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朱昌涛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临沁水,辖5镇2乡4个街道办事处,262个行政村,总面 积 481.3 km2, 耕 地 面 积 3.02 万hm2。温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常年有效积温5040℃,年平均日照时数2389 h,无霜期214 d,常年降水量541.8 mm。温县土地肥沃,耕作层深厚,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灌溉水平不断提升,是河南省唯一一个“水利三级县”,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小麦是温县传统粮食作物,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在个体、群体、产量及品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温县农林局选择小麦品种平安11号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温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地位于焦作市温县祥云镇大尚村15队,前茬种植玉米,试验地肥力水平偏高,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小麦播种前,基础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分别为全氮 0.95 g/kg、速效磷 25.5 mg/kg、速效钾 314.5 mg/kg、 有机质 16.2 g/kg,pH 值 8.1。
小麦品种为平安11号,由河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置为粉耕(耕深80 cm)、旋耕(耕深17 cm)、深松+旋耕(深松40 cm)、深耕(耕深27 cm)4种耕作方式,随机排列。小区长67 m,宽10 m,小区面积670 m2。连续两年持续观察记录4种耕作方式下小麦的基本苗、最高分蘖、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等几个指标。其中,粉耕是温县种植山药的一种常用耕地模式。
试验地块第1年。耕前每667 m2用毒死蜱5 kg匀撒地表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同时每667 m2施底肥沃夫特复合肥(25-14-7)40 kg、种肥15 kg。播种前按敌委丹10 mL、甲基异柳磷 10 mL,对水 0.25 kg,拌麦种5 kg对待播种子进行药剂处理。10月27日机械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4kg,播种深度3~4 cm。
试验地块第2年。耕前每667 m2用毒死蜱5 kg匀撒地表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同时每667 m2底施沃夫特复合肥(25-14-7)35 kg、种肥15 kg。播种前按敌委丹10 mL、甲基异柳磷10mL,对水0.25 kg,拌麦种5 kg,对待播种子进行药剂处理。10月19日机械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2 kg,播种深度3~4 cm。
试验地块第1年。播种后3d浇出苗水,出苗期及时认真逐畦逐行检查,同时对缺苗断垄的进行催芽补种。1月14日浇越冬水,2月底进行第1次肥水调控,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4月底进行第1次肥水调控,每667 m2追施尿素5 kg。收获,每个处理取5个点,每点5 m2,每个处理收获25 m2。
试验地块第2年。播种后3 d浇出苗水,出苗期及时认真逐畦逐行检查,同时对缺苗断垄的进行催芽补种。3月初进行第1次肥水调控,每 667 m2追施(15-15-15)硝基复合肥10 kg。4月初进行第2次肥水调控,每667 m2追施(15-15-15)复合肥10 kg。3月14日化学除草。收获,每个处理取5个点,每点5 m2,每个处理收获25 m2。
主要调查基本苗、最高分蘖、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群体动态及产量结构。
本试验田间主要调查性状:基本苗、拔节期群体、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见表1、表2)。
从基本苗和最高分蘖上看,除了粉耕模式外,其他3种耕作模式的基本苗基本无差异;从亩穗数上看,粉耕模式亩穗数最少,其他3种耕作模式基本无差异;从穗粒数上看,粉耕模式、旋耕模式穗粒数较少,深松模式+旋耕模式、深耕模式穗粒数较多;从千粒质量上看,4种耕作模式基本无差异;从理论产量来看,粉耕模式产量最低,深耕模式产量最高;从测产结果来看,产量最高的是深松模式+旋耕模式,其次是深耕模式,再次是旋耕模式,产量最低的是粉耕模式。考虑到生产成本,就耕作模式而言,一般大田可以选择旋耕模式。但常年旋耕会导致土壤犁底层变厚变硬,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下降,养分在表层富集,病害加重等问题。建议连续旋耕地块每隔2~3年深耕1次。
表1 第1年数据调查结果
表2 第2年数据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