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我愿用一生行走在那遥远的路途,走尽苦难,走尽人生,不贪近,不惧远。”
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出自一位14岁初二少年的现场决赛作文,而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就是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的付港同学。正是这篇意蕴深厚且富含哲理的优秀作品,使付港荣获第十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第二名,成为60万参赛选手中的佼佼者。
这篇金句频出的考场作文如何在短短一个多小时中诞生?付港的身上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多年以前,付港偶然间翻阅到一本《悟空传》。这本书改编自《西游记》,情节本身没有太多修改,但作者借用《西游记》中的人物角色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这种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深深吸引了付港,并使他意识到创作者特有的思想才是一部作品的灵魂。“这本书的改写很让我震撼。作者借助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将自己的思想镶嵌在其中,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对付港来说,时至今日,这本书的艺术魅力仍不褪色。
当付港坐在作文大赛决赛现场,看到“那么近,那么远”的作文题目时,他的思绪慢慢升腾。“‘那么近,那么远看似矛盾,却有着一层辩证关系。我在构思作文的时候,想到过影子,但是影子过于虚无缥缈。于是,我就想找个具体的形象,将文路打开,最后想到孙悟空。《西游记》是围绕从魔到佛的故事主线来展开的,我可以将故事情节浓缩,并将自己的想法嵌入其中。我写的是孙悟空陪师傅到西天取经,对孙悟空来说,他一个筋斗就能翻到西天,距离那么近,但他没有走所谓的捷径,而是与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去西天取经。这是我在文章中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我亲身所见、所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明明可以走捷径,为什么还要一步步去做呢?相反,挖空心思去走捷径的人反而事不如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就回到了题目。”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这个14岁小男孩的思考难能可贵,让评委老师对他青睐有加。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祁智对付港的作品赞叹不已:“远和近其实是一种相对的矛盾,如何处理好呢?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处理方式。第一,他找到了一个好的形象——孙悟空。第二,整个文章的叙述完整。第三,这篇文章有一种临场感,不是套作。第四,语言很干净,看到最后总觉得还有点什么东西,果然发现有东西——‘不贪近,不惧远,称得上是金句。这是很不容易的。”
付港的成功不是偶然。正如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祁智所言:“如果是我来考试,我要把我一生的智慧与力量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付港做到了。”正是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深入思考,他才能做到临场时的“厚积薄发”。付港与“阅读”就像是多年的老友,他们是如何结缘的呢?
付港从小喜欢数学,经常沉浸在做数学题的快乐世界,却疏远了“阅读”。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善于写诗意的句子,他将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让人有美的享受。他在书中阐释了事物的两面性,教会我辩证地看待事物,还让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后来,当我再次拿起以前觉得枯燥但被称为经典的文章,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些书被推为经典的原因。有的内容写得很巧妙,有些暗讽和影射只有你真正去看了书,并了解其创作背景,你才能明白。我这时才发现文学的魅力在于,它既能把思想表现出来,也能把思想隐藏起来。文学是很神奇的,它能把万事万物综合起来。而每个作家都有其思想的闪光点,所以才会被称为大师,我要向大师学习。”
从此,付港成为“阅读”忠实的粉丝。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到鲁迅的《狂人日记》,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付港翱翔于思想的天空。即使课业再繁重,每天也会挤出半个小时看书。“今年的跨年夜,我本来没打算跨年,从10点开始看书,一不小心看着看着就到2018年了!”付港笑着说。
书读得这么多,这位阅读达人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呢?“王小波的作品幽默轻松,适当放松心情,不需要做太多笔记;文学类的,如余秋雨的文章,文笔很好,也有思想在里面,可以看两三遍;小说要多读几遍,第一遍读故事情节,第二遍要有意识地将思想进行迁移,或是思想印证;哲学类书籍较晦涩难懂,做内容提纲很有必要,当你读懂了就有顿悟的感觉,吸取了思想大家的智慧。看到喜欢的段落,我就会做读书笔记,留下思考的痕跡,之后根据读书笔记就能整理出一篇文章。”
当然,付港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题,除了向老师求助,他更多时候是向自然寻求答案。在对付难以理解的深奥哲学时,他会出去散步,回归自然。他相信古人的智慧很多来源于自然,自己应该回到自然去寻找答案。这种独立思考常有别样的收获。
“我觉得最好的东西就是尊重自己,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本质的思考,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随波逐流。”这是付港最常说的话,他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付港喜欢做数学题,尤其享受思考的过程。数学课上,老师引导付港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更加巧妙的解题方法,让他觉得独立思考有更好的结局。有一次做一道复杂的化简题,付港找到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一下子就解出来了。但这个方法能不能解类似的题目呢?于是,付港找到类似的题用同样的方法解答,发现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他就去琢磨为什么不行,经过一番探究,终于明白了这个方法的适用情况。经过一下午的努力,他已经将一本新买的数学书做完了三分之一。这次做题的美妙感受,让付港久久难忘。
“那段时间边思考边做题,让我觉得很快乐、生活很美妙。最有意思的就是当你全身心地去理解、思考时,会感觉时光飞逝。所以我就将‘思考延伸到其他地方。阅读和写作,都会别出心裁。我不喜欢沦为平庸,如果大家都一样,从生物的角度来看,生物的多样性就没了,人总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前不久,付港参加了张家港首届读写结合比赛。题目给出了八句古文,要求选手对古语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付港写出题为《思·辨·?》一文。“我在文中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有时候不能‘推己及人,不能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在他人身上。对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句话我还存在疑问。言者是否无罪?我想可能是有过错的,因为你的言论会干扰到他人的判断;闻者是否足戒?闻者也不一定要接受他人的建议,因为自己要甄别建议是否合适。”最后,付港凭借独到的见解和简洁利落的文字获得了比赛特等奖。
付港不仅对如何做学问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他对身边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练书法,他看出了规则与挑战,书法有规则,但不能在规则中迷失自我,既要挑战规则,也要守护规则;弹吉他,他知道只有左右手协调控制琴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正如做人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学素描,从点到线到面到立体图形,他悟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看赛车,他读出赛车手心灵的包容性和临危不惧的气魄……
付港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和深深的思考。正如他的语文老师张灵波所言:“他有思想,博览群书之余,更善思考;他有个性,少有的老练和成熟,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