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每到年关,都会看到人们发出“年味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感叹。
毋庸置疑,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场景在广大城镇乃至部分农村地区已渐行渐远。
其中,有些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自然变化,属于年俗的正常演变。如春节食品,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现在一方面人们无暇制作,另一方面商店都有销售,于是自家制作春节食品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消亡。
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以往一度禁止在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把春节期间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禁绝了。再如禁放鞭炮,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在形式可以增添热闹气氛,内在心理方面则表达了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愿望。
“年味淡了”,言下之意就是以往“年味浓”。但这只是部分城市人的感受,在广大农村地区,过年气氛依然是浓浓的,这从繁忙春运就可以看出,每到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都朝向一个目标——家(老家)匯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人们前行的步伐。
产生“年味淡了”的感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俗的误解。民俗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试想宋代的过年和唐代的过年会一样吗?清代过年会跟明代过年一样吗?
例如春节“拜年”是重要的习俗,可以强化亲情、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便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当时的贺年片,用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明代,投寄贺年片风俗盛行。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贺年片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时兴一种“拜盒”,将贺年片放到锦盒里送给对方,以见庄重。普通百姓拜年没有士大夫那么讲究,只要有一定的礼物就行。通常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同辈之间拜年。客人登门拜年,先拜尊长,如厅堂上挂有主人祖先的画像,也需叩拜。
现今春节,我们仍可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但同时,拜年方式不断翻新,有电话式、短信式、微信式等等,这些在30年前都不可想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年味淡了”是个伪命题,今天的过年就该这样子。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传承了两千多年,已沉淀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我们应充分自信,相信民众的无限创造力,相信“年俗”的更新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郑土有《“年味淡了”是对民俗的误解》)
A.对传统年俗逐渐弱化甚至消失的担忧,以及对民俗的误解,导致人们发出年味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感叹。
B.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被禁绝了。
C.每到春节,老家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所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人们前行的步伐。
D.年味淡了是个伪命题,民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A.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传承了两千多年,已沉淀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春节的味道不会淡,只会越来越浓。
B.原来不少年货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而今以购买取代制作,冲淡了年味。
C.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增添热闹气氛,表达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美好愿望。
D.拜年这一古老习俗,自有其必然的道理,可以强化亲情、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是具体方式也该世易时移。
A.广大农村地区过年气氛比城市浓烈,体现出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因素,在习俗传承中的必然影响。
B.年俗会不断更新,但不会消亡,因为民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而年俗本身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相较于只要有大包小包就行的老百姓,可谓雅俗分明。
D.年味会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宋代的过年和唐代的不一样,清代过年跟明代也必然有差别,将来过年会怎样,得由将来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