可划分成综合性科学城和专业性园区两大基本类型(表2)。
图1 创新空间系统的要素关系图
表1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构成要素表
表2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基本类型表
日本筑波科学城就是综合性科学城的一个典型代表。1960年代,日本从重视应用研究逐渐转为基础研究,从技术模仿转为技术创新,筑波科学城计划就是转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筑波科学城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中心,聚集了很多高端的科研机构。在空间布局上,由有机分散的12个分区组团组成。每个组团都是以文化科学研究为其核心区域,环绕配建有居住和生活服务等综合功能区域。
美国硅谷则是高新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专业性科技园的典型案例,它是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同时还包括加州大学其他的几处校区和圣塔克拉拉大学等等。以高新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英特尔、甲骨文、思科、英伟达、雅虎、苹果、特斯拉等大公司。总之,它是以大学为依托、市场为主导、自发生成的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专业性创新产业园区。
城市产业空间演变的核心是源于产业集群化的创新合力驱动,而创新型产业的集聚又是基于产业价值链和创新生态链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成[3],观之,是四大机理。
合理的集聚凸显为产业的规模效益。随之在集聚企业之间通过长效的竞争机制,增大产业竞争的强度,促进城市创新型产业的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4]。
创新型产业通过“产、学、研、政、金、介” 等行业的交叉融合,对知识和人才等要素精准化、组织化吸引,强化了集聚空间的“产业磁性”,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型产业的紧密集聚。
集聚空间聚集着众多创新型企业,在 “管理杠杆”和“自由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形成良好的产业市场氛围,促成集聚空间的整体品牌形象,对外则显现为优势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集聚空间同时又是产业信息的集聚平台,市场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产业交易经验的互通性,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决策者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又可以提高单一企业理性决策的能力。
图2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运行机制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划分为操作和制度两个层次(图2)。
(1)操作层:构建集聚空间系统性创新平台
有关学者在研究中国产业开发区时总结了基础设施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平台、融资平台、人才平台、文化平台、技术平台、创新平台、政策法规平台、制度和管理平台等十大平台[5]。本文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应重点建设信息共享交流、知识产权交易、企业融资服务、整体性运营、政策法规和制度管理五大平台。
(2)制度层:架构创新服务型体制机制
制度层包括融合、激励、监督和竞争四大机制,它们是操作层高效运作的根本保证。政府是制度层运行机制的主要操作者,应在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中善于充当产业服务“店小二”。架构动态性和多元组合的政策体系,在低杠杆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发挥市场的自主性,培植产业集聚空间的创新生成。
新时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生转变,我国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面临新的挑战,出现新的问题,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自2011年国家要求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以来,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几乎形成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覆盖,众多中西部城市也在政府主导下谋划当地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6],近年来城市间出现创新型产业发展的同质化竞争的严重现象。并且,在主导产业市场不明确、产业链整合与产品线融合的关系没有完全理清的情况下,一味追求GDP效益而在城市“快速上马”的创新产业渐渐地出现市场的不适应性。
如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沣西和沣东新城,两城虽各自发展但地理上又隔河相望。其中,沣西新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建立起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全方位发展的创新产业格局。沣东新城在2014年首届“丝博会”上主推云计算、数据服务产业等为主的六个科创产业项目。对比发现,沣东和沣西新城同时将云计算作为新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两城产业发展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并且发展到今天,两城共有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规模也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
目前我国创新型产业空间主要是以产业地产为核心的单一土地经济利润模式,创新型产业空间运营和维护管理的盈利模式设置不合理,存在资金链优化配置不足的缺陷。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城市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地产经济模式将难以为继。再加上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得经营管理者对创新产业集群内部产业培育的关注不足,集聚空间内出现严重的产业低效化发展现象。
纵观美国硅谷、英国赫利奥特瓦大学科学园等国际成功案例,产业运营皆重于单纯的产业地产开发。然而,我国很多创新产业项目假借产业地产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开发者在产城运维逻辑关系未充分理清的前提下,一味开发建设,产业培育不足,致使后期运营问题频出、难度重重,更甚者最终导致创新产业园区运营失败。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园区开发房地产受政策监管,所以开发企业变相的采取被动抵触,加上较高的产业地产专业准入门槛,促使其只能沿用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
大多数城市依据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一张图”填充式粗放化招商引资。虽然集聚空间内部的道路系统、市政工程等硬环境优,但政策制度和机制保障等软环境落后。为了追求优惠税收和低成本而聚集的企业,因产业聚集的优势不具备,加上集聚空间内创新型产业的功能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集聚不经济问题出现成为必然。同时,因对入住企业未设门槛准入标准,入驻企业档次不一,集聚产业结构混乱,未来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内在风险便会逐步凸显。最终,导致产业创新集聚失去竞争力,产业的集群效应差。
如杭州未来科技城成立至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要道路及市政工程、核心景观绿化、人才公寓和科创中心皆已建成。但政府对高新企业及人才发展的教育培训、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生活工作相关的软环境建设不足,产业空间发展出现结构失衡,导致目前人气不足,大部分员工虽在此工作,但其生活居住和教育晋升服务仍在主城区解决。尽管拥有阿里巴巴淘宝城、奥克斯研究院等近百个创新型企业,又依托浙江殷实的民营经济基础,发展已取得部分成效,但目前企业关联度仍然较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集群效应。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入推进阶段,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呈现高粘度关联状态。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皆在寻求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突破口,用以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占据世界新经济的制高点。当然,在产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也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于世界范围内开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行动,国内则以调结构、转方式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助力实现以“知识-生产力”互为转化为源泉的创新包容性增长,促进区域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促生中国经济弯道超车,迈入发展新时代。
图3 区域吸引因子: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图
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是经济发展的蓄能池、产业转型的加速器,加快城市产业集聚空间的优化转型升级,将成为这一阶段经济转型,创新产业集聚发展的主旋律。为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变迁的机遇,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发展也需要顺势而为,寻求突破,以主动改变响应新的发展诉求、以积极有为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型产业空间的构建与发展又是一个复杂过程,开发主体必须遵循系统复杂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创新环境进行策划、建设、组织、运营、管理,精心打造软、硬件环境系统中的每一要素,并使之相互作用,共生发展。
良好的创新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可以演化成一种区域吸引子,亦即地域创新吸引因子(图3)。在创新吸引因子作用下,从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发展的各环节出发,构建软、硬件环境系统双向交融、有机共生的“复合化功能体系”,提供“全流程产业服务”,提出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转型发展路径,助力城市创新型产业持续发展。
硬环境转型路径主要是指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物质实体空间的转型发展,它包含两个方面。
(1)集聚空间的关联性配置
知识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核心特征。产业空间碎片化发展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产业空间配置应坚持问题导向,从政府层面提供连续、适量的空间支持。在规划建设时,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本体和产业配套服务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产业生态服务建设,需要做到产业空间的全产业链功能关联性配置。譬如,硬配套环境中的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商务中心等,对初始阶段的科研个体和团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硬环境的配套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是否真正给创新活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有时甚至是发挥关键性作用。
深圳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城以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同步互融为原则,注入“触媒”,植入科技创新要素,并建设产业集合中心,进行新旧空间整合,全链空间统筹协调,从创新全产业链需求出发规划,打造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城创新发展的时空载体,合理的规避了产业要素与空间要素的错配现象发生,保障了产业项目落地与空间规划的同步实施。
(2)集聚空间的精准性定制
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是一个有机的技术创新网络,它的特征决定了其空间规划不同于常规的城市规划,在考虑到产业的市场性前提下,应从对象的发展需求入手,采取自下而上的空间精细化定制,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空间粗放式标配。在充分了解并把握市场的前提下,顶层运营谋划统领、空间规划落地支撑,通过空间合理配置,使创新型产业空间朝高效、高质方向发展。
图4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软环境集合图
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城通过对入驻企业的发展诉求进行跟踪调查,以“产业集群、空间集约、服务集合”作为核心发展策略,通过空间资源整合,多方利益协调,形成了一轴、两区、六基地的精准化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了生产(园区)、生活(社区)和生态(景区)“三生融合”发展。以更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起了更长时间、更高质量的创新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细分链阶的空间需求精准锁定。
软环境主要是指政策、制度、文化及思想观念等物质实体以外的因素。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转型发展软环境响应包含灵活的政策机制、齐全的功能配套、特色的产业文化以及便捷的生活服务四大转型路径(图4)。
(1)创新机制是城市创新空间中“软环境”的核心构成。政策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制定弹性、动态的政策体制保障,构成不同阶段对创新活动的完善的培育扶持体系。因此需要创建产业动态性扶持和过程性保障的政策环境,多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金融与创新技术的完美交融,加快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能否出台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性政策必将决定该区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人才,人才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优化人才机制,做好创新型产业发展的人才要素培育和储备工作。
(2)围绕创新型产业空间内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完善产业链、信息技术、投融资、人力资源、物流和科技研发等六大产业配套的软性服务,在创新活动开始至实现市场化转化的发展全过程中,最大化的实现该产业空间的商务、人力、金融、法律等软服务解决方案闭环。在创新环境不断提供物质、能量、信息从而满足其创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这多种力量的协同作用实现创新系统的运行和演化。
(3)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甚至是创新产业新城作为局部的区域创新主体,加入到全球的创新联盟的程度高必将增强该区域的创新力度。因此应该重视组织国际企业文化交流活动、学科前沿研讨会、创新沙龙等,作为单个创新网络节点,积极链接到国际创新网络体系中去。营造集聚空间创新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科、产业积极创建联合会,推动共同体内部的创新文化交流。
(4)从国内的高新科技园区情况看,创新主体生活环境的系统性建设大多被忽视,或延迟、滞后投入,因此,创新人才引进往往事与愿违。未来发展应该积极有效的精准投入,完善文教居住服务系统,提升产业集聚空间的医疗服务,向“宜业宜居、产城融合、景业一体”的方向发展,增强产业社区创新文化的根植性,真正为高端人才提供一个理想的产业人居环境。
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发生转变,创新型产业在改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对城市空间从不同维度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产业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静止和封闭的固有特点下,而是表现出不同时空尺度上,要素自由流动和多元共享的空间形式。因此,对城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空间的转型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创新产业环境的营造和供给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空间是否是健康、活力、特色化发展,所以城市创新型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审视现有的创新产业运行机制和城市创新环境供给,行径于创新产业发展的软、硬双重发展环境之上,以创新产业培育为核心出发点,以自由市场需求为基础校核标准,以产业政策决策的连续性为根本保障,融入人口、文化、生态、社会等基础发展要素,从多个维度对城市产业空间进行系列性的创新环境营造,实现城市创新产业空间的有效供给,促进城市创新型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城市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而对于创新产业空间的设计、政策机制的执行标准制定、创新产业的培育方法等详细内容,需要下一阶段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国玺,李长坡,郑敬刚.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105-1107.
[2]汪秀婷,牟仁艳,杜海波.创新集群演进路径与驱动机制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34(01):64-68.
[3]汤海孺.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研究——以杭州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z1):19-24.
[4]陈祝平,黄艳麟.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J].国际商务研究,2006(04):l-6.
[5]李正图.我国开发区竞争优势的逻辑演进和平台功能建设[J].上海经济研究,2008(09):96-99.
[6]童昕,王缉慈.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5(04):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