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2018-05-07 07:56马赫王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改革

马赫 王卉

【摘要】目前,OBE教育理念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全采纳。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本文在国内外高校《管理学》课程建设实际状况调研的基础上,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并探讨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思路。

【关键词】OBE 管理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49-01

一、国内外高校《管理学》课程建设现状调研

《管理学》课程是所有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管理规律和方法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进一步了解和比较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管理学》课程建设现状,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国内外高校的《管理学》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分析,以下是具体的调研结果。

(一)国内高校调研

此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26份,调研涉及65所国内高校。综合调研结论,有如下发现。

1.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

被调研的65所高校中,95.4%的高校目前开设了《管理学》课程。从课堂组织来看,被调研的大多数高校设计了管理案例分析环节,部分高校设计了由学生组成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管理方案,并在课上进行展示的环节,另有少部分高校安排了慕课学习和由学生主讲某知识单元的形式。

从课堂效果来看,根据有效的122名受访者的反馈,仅有27.7%的老师和学生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上课气氛活跃;而51.6%的老师和学生认为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由于讲授环节较多,上课气氛一般。可见大多数高校目前的《管理学》课程课堂授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课程考核方式

从考核方式来看,80%的高校《管理学》课程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12%的高校为开卷考试和大作业(论文等)的形式。而从《管理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来看,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配比为3:7的高校占大多数。

(二)国外高校调研

由于OBE教育理念已成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故本次对于国外高校的调研选取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共15所高校。表1展示了本次调研的国外部分高校《管理學》课程建设现状。

二、国内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综合以上对于国内外高校《管理学》课程设置的调研分析,结合OBE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丰富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综合国外高校研讨课的优秀课堂组织形式以及国内高校调研所反馈的改进意见,建议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讲座和以个人/小组PPT展示、讨论为主的研讨课两部分组成。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能力。此外,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国外各高校《管理学》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包括课程大纲、参考书目、科研文献、项目案例、课件等。

2.根据课程预期学习结果设置考核方式

国外高校《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与其在课程大纲中所列出的预期学习目标相对应,这也与OBE教育理念完全契合。经过调研发现,国外高校的《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手段多样,且更加能够实现预期学习结果的过程监控,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形成性考核有测验、随堂练习、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小组展示、论文等多种形式,考核更加全面客观;而终结性考核虽然以闭卷考试为主,但题型却更加灵活,主要为小论文和案例分析的形式,更加倾向于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机制

基于OBE教育理念,在整个《管理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不同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这就要求在完善《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教师需明确各项作业的评价指标与评分细则,评价标准设计应更合理,能够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管理学课程改革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