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德兰
王君老师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在指导初中学生阅读时,教师要针对文本特质进行归类。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也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能对文本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语用角度可以分成主题型文本和语用型文本这两个大类。其中主题型文本指的是偏重于文学方面的文本,其语言训练体现出隐性特质,因此主要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分析文本内涵进行,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接受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本文主要介绍教师如何针对主题型文本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发展语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整合语言的方法,促使学生探究文本的语言文字,思考作者如何选词择句,如何让文章展现出艺术美,让其中的人物形象更具有形象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整合其中的同类词汇和同类句子,对比其用法,探究作者如何通过词句展现文本内涵。
在学习《孔乙己》时,可以让学生将其中一些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如“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这些句子都和读书有关,但是说话者却有所不同,蕴含的语义也有所不同。第一句是众人问孔乙己的,孔乙己作为一个文人,被人问是否识字,这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这句话从侧面展现了孔乙己悲惨的生活境地,众人非但不尊敬其读书人的身份,反而还将其当成是取笑侮辱的对象。后面两句话是孔乙己问“我”的话,体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孔乙己虽然境地悲惨,但是始终不忘记炫耀自己的文采,还要对“我”进行指点,这说明孔乙己非但不为自己的境地感到自惭,还深深为自己的读书人身份感到自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通过整合文章的句子并加以对比,学生对孔乙己的处境和其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整合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提高聚合思维和推理思维的能力,能对文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语用学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研究语用中的指示信息,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语用能力。
发现语言指的是通过发现句子中的信息探索文本的奥秘,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挖掘文本中那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句子,判断作者为何要在文章中加入这样的句子。若学生能将这些句子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进行分析,则学生能更好地挖掘出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进而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背影》最后提到了父亲的来信,有学生提问认为这一段似乎可有可无,为何一定要添加。教师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的结构,探究这一段是否真的可有可无。学生在分析中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如有学生认为,接到父亲来信,这让“我”能够走进父亲的内心。在上文中“我”只是看到了父亲的“背影”,只看到了外表展现出来的父爱,但是还并未体会到父亲内心的想法,这封信其实就弥补了这一点,因此这封信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递进的作用,不能删除。从信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父亲用示弱的方式向儿子表达情感,这是那个原本庄严的父亲形象不可能展现出来的,从这点能看出父亲对儿子做了很大的让步,用几乎是“撒娇”的状态希望能令儿子思念自己,进而回到自己的身边。由此学生发现,这段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实际上是父爱的物化体现,同时也是父爱的升级体现,非但不能去掉,而且还十分重要。
这种学习方式看似是分析课文内容,但实际上却令学生能更好地挖掘语言中的言外信息,这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实际意义,能促使学生从别人的话语中找到言外信息。
修复语言的具体方式是让学生对文章中一些难解的句子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加上一些关联词汇、挖掉其中的一些词汇、选用其他词汇填入等。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到文本中复杂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真实意义。
如在学习《散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修复语言。如文章中有一段,当“我”决定走大路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提出要走小路。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其中的“罅隙”,作者并未说明“我”为何如此决定,也没有解释母亲为何如此决定,这令文章的语义出现了空白处,令读者的理解产生“罅隙”。如果进行填补的话,便要思考这种转折点出现的具体原因,并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有学生在填补中对“我”的思考做出了分析:“‘我认为母亲的时日无多,应该多照顾母亲,于是,‘我说:‘走大路。”同时对母亲的做法也做出了补充:“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疼爱孙儿之情让其认为自己必须要迁就孙儿,于是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在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作者笔下的一家人都相互谦让,懂得为对方考虑,是多么和谐的一家。
修復语言的要点在于能回填罅隙。学生首先要发现其“罅隙”所在的位置,然后对其进行回填,这样能让学生将文章中词句的语义变得更加完整,进而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种方法能令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具有敏感性,有助于提高其语用能力。
主题型文本往往具有语义耐人寻味、内涵深刻的特点,而教师则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语用能力,更能促使其对文本产生更深切的理解。除了本文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创造语言、挖掘语言中矛盾点等方法,更全面地进行语用训练。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新区隆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