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企华
2000多年来,范蠡帮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后,到底隐居何处?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有很多种,其中,在洞庭湖区就广泛流传着范蠡、西施隐居赤山岛的故事,而且自唐代起,洞庭湖中心的赤山岛就更名为蠡山岛。这些传说是否真实可信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查阅史料并结合近年来洞庭湖区出土文物,认为范蠡、西施隐居湖南沅江洞庭湖赤山岛是真实可信的。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曾辅佐越王勾践20余年,奋发图强,灭亡吴国,开创了越国的霸业。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兴越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关于范蠡身退何往?历史文献中有迥然不同的两种记载:
左丘明的《国语》说,范蠡“逐浮于五湖,不知所踪”。
司马迁的《史记》说,范蠡“北上齐、宋从商十九年,累赀千万,号陶朱公,后终老于陶”(今在何地,说法不一,一说山东肥城陶山)。
到底哪一个说法可靠?我们知道,《国语》的作者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所以《国语》记载范蠡在时间上是最早的,而且为当时人记当时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史记》虽然是千古名著,但与《国语》相比,晚隔了几百年,记载此事的可靠性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仔细思考与认真分析。比如东汉的赵晔,他是越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吴越春秋》的作者。他编撰该书时,基本上还是采用了《国语》的说法。说当时越国地区流传范蠡助勾践兴越灭吴后“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由此可看出,赵晔的说法是谨慎的,他的观点是根据当时自己的家乡越地的流传提出的。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成功那年,是勾践二十四年。史料载“勾践灭吴后,以兵北渡淮,会齐、晋诸侯于徐州,越兵横行于江淮以东,‘诸侯毕贺,号称霸主”。照这种情况,按常理,范蠡不可能在刚刚离开勾践,又立马“北上齐、宋从商”。 因为,那时的江北齐、宋,正好是勾践称霸用兵征战之地。范蠡原本是勾践高层军事决策成员,早就知道勾践称霸用兵的战略计划,他决不可能自投罗网,因为那么做不是去隐居,那是去送死。
更何况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说“……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后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又说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在范蠡是“浮海”,还是“浮于江湖”的隐退路线问题上,《史记》自身的记述就很矛盾,何况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指南针”,范蠡不可能具有航海技术,驾船逃往齐、宋。所以,司马迁记述这件事实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还有资料说范蠡不是北上齐、宋,而是隐居到了江苏太湖一带。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太湖一带本来就是吴、越中心区域,本身就是勾践的政治中心和势力范围,范蠡应该不会选择在这样危险的地方隐退。否则,那就不叫隐居了。
应该说“浮于五湖,不知所踪”,恰恰证明范蠡的谋略十分高明。所以,左丘明和赵晔的描述才是客观正确的。
那么,范蠡西施激流勇退,到哪里隐居去了呢?
自唐代起,洞庭湖区的人们就开始公开纪念范蠡了,唐嗣圣元年(684)就有人在赤山岛上建庙祭祀范蠡、西施。唐天宝六年(747)沅江县将洞庭湖中的赤山岛改称“蠡山岛”,把赤山岛上最高的山峰称为“安子岭”(意思是安顿好范子居住的山岭);把最早祭祀范蠡的寺庙称“大安寺”,意为居住很安全的寺庙;把范蠡研究养殖鲤鱼,编写《养鱼经》的地方称为“鲤鱼塘”; 西施把与家乡相似的地方称为“西村、东村”;范蠡把最早祭祀伍子胥的山嘴称“伍家嘴”;西施把种植苎麻的山称“苎萝山”;范蠡和西施把曾长期居住的村落叫“蠡施村”,把村口的一个湖称“蠡公湖”,湖边有一巨石,是西施浣洗麻纱的“浣纱石”;村口的对面是“剑影山”;蠡公湖是蠡山岛上的湖,也可称是洞庭湖中的湖;在这湖的北边有一小山称“探花山”,据说范蠡、西施就埋葬在这山上;山的南边即蠡公湖中有一个很小的岛称“香炉山”,这香炉山就是长年祭祀他们墓前的香炉。在当地一直流传“剑影长存吴越气,香炉永祭蠡施魂”的说法。
江苏太湖边也流传,范蠡到洞庭湖隐居了。太湖人把自己家乡太湖边的山,改称为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还说“范蠡隐居在太湖的洞庭山上……说太湖洞庭山上有个洞很深……最后洞没有了,还有一条缝隙叫地脉直通洞庭湖”。这传说反过来证明“范蠡、西施是真正到洞庭湖隐居了”。
这个史实,是中央美院教授钱绍武讲给笔者听的。钱绍武教授老家是太湖无锡,在没有到洞庭湖区来之前,一直认为范蠡隐居在他们的老家太湖无锡。2001年2月8日,钱绍武来到洞庭湖,亲自到沅江的赤山岛考察了蠡施村、蠡公湖和伍家嘴等地。考察一番之后,他说家乡太湖的人也改了很多地名,讲了太湖洞庭山的故事,他说这反而证实了范蠡确实是隐居在沅江的赤山岛了。
“范蠡带着西施回楚地洞庭湖中的赤山岛隐居了”,这是最可能的事实。洞庭湖区的人们都认为,范蠡来楚地隐居了。勾践二十四年,越王灭吴,第二年范蠡、西施就顺长江而上,到洞庭湖中心的赤山岛隐居。到洞庭湖后,他们在山岛中部的芭蕉村种下了一棵香樟树,作为他们隐居与情感的纪念。2000多年来,虽然历经世代沧桑变迁,此树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从宋代起,樟树的第一分枝处长出了一株蜡树,后来人们称为“樟生蜡”。此树已有2500多年的树龄,一直枝繁叶茂,为洞庭湖中蠡山岛的一处绝景。湖区人一直视它为范蠡西施隐居山岛的铁证。
春秋战国时期绍兴为越地,范蠡曾在那里为官,后来的越人把绍兴称为“蠡城”,如今的绍兴街上还立有大型照壁墙,上面书写着“蠡城之光”四个大字。绍兴人认为范蠡隱居到了沅江,死在沅江,埋在沅江,听说绍兴还有古籍记载这方面的故事。
因为这个缘故,1988年绍兴县与沅江县(同年7月,撤县设市)还结为友好县。那时笔者刚当副县长一年,当时沅江连续几年苎麻全面丰收,麻纺工业也兴旺发达。绍兴县派人来沅江引种和购买优质苎麻,沅江县政府派副县长粟长才和几位干部去绍兴,跟班学习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那年笔者曾应邀考察了绍兴县,绍兴县的副书记顾凌菊也应邀考察了我们沅江。在交流时我们共同谈起,绍兴县的县城叫“蠡城”,沅江县的赤山叫“蠡山”,这是春秋先贤范蠡给牵的线,是我们两地的一种历史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