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幼教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其手段

2018-05-06 18:07范玉兰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范玉兰

摘 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幼教专业教育的灵魂,然而,目前却被一些幼教单位忽视,原因是认识上存有偏差。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改变办学中的急功近利,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抓住幼教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 幼教专业 人文素质培养 培养手段

未来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紧迫且必需的。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最早出现在《易经》,其中说道:“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其既體现在物质方面,又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目前对人文素质教育一词的解释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有学者将它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成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由这些可以看出,这两种定义都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人文素质视为人的素质组成之一看待的。

二、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人文素质教育业存在差距。一些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有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情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十三五”期间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然科学抽象思维的收敛性、确定性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是形象思维,它是发散性的、多元性的,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训练,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3.良好的人文素质能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走向全面的发展。

4.加强素质教育是五年制幼教专业的特别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强调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说明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对教师无限信任和依赖,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幼儿都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并且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5.从学生层面看,目前五年制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普遍基础差,有些学生人文知识和文化素养薄弱,甚至有些学生不敢开口说话,胆怯自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精神情感脆弱,信心不足,理想迷茫。学生只关注专业,对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自身修养等人文素质不够重视。从学校层面看,一些职业院校比较关注“培养专业技能”,“一切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上也是专业技能课比重大,而人文素质课比重小,有些甚至没有。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教师这样的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培养、健康成长不利,甚至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关系重大,有必要加强幼教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幼教学生的人文素质

1.完善课程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增加人文素质课程。树立具有现代教育特点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培养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就业的倾向,培养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激发创新意识为导向,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改进学校美育教学,鼓励特色发展,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健全美育评价机制,推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开展艺术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学艺术经典。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幼教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传授人文知识,挖掘人文内涵,学习人文方法,注重理解人文思想,突出人文体验,培养人文精神。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和儿童文学、英语文化等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使它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情感和修养。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诵读中华经典的活动,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他们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启迪孩子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加强对文章作者、历史名人的介绍,从优秀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中学习他们勤奋努力、执着追求、为理想而奉献的伟大人格,帮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英语文化课上,注重对外国历史、文化、礼仪等知识的介绍,加强人文熏陶,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针对幼教专业的特点,开设儿童文学鉴赏课程,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儿童文学经典,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通过文学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即人学,也就是关于人性、人道、人权、人生的学问,使学生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增设哲学、历史、语言、艺术等人文选修课程,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比如“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名画欣赏”、“贝多芬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等系列讲座,在每一门人文核心课的基础上扩展辐射出“选修课”、“讲座课”。这样组合就形成了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系列讲座课不受学时的限制,学生听课比较自由,与其他课时不冲突,无考试压力,能很轻松愉悦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3.教师努力提高人文素质。要加强幼教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重要任务在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教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断组织教师进修、培训、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自身的人文素养熏染学生。

4.充分利用學校的图书室、网络平台、校园广播、校园文学社等,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文学报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5.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开展校训、家训育人活动。开发抚州文化,使学生更加了解当地文化。重视地方文化,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汤显祖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市博物馆、名人园等景区,再学习汤显祖的《牡丹亭》,王安石、晏殊、曾巩的诗文,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了解本地文化。

6.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学校要从制度上把人文素质教育规定下来,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幼教培养整体规划,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幼教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比如学校规定每个幼教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完多少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才能毕业,这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制度上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彭展声,戴红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2).

[2]吴芳.淮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王明海.浅谈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5(3).

[4]周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4号,20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