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个一”,建美一座城

2018-05-05 02:16陈丽娟
青年时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政府行为五个一

陈丽娟

摘要:逐梦美丽中国,盐城砥砺前行。未来五年,重点实施构筑“一张网”、引进“一桶水”、壮大“一部车”、培育“一片林”、建美“一座城”,“五个一”将是贯彻“两聚一高”要求的“盐城路径”。在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盐城正为这座城市的美丽赋予新的内涵: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的江苏沿海中心城市。

关键词:美好城市;城镇化建设;政府行为;市民素质

一、如何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盐城市委市政府给出答案

2017年2月5日,政协盐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来自各民主党派、各行业的500名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盐城发展大计。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在开幕会上提出“五个一”的战略构想:未来五年,重点实施构筑“一张网”、引进“一桶水”、壮大“一部车”培育“一片林”、建美“一座城”,“五个一”将是贯彻“两聚一高”要求的“盐城路径”。

构筑“一张网”,就是以高速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网。全力推进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岛方向“5+1”高速铁路网建设,打造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和农村公路网,进一步提升空港、海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功能。

引进“一桶水”,就是加快推进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建设。通过大口径输水管道将南水北调源头活水引入千家万户,让盐城老百姓早日喝上优质水放心水。

壮大“一部车”,就是全力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去年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实现销售65万辆、乘用车销售江苏第一,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形成100万辆年产销,打造汽车整车、零部件、服务业“三个千亿”产業集群。

培育“一片林”,就是建设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新造成片林40万亩,改造提升现有成片林60万亩,建成森林小镇30个,森林村庄300个,创建一批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力争高标准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建美“一座城”,就是按照智慧、人文、生态、宜居的要求,加快建设小新河以南新型复合功能组团、范公堤高铁综合枢纽组团、大洋湾生态组团、先锋岛生态组团和斗龙港生态组团等“五大组团”,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的江苏沿海中心城市。

“五个一”战略工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事关盐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一张网”是战略命脉、“一桶水”是民心所盼、“一部车”是产业根基、“一片林”是生态屏障、“一座城”是美好家园。每一项都是带动作用大、辐射能力强的系统工程,每一项都是最需办、应该办、又必须办好的大事实事。实施“五个一”战略工程,是贯彻“两聚一高”要求的“盐城路径”,是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强劲抓手”,是构筑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支点”,是民生所需、发展所向、人民所盼,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重点推进高铁、高速、高架、干线航道、干线公路、空港、海港以及农村公路建设,构建市域城乡全覆盖、多种运输方式充分衔接、对外联通对内畅达、结构合理快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健全;重点推进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建设,确保2018年6月底投入运营,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供水体系,实现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推进百万辆汽车整车、零部件和服务业全产业链布局,着力增强我市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推进沿海、沿河、沿路、沿城镇、沿园区大面积成片生态防护林建设,全面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重点推进“五大组团”规划建设,进一步做优城市设计,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到2020年基本建成智慧、人文、生态、宜居的江苏沿海现代化中心城市。

二、“五个一”战略工程是结合盐城特色的惠民利民为民构想

1、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这里所谓的最大限度,是指在当前经济条件尤其是当前生产力条件下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最大限度。为城市居民创造合理、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城市发展中应追求的目标。要处理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统筹兼顾居民生活与城市建设,在逐步满足市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建设。保证为全体城市人民提供必要的住宅、娱乐场所以及公交、邮电等生活设施、享受设施和发展设施。

2、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城市是个完整的系统,各子系统只有在城市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各行各业之间才能合理布局,合理投资建设。历史已经证明,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割断了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各自为政,造成重复建设。同时,只考虑局部合理,而违背了“城市的本质就是社会化”的原理,阻碍了城市和现代化发展。日益加快的现代化步伐使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两种体制转换时期,城市管理从过去的分割局面转到统一规划、投资、建设及管理的轨道上来。

3、追求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互相统一相互促进。坚持追求综合效益原则就是要从城市总体战略目标出发,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环境条件作全面的综合的规划管理,以使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得到协调发展。高度的社会化生产没有相互配套的基础设施不行,高效能的基础设施没有高质量的空间环境也不行。“五个一”构想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兼顾了三方的利益,取得最佳综合效益。以深层次、系统化、多向度的目标体系,促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保护生态平衡,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都曾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建设和管理城市没有从生态平衡角度来考虑协调发展,对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任意使用,对排放毒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高度重视,使得当前许多城市出现了能源紧张,水源不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等社会问题。因此,盐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也必须牢记前车之鉴,应清醒认识到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一片林”、“一座城”的战略构想中,就将防治污染,调整物质循环,限制滥用国土资源,节水节地,控制人口规模等纳入建设目标,以期将盐城建设成一个美好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系统———生态城市。

三、建美一座城,需要政府加强作为

城镇建设中,政府应该负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是做好长远规划,但是,在长远规划之后,如何将规划落到实处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是一个长久的工程,市委、政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襟和气魄,将全力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作为履行法定职责、践行为民宗旨的主题主线。全市各级机关要以“五个一”战略工程为共同目标、共同责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脚踏实地、务求实效,为全力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地方立法原则,在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内,主动适应全市改革发展的实践需要,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重要问题,以及“五个一”战略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立法需求,精选立法项目,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充分发挥好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要坚持市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立法机制和程序,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2、推动法律法规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法治思维,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解决“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将法律监督与地方立法、工作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不断加大检查和问责力度,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健全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增进社会公众学法守法意识,保证法律法规有效贯彻实施,为改革发展和“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开设专栏、专报,创建平台、载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市委“五个一”战略工程决策部署对于促进长远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战略意义,大力宣传各级机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在全力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进程中的经验做法、先进事迹,为全力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加速推进“五个一”战略工程的实施,共同绘就全面小康幸福画卷。

4、优化资金投入。城市化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它涉及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文化教育等多个社会层面,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政府作为一个具体的施政行为主体,它不仅承担着社会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是涉及城市规模、功能布局、重点工程等方面建设时,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资金投入和具体建设这两项任务。因此,在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上,政府作为一个施政的行为主体,还要通过资源的资本转化、经营城市、投资软环境的优化建设、机制创新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才能保障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资金总量供给。

四、市民素质是城市文化软名片,要着力提升市民素质

古人言: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似乎没有带动社会道德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高。经济发达,物质丰盈,代表的只是物质文明的水平,市民素质才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灵魂。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精神面貌,无不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无不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城市形象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但环顾四周,占道打牌下棋,公园卧椅睡觉、公共场合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出口成“脏”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在湖边绿道竞逐者并非鲜见,或不按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乱闯红灯,或不按规定位置停放单车者有之,还有极少数人故意损毁共享单车,甚至骑回自家庭院或室内,据为己有等,与“建美一座城”的规范要求格格不入。以小见大,勿谓个人素质微不足道;集小成众,休言个人行为无伤大雅。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人,体现群体的素养。一群人,展示城市的形象。

良好的市民文明素质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形象之美,而且能成就城市的环境之美、精细之美。要取得建设美好城市的成功,仅靠政府发号施令和加大投入是不够的,最重要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着力提升市民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然而,当前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造成一定影响。可见,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就要加强市民道德素质。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加强文明行为引导。加强文明行为引导有利于培育城市居民向好向善、和谐相处。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诚信经营、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重点革除部分市民“不讲究公共卫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爱护市容市貌、不维护公共秩序、不恪守文明礼仪”等陋习,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切实为建设美好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着力提升舆论推动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引导广大市民“居美丽城市、做文明市民”。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和传播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加大对文明交通、清洁环境、秩序维护、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引导市民自觉追求和践行守道德、讲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进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座城”的建设,广大市民是主体。每位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他们既是建设美好城市的受益者、评判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建设美好城市、做好城市文明这篇大文章,并不容易。从一人一事的行为开始改变却不难。市民不妨自问,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没有不文明的行为?看到不文明行为,有没有制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停车、不占道经营、不破坏绿地、不乱贴乱画,将文明行为养成习惯,同时及时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作为—个家庭,也应自问,是否勤俭节约,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弘扬家庭美德。只有每一位市民都自发自觉的加入到提升自身素质建设的大潮中来,城市文化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五、结语

建美一座城,是盐城市目前五年规划的目标,更是所有盐城人民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而建成这座美丽城市,不但需要有长久的规划,更要凝结政府、人民等各方面的力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不久的将来,盐城一定会架设好“一张网”、保障好“一桶水”、发展好“一部车”、壮大好“一片林”,而说有盐城人民也将会以“一座城”作为自己新的骄傲。

猜你喜欢
城镇化建设政府行为五个一
发展方式转型期的政府行为的转变
做好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浅谈政府公信力的不足与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五个一”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长宁县“五个一”打造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