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局地风雹灾害的天气预报分析

2018-05-05 06:59杨雪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灾害分析

杨雪峰

摘 要:文中主要对于山阴县近些年来所遭受到的局地风雹灾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灾情当天所观测到的结果,以及数值报告与雷达观测图等气象资料,并且总结山阴县发生该类天气时的天气学特征与雷达特征。相关的结果表明,近些年山阴县所遭受到的局地风雹天气形势主要是有:蒙古冷涡型、脊前横槽型以及西风带冷槽型,其中具有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情况,相关天气预报图上面有明显的冷空气影响山阴县附近地区,且稳定在-5℃左右,相对湿度在70%,雷达观测图中的强回波发展到-20℃层高度。这些均可以作为相关数据,应用到实际的天气预报业务之中。

关键词:山阴县;局地风雹;灾害;分析

山阴县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在山西省的北部地区,其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且主要是以煤炭为主,但却属于我国的风雹灾害较多的区域,每年遇到地风雹大约3-5次左右,同时往往伴随着大风与强降水,导致了农业与林业都遭受到了很大的迫害,有些较为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人员伤亡。现在对于局地风雹的研究,主要是其气候特征、天气学分析以及数据应用、雷达应用等等。风雹灾害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对于当地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普勒雷达的应用,大大加强了人们对于风雹天气的认识,风雹灾害跟强对流天气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都是由较强的单体风暴,结合上升气流所形成的。本文利用常用气象资源,对于山阴县的局地风雹天气进行预报总结,这能够有效提高对局地风雹灾害的预报精准度,也能减轻相关灾害的影响。

一、山阴县局地风雹灾害相关资料

本文选取了常用的气象资料,主要是对于高空与地面的观测,其中山西省中相关天气预报资料,都是由太原多普勒雷达所提供,在强对流天气的时候能够有更准确的数据。近些年来,山阴县出现过很多的局地风雹灾害天气,其发生的时间多是在夏季,尤其是以8月份为主,但灾害也基本出现在午后或者是夜间,这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带去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仅仅是依靠着当地的气象站记录,不能够完全反映出风雹所带来的影响,需要结合相关灾情资料,才能让风雹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

二、山阴县地风雹灾害天气特征

在山阴县出现的局地风雹天气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蒙古冷涡型,其主要是出现在每年的6月份,这主要是出现风雹与大风,并没有强降水的出现;第二类是脊前横槽型,这类天气的环流区域非常的大,在山阴县的东北部会有一些低涡的出现,且会有横槽让其滑下,也是近些年来出现最多的一种风雹天气;第三种是西风带冷槽型,这类天气主要是有较强的冷平流,呈现出阶梯槽或者是低涡切断,这类天气主要特点就是伴随着强降水,但经历的时间都较短。从天气影响系统来看,主要有三类影响,第一是西北方向有气流扰动;第二是气流抬升运动的增强;第三是低空具有大面积的底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却出现了不稳定。类似于这种情况,是最容易引发风雹天气的。在地面扰动系统与地面形势上,可以发现因为相关气流影响的原因,让很多风向有所改变,也产生了较大的风度,致使冷空气高压到山阴县的上方,整个山阴县都处于冷高压的影响,而造成了风雹的现象。根据相关垂直剖面分析,山西省在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可以看到在发生风雹灾害的前一天晚上,能够准确预测到未来一天的风力与相对湿度,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有7个具有明显降水的水平风辐合在山阴县上空过境,还有5个进行垂直上升的空气对比,其中就形成了较大灾害的风雹,这些风险往往是底层偏南风,高层偏西北风。

三、相关雷达资料分析

根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发现,在判断风雹相关因素中,最为直接的判断因素就是反射率因子,这种雷达回波的强度,能够准确地探查出风雹出现的概率,在观察了相关数据之后发现,在4个回波反射率达到最高的时候,低层就会出现入流缺口,且垂直剖面会因为上升气流而出现垂直的特征,当回波反射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强降水。结合了出现风雹的几个例子来看,当反射率因子达到65cBZ,强回波高度达到8KM的时候,风雹灾害就已经形成了。当反射率因子只有45cBZ的时候,容易产生风雹灾害,但这种情况还需要考虑到气温的情况。在对高空资料的研究之后发现,山阴县周围地区的温度都高于其高空温度,尤其是太原地区,其高空温度在0℃,完全不会形成大风暴,但因为强对流的情况,造成了气流直接影响到了山阴县附近区域,所以一般地风雹只会出现在一个区域之中。同时在分析了山西雷达拼图组合之后发现,在发生的地风雹现象之中,强回波的面积长轴明显小于10KM,这种强回波也可以作为局地风雹现象的判断标准之一。

四、结语

因此,对于山阴县的局地风雹灾害的天气预报要点,可以总结为6个方面,第一是其天气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蒙古冷涡型、脊前横槽型和西风带冷槽性,影响这三种系统的有风向扰动、切变线或西风槽辐合以及槽前暖区,通过相关地面图可以发现,冷空气高压是造成地风雹灾害的主要因素。第二是需要具有高层高冷、底层暖湿的条件,相关资料发现可以看到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周边地区的温度急剧下降,相对湿度却急速提升。第三可以判断出,风雹灾害天气跟所在地形有着一定关系,主要是在山地地形,因为太行山东部因为底层暖湿气流,而形成的有效位能的地区,这也是形成风雹灾害的原因。第四是发生的时间基本在下午后者晚间,这跟午后气流层结构不稳定有关系,所有的风雹灾害都是因为气流过境所发生的。第五是一般每年夏季都会出现,夏季时暖空气的势力较强,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利于形成风雹的形成。第六是雷达资料上面,反射率因子超过65cBZ,且入流缺口、悬垂都是典型的冰雹特征,会形成风雹灾害。在满足这些条件之下,这个地区有可能出现风雹灾害现象,这些因素也作为判别风雹灾害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杨国利.2012年7月21日山阴县罕见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江西农业,2017(15):47.

[2].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公布2016年全國十大自然灾害事件[J].中国应急管理,2017(01):81.

[3]高晓容,李硕,王翌.北京市通州区风雹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9):219-222.

[4]雷晓云,张立新,邓西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风雹灾害风险评估[J].干旱区研究,2005(03):341-344.

猜你喜欢
灾害分析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高粱的气候性灾害防治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灾害天气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