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机构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应用与发展研究

2018-05-05 02:05
图书与情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评议科研人员学术

郑 琳

(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1 引言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是指一组由数字、字母、符号、甚至网址前缀所构成,按照某种规则有序或单纯随机生成并排列的符号体系。其生成目的是为了对科研人员进行唯一标识,从而帮助用户实现对目标科研人员的快速识别与定位。自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概念提出以来,所受关注与日俱增,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按照研究类型可大体分为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层面:(1)理论层面的研究着重于探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产生背景、重要价值、工作原理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试图在对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追本溯源的同时,提出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有力措施;(2)实践层面的研究通常依托于特定的唯一标识符项目,并最终产出相应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管理与分配系统,至今数量多达数十个,其中的 ORCID、Researcher ID 等系统更是已经具备了国际影响力;(3)应用层面的研究致力于探索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潜在价值,试图将其与传统信息服务相结合,衍生出不同种类的增值性服务,实现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侧重点开始从最初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许多机构尝试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提升原有服务质量。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概况、应用模式和服务内容,明确了当前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2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概况

总体而言,当前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先,相关研究成果开始出现。如上文所述,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应用层面的研究开始出现,标志着本领域研究从最开始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基础设施构建向更加实用化的研究转变;其次,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和推广取得初步进展。通过调研可知,当前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数量多达上百家。这些机构分布在全球各地,基本涵盖了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其中尤以欧美国家机构数量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述国家的科研活动更为密集,科研成果更加丰硕。并且,当前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多集中在欧美,其对欧美地区机构的辐射和影响也相对更大。

通过调研可知,当前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1)科研机构。主要包含大学和研究中心;(2)学术团体。主要包括学协会和基金会,如 AIP(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美国物理联合会)、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学会)等;(3)公司。主要为信息服务公司,服务内容包括数据库、信息系统、期刊评价、同行评审、版权服务等;(4)出版商。除Elsevier等传统出版商外,还包括eLife等支持开放获取的电子期刊出版商;(5)图书馆。尤以大学图书馆为主。总体而言,当前使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机构具有非常明显的智力密集性特点,在科学研究及其周边领域十分活跃,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大学等科研机构。这是因为,大学等科研机构作为主要的科研活动与产出阵地,通过对本机构科研人员和学术产出进行追踪不仅能够实现对科研主体的学术评价,还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科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相应方案并及时加以平衡与调整。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主要应用模式有:

3.1 标识符分配

标识符分配是当前机构应用唯一标识符系统最主要的模式,主要包括用户申请和直接分配两种方式。用户申请模式即标识符的创建需要用户主动前往标识符系统官网进行申请,用户提供系统指定信息,系统审核通过后即可成功创建唯一标识符。此种情况下,机构通常会对唯一标识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进行介绍,鼓励本机构人员主动前往系统官网注册并生成唯一标识符。如卡耐基梅隆大学于ORCID合作,开展ORCID@CMU项目,致力于向校园内的科研工作者推广ORCID,并最终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与其学校自有的Andrew IDs相关联,以确保对其下科研人员产出的有效追踪与评价。香港理工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的做法也与之类似。直接分配模式即对可控范围内的机构成员直接分配唯一标识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标识符的覆盖范围。该模式多见于机构自建标识符系统,如清华大学自建的ThuRID无需用户申请,而是直接应用数据挖掘方法,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的海量文献资源为基础,通过对这些学术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实现对清华大学目标科研人员的自动区分和识别;荷兰的 DAI项目、ORCID 等系统也会为已与其签订合约的机构成员直接分配唯一标识符。

图1 面向机构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应用概况

相较而言,用户申请模式采取坐等用户上门的方式不利于保证唯一标识符的覆盖率,即使机构对标识符加以宣传和推广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直接分配的方式则能较好的实现标识符的有效分配,但是分配过后的利用率问题仍有待改善。因此,机构对标识符的推行应从现有的注册推广扩大到使用推广,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3.2 信息获取

3.2.1 信息获取层次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掌握的大量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机构都已经与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达成了合作关系,获取目标科研人员的相关信息。可以说,信息获取已成为当前机构应用唯一标识符最主要的模式。按照信息获取层次,又可分为信息获取和信息共享。信息获取是指机构通过唯一标识符系统与目标科研人员相互关联,获取目标科研人员的相关信息。不过其所能够获取的信息类型与数量则需根据机构自身等级和标识符系统的管控机制决定。

信息共享是指机构除了可以对目标科研人员的信息进行获取,还可以以唯一标识符系统为中心,在不同机构之间形成广泛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换和同步彼此的信息,实现更为深入的共享与合作。爱思维尔于2012年与ORCID达成合作关系,不仅其下的Scopus可以获取ORCID的数据,SciVal套件也可以应用ORCID数据,并可以同时提高科研人员档案的准确性。目前,应用信息共享模式的机构数量还较少,但是鉴于其在促进学术信息交互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其将成为日后机构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最为主要的模式之一。

3.2.2 信息获取模式

对科研人员信息的获取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因而,如何平衡信息共享和个人隐私之间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机构和标识符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唯一标识符系统主要采取访问权限控制的方式确保科研人员信息的安全性。如ORCID支持科研人员对自己的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包括完全公开、对可信人员公开和完全隐私三个层级),还就其API数据的获取进行了访问权限的控制:ORCID将其API权限分为两个层级:公共级和成员级。公共级的用户无需缴费或注册,但是只可以读取那些标记为公共性质的数据;成员级的用户需要注册并缴费,但是需要在获得数据拥有人的同意后,才可以对其数据进行阅读、编辑、新建等操作。

此外,还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会有选择性的公布那些具有公共性质的科研人员信息,如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而对于一些较为隐私的信息,如科研人员的联系方式、地址等则不予公开,除非得到科研人员的特许。如Author Claim规定,除非用户主动选择,系统将永不公开其邮箱地址,以保证科研人员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虽然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肩负促进学术共享的任务,但是设置访问权限,保护用户隐私也是必要的,现有研究也认为,过于追求共享而忽略了用户保护隐私的愿望将不利于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应用与推广。

3.2.3 信息获取类型

机构获取的信息从类型上可以分为身份信息和学术信息两种。身份信息即科研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所属机构、联系方式等,学术信息即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主题、科研成果等。对身份信息的获取可以帮助机构开展身份认证服务,具体又可分为用户登录和同行评议两个层面;对学术信息的获取则可以帮助机构及时掌握科研人员的学术动态,进而为项目资助、职称评定等提供参考依据。

上述两类信息中,除了年龄、性别等少部分信息不可变更,其他诸如所属机构、联系方式、科研成果等都可以随时变更。因而对可变信息的及时掌握无论对机构还是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来说都至关重要。可以考虑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激励科研人员愿意随时随地对信息做出更新。如赋予主动更新信息的科研人员以更高的信任等级,或是为其提供相应等级的增值服务等等。同时,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也可以通过定期为科研人员发送邮件,确认其信息是否有所改变,提醒信息有所更改的科研人员及时更新信息的方式来保证可变信息的及时更新。

4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服务内容

4.1 信息检索

唯一标识符能够精准定位科研人员,从而为用户提供以作者为中心查找文献的有力渠道。目前,包括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 等在内的数据库已经采用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理念,在检索字段处增加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选项。这样,当用户在上述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利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实现对目标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精准定位与全部获取。如,在Web of Science中,用户进行检索时,只需将检索字段设置为“作者识别号”,输入作者唯一标识符,即可完成对目标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全部检索。针对那些应用其他字段进行检索的用户,数据库也会通过在返回页面向用户提供作者标识符及链接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感兴趣的科研人员,从而降低用户的时间与智力负担。不过,这种方式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不同数据库可用于检索的标识符有所不同,如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支持采用ResearcherID和ORCID进行检索,而PubMed则支持采用其自主分配的PMID进行检索。不同数据库之间采用的标识符不统一将为用户检索过程带来不便。

4.2 服务整合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价值还体现在提升原有服务的质量方面。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实现了与人员库、知识库以及机构库之间的整合。(1)在人员库方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的iAuthor平台于2015年正式上线,该平台面向全国的科研工作人员,鼓励科研人员注册唯一标识符,促进中国和国际范围内的标识符体系融合,加强国内外科学研究交流;(2)在知识库方面,康奈尔大学创建了arXiv’s author ID作为其开放链接系统的功能模块之一,为每个科研人员提供一个HTML网页,网页上罗列着该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编码以及开放链接;(3)在机构库方面,密歇根大学将其机构库Deep Blue与ORCID加以整合,以实现对员工数据的规范管理。同时,密歇根大学还试图将其机构库与其他责任者元数据库互联,责任者元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包括 MCommunity、Michigan Experts以及M-CV,从而实现了其与其他责任者元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目前,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进行机构库、人员库和知识库整合的机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学当中,其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成果自动更新、可视化展示和资源链接。

(1)成果自动更新。除要求项唯一标识符系统获取信息外,机构还会综合利用数据挖掘、人名消歧等技术实现对目标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自动追踪,并将其同步到知识库、机构库和人员库中来,实现对学术成果的自动追踪与更新。

(2)可视化展示。即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学者的研究现状。包括用图表方式展现学者的年发文量、被引次数、主要发文期刊、h指数等;用主题词云的方式展现学者的研究主题、发文年限等;用社会网络分析图谱展示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互引关系等,从而对科研人员的研究背景、脉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展示,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导出和打印数据。

(3)资源链接。即提供学术成果的链接帮助用户定位目标资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非开放链接和开放链接。非开放链接仅帮助用户定位并跳转到目标资源的下载界面,无法支持资源的免费下载。而开放链接则支持对目标资源的免费获取。当前提供开放链接尝试最为成功的为康奈尔大学创建的arXiv’s author ID,支持对数学、计算机科学、非线性科学、定量生物学、定量金融学和统计学6个领域学术成果的开放链接。

4.3 身份认证

唯一标识符能够实现与科研人员的一一映射,是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因而,一些机构试图利用其唯一性对研究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多见于期刊出版商和大学,主要应用于用户登录和同行评议两个方面。

(1)用户登录。出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考量,当前绝大部分机构都会对其系统访问者的权限进行较为严格的把控,要求访问者提供注册信息,甚至对注册信息进行核验。这种方式会造成同一用户在不同系统中重复注册与登录,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不同系统登录信息的混淆,极大影响用户体验。鉴于此,许多机构试图采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实现对系统的登录,使用户跳出重复注册与登录的循环。当前,eLife、波士顿大学等诸多机构系统已经实现了与ORCID的对接,支持用户采用唯一标识符代替账号登录机构系统,通过输入唯一标识符和唯一标识符系统登录账号即可实现对机构网站的登录和相应操作,从而在简化注册环节的同时确保对登录者身份进行有效认证。

(2)同行评议。同行评议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术活动的核心环节,在稿件审核、职称评定、项目验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现有调研显示科研人员仍然对同行评议报以相当的信任,认为其是对学术工作进行评价的最为可靠的方式,近年来仍有一些研究对同行评议环节提出了质疑,认为现有的同行评议流程无法保证同行评议的质量,因而应该对评议专家进行认证。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机构试图通过收集评议专家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实现对其的认证:2015年,Faculty of 1000和CASRAI采用ORCID对评议者身份进行认证,并创建了适用于出版、资助、高校项目管理等各类型学术活动的同行评议数据描述集,框架包含评议者唯一标识符、所属机构名称、机构标识符、完成时间等19种描述项,能够全面的描述同行评议的全部流程,实现对同行评议质量的严格把控。当评议任务完成并通过后,委托单位还可以在获得评议专家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致谢。

4.4 学术评价

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为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这一方面体现在其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检索的效果和效率,而信息检索恰恰是对科研人员进行引文分析或是H指数计算等学术评价活动中最为核心的步骤之一;另一方面,机构直接从标识符系统获取的信息也能够帮助机构更好的掌握目标科研人员的学术动态。因此,许多机构试图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进行学术评价,这些机构主要集中于科研机构、协会基金会以及提供学术评价的信息服务公司。如 APS(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美国物理协会)旗下杂志在接受投稿时,要求作者注册并更新自己的ORCID至其在线履历中,通过对在线履历中ORCID的收集实现对作者学术成果的追踪与评价。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开展项目RVPD(Research Visibility Project Database),明确要求校内科研人员注册ORCID号,然后将其ORCID号反馈给RVP数据库。据统计,最终全校范围内有70%的老师成功注册了ORCID并将其与RVP数据库关联起来。之后,RVP会通过对科研人员的追踪,不断向ORCID系统提供科研人员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实现校方与ORCID系统的双赢。

5 建议

总体而言,当前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在机构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应用机构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应用的模式和提供的服务也正在向着深层化、多样化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要实现从有到优,还需要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继续着力;其次,一系列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建立虽然加快了基础设施的构建,完善了实践经验,但是不同标识符及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将影响机构的使用效率。尽管目前部分标识符系统采取了相互关联的方法实现统一,但仍有部分系统我行我素,为机构使用唯一标识符带来很大影响;最后,当前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正面临着虎头蛇尾的窘境:科研人员和机构乐于注册和使用唯一标识符,但是却疏于对唯一标识符页面的打理,导致科研信息和学术动态的更新不及时,甚至部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出现了大面积“死ID”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解决:

(1)加大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推广力度,提升应用的广度与深度。①在广度方面,可以从改善标识符分配方式和积极寻求与检索系统、期刊以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者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综合采用用户申请、主动分配和邀请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扩充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加强与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科技期刊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更多的机构和科研人员了解、应用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②在深度方面,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潜能,如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除了具有提高检索效率、帮助学术评价等功能之外,在版权保护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当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被人不当使用从而引发版权纠纷时,科研人员即可以凭借唯一标识符证明其版权人身份,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

(2)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综合采用系统互联、标识符转换等多种方式提升互操作性。本文提到,当前解决不同系统互操作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将不同系统进行互联。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直接对不同标识符进行转换。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增加系统编号和虚位字符;②增加网址前缀。增加系统编号和虚位字符适合低位数标识符向高位数标识符的扩展。系统编号即为所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统一赋予的序号。如用编号1代表VIAFID系统,用编号2代表ISNI系统,以此类推。当系统数量超过9个时,应跳过整十的编码,采用加一的编码替代。即以11指代编号为10的系统,以此类推,以避免编号中的0与虚位字符的混淆。虚位字符为系统编号后的,不具有任何含义的单纯性补位字符,通常用“0”代替,其目的为填补低位数标识符与高位数标识符之间的字符差额。如要将“VIAFID:51699962”转化为ISNI。VIAFID的位数为8,ISNI的位数为16,因此二者之间的位数差为8。又因VIAFID的系统编码为1,剩余7个虚位字符需要填补。转化的方法为系统编码+虚位字符。具体到这一案例,转化后的形式为“ISNI:1000 0000 5169 9962”。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字符位数相差较多的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之间的转换,当低位数标识符与高位数标识符的位数相差不多时,容易造成混淆。如要将11位字符的ScopusAuthor ID转化为13位字符的Researcher Name Resolver ID,会出现没有或只有一位虚位字符的现象,导致用户难以对其含义进行分辨和解读。增加网址前缀主要用于将非网址前缀型标识符转化为网址前缀型标识符。如可以将“VIAFID:51699962”转化为ORCID的网址前缀形式,变成:“http://orcid.org/51699962”。但是这种转化不仅要添加网址前缀,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添加网址前缀后URL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以及为科研人员建立相应的个人信息空间。

(3)制定完善的信息更新机制,提升系统应用价值以增加用户粘性。为避免“死ID”的情况出现,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需制定完善的信息更新机制,保障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定时更新。首先,可以定时向科研人员发送邮件加以提醒,敦促科研人员前往系统进行信息更新;其次,可以考虑设定信息根系激励机制,为不同更新频次的用户赋予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用户可以享受到不同等级的增值性服务,如数据获取权限;最后,除被动依靠科研人员更新信息之外,还可以采用数据挖掘、人名消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科研人员成果的追踪与更新。当然,除制定更新机制外,系统更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系统的应用价值,使科研人员切实体会到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好处,从而增加用户粘性,促使科研人员自动自发的对个人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参考文献:

[1]黄国彬,郑琳.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组成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4):25-31.

[2]Xia J.Personal Name Identif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Digital Repositories[J].Program Electron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s,2006,40(3):256-267.

[3]张学梅.科学论文作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研究[J].图书馆界,2014(4):8-10,47.

[4]Fenner M.Author Identifier Overview[EB/OL].[2016-10-15].http://libreas.eu/ausgabe18/texte/03fenner.htm.

[5]OCLC.Integrating Researcher Identifiers into University and Library Systems[EB/OL].[2016-07-15].http://oclc.org/content/dam/research/presentations/smith-yoshimura/altman-smith-y oshimura-researcher-identifiers-cni-2014.pptx.

[6]Aerts R.Digital identifiers work for articles,so why not for authors?[J].Nature,2008,453(7198):979.

[7]Butler D.Scientists:your number is up[J].Nature,2012,485(7400):564.

[8]Anstey A.How can we be certain who authors really are?Why ORCID is important to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J].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4,171(4):679-680.

[9]Adamich T.Linked Data Identifiers:Part 1——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Identifier(ISNI)[J].Technicalities,2014.

[10]Kurakawa K,Takeda H,Takaku M,et al.Researcher Name Resolver:identifi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Japanese research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Libraries,2014,14(1-2):39-58.

[11]Dervos D A,Samaras N,Evangelidis G,et al.The Universal Author Identifier System(UAI_Sys)[EB/OL].[2016-11-10].http://arizona.openrepository.com/arizona/bitstream/10150/105755/1/C-CAP_UAI.pdf.

[12]贤信,曾建勋.科研实体唯一标识系统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13-119.

[13]Goudsmit E.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J].Nature,2015,440(7084):591-592.

[14]陈辰,宋文.责任者唯一标识符构建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3(2):125-129,151.

[15]P Bworks.International Repositories Infrastructure Wiki[EB/OL].[2016-07-27].https://repinf.pbworks.com/Author-identification.

[16]Rosenzweig M.Implementation of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 (ORCID)at a Large Academic Institution[EB/OL].[2016-07-27].https://www.sla.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Open-Researcher.pdf.

[17]黄虓.基于OpenID的数字图书馆身份认证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0):47-49.

[18]钟远薪.OpenID 在高校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0(21):26-29.

[19]ORCID.Integraors[EB/OL].[2016-09-01].https://orcid.org/organizations/integrators/integration-chart.

[20]JISC.Jisc-ARMA ORCID pilot project[EB/OL].[2016-09-01].https://orcidpilot.jiscinvolve.org/wp/.

[21]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ORCID@CMU[EB/OL].[2016-09-01].http://www.library.cmu.edu/datapub/id/orcidinitiative.

[22]Research Support.ORCID and Citation Integration[EB/OL].[ 2016-07-27].https://www.lib.polyu.edu.hk/research-support/tools/orcid/citation-integration.

[23]C Pepper,HK Moberly,G Clement.Growing ORCIDs at Texas A&M University Libraries[EB/OL].[2016-07-27].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4456280_Growing_ORCIDs_at_Texas_AM_University_Libraries.

[24]Josh Brown,Catalina Oyler,Laurel L Haak.ORCID Adoption and Integration program report[EB/OL].[2016-07-27].https://s3-eu-west-1.amazonaws.com/pfigshare-u-files/1867720/ORCIDAIReport_FINAL.pdf.

[25]清华学者.ThuRID(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er ID)服务目标[EB/OL].[2016-07-27].http://rid.lib.tsinghua.edu.cn/thurid/constructionGoals.pdf.

[26]Elsevier.Elsevier Joins ORCID in Announcing Launch of ORCID Registry[EB/OL].[2016-08-09].https://www.elsevier.com/about/press-releases/science-and-technology/elsevier-joins-orcid-in-announcing-launch-of-orcid-registry.

[27]Fenner M.The way ahead for a global initiative for author and organisation identifier system:ORCID[EB/OL].[2016-08-09].http://xueshu.baidu.com/s?wd=The+way+ahead+for+a+global+initiative+for+author+and+organisation+identifier+system%3A+ORCID&rsv_bp=0&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rsv_spt=3&ie=utf-8&f=8&rsv_sug2=1&sc_f_para=sc_tasktype%3D%7BfirstSimpleSearch%7D&rsv_n=2.

[28]CIBER.Trust and Authority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Digital Transition [EB/OL].[2016-07-27].http://ciber-research.eu/download/20140115-Trust_Final_Report.pdf.

[29]W Gratzer.Unreliable research:Trouble at the lab[J].The Economist,2013(10):21-24.

[30]The Scholarly Kitchen.Peer Review—Recognition Wanted![EB/OL].[2016-08-09].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5/01/08/peer-review-recognition-wanted/.

[31]ORCID.ORCID's Early Adopter Peer Review Program-A Progress Report[EB/OL].[2016-07-27].https://orcid.org/blog/2015/07/31/orcids-early-adopter-peer-review-program-progress-report-0.

[32]Casrai.Peer Review Services[EB/OL].[2016-07-27].http://dictionary.casrai.org/Peer_Review_Services.

[33]ORCID.Workflow:Peer Review[EB/OL].[2016-07-27].https://members.orcid.org/api/workflow/peer-review.

[34]Christopher Chan.ORCID@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EB/OL].[2016-07-27].http://www.slideshare.net/ORCIDSlides/orcid-hong-kong-baptist-university-c-chen.

猜你喜欢
评议科研人员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实现三代功能化轮烷树状分子合成
科学数据需共享科研围墙也要拆除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某市委宣传部遴选公务员试题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
宁波:“两官”履职评议“升级”
探索创新 推进“两官”履职评议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