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2018-05-07 07:56张小悦赵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

张小悦 赵红

【摘要】创新创业型社会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文章首先对美国三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共同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希望本研究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46-02

一、美国三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概述

(一)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百森商学院自191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弘扬卓越的创业教育精神。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类似于一个企业,贵校已经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领着美国乃至全球创业教育的发展潮流。百森商学院以打造非功利性的创业教育为理念,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本科生课程体系与MBA课程体系。本科生课程体系包括“创业者、战略与商业机会、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个部分”。通过循序渐进的模块化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创业难题,培养创业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与素质。MBA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三类。基础课程的覆盖面已经高达90%,在学制内完成基础课程后,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专业课程或支持课程。其中,专业课程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支持课程则是针对创业的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具体的创业教育。

(二)哈佛商学院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947年,迈尔斯·梅斯在哈佛商学院讲授了第一节创业课,创业教育课程正式进入大学课程体系。至今,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哈佛大学以帮助学生获得大量创业管理经验为教育理念,主要面向商学院的学生。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学年划分。在第一学年,同学们会用两个学期完成11门必修课程,每一门必修课都会对大量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同学们积累丰富的创业管理经验,打下扎实的创业基础。在第二学年,创业教育包括选修课的学习和实习。选修课包括10大类,共100多门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选修科目。完成选修课后,同学们会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实习,实习形式可以是学生自己找工作,也可以是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找相关企业联系项目。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有助于学生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三)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功利性的教育理念,注重办学成果与创业成功率,从创业者的角度规划创业个案,教导学生学会评估创业机会。根据学生能力、专业技能和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进行具体的创业行动。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商学院与非商学院两个部分,并注重商学院与非商学院的互动。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包括20门左右的课程,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非商学院创业课程包括通識性创业教育,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和针对性讲座三类,非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会与学生所学专业技术相结合,重视应用导向和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由于斯坦福大学同等重视商学院与非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使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二、美国三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

(一)核心式课程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指个人对于成功完成某一任务的主观判断。这里指学生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创业的自信心。美国三所高校都强调开设核心课程。百森商学院本科生课程与斯坦福商学院的课程基本都是围绕核心课程形成的课程体系。哈佛大学在选修课中设置了核心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有效提升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了同学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使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充满希望与自信,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

(二)模块化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系统思维

美国三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都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包括单独的模块、镶嵌式的模块。其中,百森商学院本科生课程体系分为循序渐进的五个模块。哈佛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第二学年,采用模块化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非商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同专业有关的课程和针对性讲座。这些模块化的课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使学生们的系统思维得到提升。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自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国内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有18年的历程。中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从无到有,在借鉴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还未达到成熟的水平,与美国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创业教育学科定位不清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主体课程的一部分。有的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只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和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有的高校甚至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或将创业教育作为追求教育前沿的标志,迫于压力开展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创业教育形式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高校与外部联系欠缺

与其他课程相比,创业教育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创业教育的成功只依靠高校开设课程是无法实现的。在现实中,创业教育与真正的创业还存在一定差别,即使大学生接受了创业教育,具备了创业能力,但在真正创业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与障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创业教育高校与高校外部(主要指政府、产业界、社会组织)的联系。但是这些联系在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中比较欠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加强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是创业教育课程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为创业教育提供支撑与指导。美国三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准确清晰的教育理念。当前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要转变创业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潜能,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吸收国外有益经验,也要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树立准确清晰的创业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观念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创业教育真正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运行机制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高校、企业、政府等多元参与的教育合力,值得借鉴。首先,学校要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制度体系、联动发展机制及保障机制。其次是政府层面,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应加大对创业学生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政府保障机制。最后,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其他行业,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营造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

(三)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美国高校历经了由教学型院校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校园的创业氛围浓厚。高校创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全体大学生,学生的学科背景差异要求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创业教育与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改变单一的课程模式,注重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的内容设置。首先,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创业类通识课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专业类创业课程,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技能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强化大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昊民,马君.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