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部开展的全面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一个教学的重要指标,而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且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来,对教师们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出更多的要求。通过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主研究学习内容,加深数学内容的理解,为了知识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08-01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首次正式接触数学知识的第一个阶段,对于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打好数学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数学素养与意识,不能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不高。毕竟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缜密性,对于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枯燥感,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原则,接着对教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两点建议。
一、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原则
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的素质教育观和创新学习观是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实行因材施教,创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中的奥秘,为创新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引导小组展开学习,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和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为创新引入良好的教学氛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时,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竞争、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活跃而不失严肃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学习数学时能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先带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字,要继续教会学生能熟练的比较100个数的大小,可以购买一定量的糖果,老师随机的说几个数字,让学生选取相应的糖果颗数,答对的学生就给予糖果奖励。这样,通过糖果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
2.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案
教材在创新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创新教学的依据和基础。在数学教材的编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将教材进行更加合理的编排,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例题的设计,扩展思维空间,在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使设计适合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
3.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索和认知。教师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勤动脑、动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培养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取更多的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的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假设,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性环节。针对探究性问题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探究性问题的同时了解到小组内其他成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5.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但是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并且能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可能性,却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教师要及时的解答并鼓励那些经过思考后提出合理问题的学生,通过这种带有疑问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思路、积极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6.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建构起合理的知识体系,积极地进行创新学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互之间的角色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现在更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学习和探索,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自主整理知识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
7.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其实数学与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联系,应该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体现,把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去更好的使用数学,从而起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因为数学教学和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有的甚至认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用不到,所以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很低。其实数学这门学科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小学数学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应该积极构建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理论教学转化为典型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教师再介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后,问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使用。
三、结语
创新是让一个民族兴起的强大力量,只有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国际的舞台。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教师要牢牢的抓住这个时期,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根基,去面对未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徐文萍.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J].学周刊.2017(7):119-120.
[2]蔡更芬.浅议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33):206-206.
作者简介:张冬梅,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230001,1980年2月3日,女,汉,安徽合肥,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