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万梅
摘要:我国古代山水文学与山水画作比较,得出山水文学作品有不同于山水画,其“美”有待探讨。它表现的审美特征:(1)其塑造形象具有間接性,(2)思想表现具有深刻性。进一步论述其语言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1)鲜明的形象性,(2)丰富的情感性,(3)语言精炼性,(4)具有创造性,(5)具有音乐般的美感,其各种特征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山水文学;山水画;审美特征:彼此联系
一、前言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漠浓妆总相宜。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童儒皆知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山水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描写山、水以传情达意为特征。我国古代不仅有山水文学,而且还有山水画,如南宋马远的《踏歌图》(如图1)、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如图2)等。
但绘画难于表现变化中的动态,而文学作品却有此手段,更鲜明的是画笔不能表现声音、气味等感觉,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却能借助语言文字符号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来构筑具体的形象,如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的有无可通过图画的形式,依靠视觉来感知,可“响”字只能采用思维来联想、想象,所以山水文学作品有不同于山水画“美”之所在。
那么,“什么是美?”,列夫·托尔斯泰说,“这一问题却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在每一部新的文学著作中都有一种新的说法……‘美这个词儿的意义在150年间经过成千的学者讨论,竟然仍然是个迷”,我们也不妨加入这讨论的洪流,研究一下“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美之所在。
二、古代山水文学表现的审美特征
山水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以描绘大自然山水的语言为媒介和手段来塑造形象的,高尔基指出:“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由于用文字语言来塑造形象,所以山水文学的表现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塑造形象的间接性
何谓间接性,正如前所说古代书画中的山水形象以笔墨、色彩、线条、形体等通过视觉来间接感觉,古乐以音符、节奏、弦律等通过听觉来直接感知,而山水文学它诉诸读者的思维,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把握的,想象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山水文学形象不像有些艺术形象那样定型化的,它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根据符号的指向,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种事物的形象进行想象、联想才能还原形象,生活阅历的不同,外界形象积累不足,都会影响再造想象准确性,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只可通过语言文字的意义加以联想,在头脑中画出这样的一幅山水画:柳宗元在政治上受迫害,冬日一天,他站在山间的江岸边,遥望天地间一遍白雪,没有半点生气与生息,在万籁俱寂的广大空漠中,只能看见一位孤独的渔翁在寒江垂钓。生在岭南的许多人几乎从未见过冰封的皑皑白雪,他们的想象就会被局限,而只有那体味过坎坷,被白雪洗礼过的人才能深深感慨:鸟无声、人无迹,可谓清绝;渔翁只一人垂钓于茫茫江雪中,可谓寒绝。那垂钓于寒江大雪中的渔翁是位多么孤傲高洁的形象啊!(如图3、4)
(二)表现思想的深刻性
有人言:文人走进青山绿水,赋诗作文大都不过山水游记类的小品微音。实非也,让我们看下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特别是唐宋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其山水文学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有辛弃疾讥讽南宋小朝廷的“剩水残山无态度“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有李白描写祖国壮美山水的“千里江陵一日还”“黄河之水天上来”。若一篇文章只是华丽词藻的堆砌,无思想性,其艺术生命一定是短暂的,只有那来自于生活,对其进行艺术的提炼,充分反映作者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体现作者理想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能名垂后世的古代山水文学,多赋予山水以深刻思想情感,它可以借助语言直接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追踪思想感情的变化,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态,例如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天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言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首七言律诗,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宁静的自然山水美景,抒写到了人间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表现出诗人对人情难圆的感叹和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此文中的“孤月轮”、“流水”、“白云”都被诗人赋予了孤寂、感叹和忧伤,使主题思想更深刻形象,作品中那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景交融的手法,清丽鲜明的色彩,历来深受人们称颂。
再如,苏轼的山水游记《石钟山记》写的是作者在赴考仕途中,送长子去上任,途径湖口拜访石钟山的得名,形象地说明了凡事不应盲从,不可主观臆断,应当实地访查,以“目见耳闻”为准,可见山水游记非简单的“小品微音”,它有助于我们掌握客观规律认识客观世界。
三、古代山水文学语言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
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寻找着合适的交流途径,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途径或手段就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口头和文字语言是我们最常用的两种语言形式,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不同的人会选择适合表达的语言,音乐家用乐曲,画家用色彩,而文学家用优美的文字语言,在此着重对古代山水文学语言艺术形式的特征做一下探讨:
(一)鲜明的形象
黑格尔“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鲜明、可感的形象。艺术美中,绘画、书法等都是直观的,可感受的形象,诗歌、小说、散文等山水文学作品,也是借助语言文字符号来构筑具体的形象,能够把千姿百态的客观对象的具体特征,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没有了形象,文艺本身就不存在”,所以,“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形象愈真实,愈独特,并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作品艺术性就愈高,如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此诗对幽静的夜做了形象的描绘,似一张有声的水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明月、清风,装点了幽静的夜。鸟鹊的惊飞择枝,蝉儿的夜半鸣唱,多少划破了夏夜的宁静。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喧闹,争说丰收在望的年景。这一切,驱散了夜行的寂寞,词人领略着意外俄喜悦,特别是‘七八个”、“两三点”更是形象描绘了星的疏朗、雨的轻微,“忽”字鲜明体现了词人惊喜的面貌。这些生动而夸张的描写想象,构成辛词豪放的风格,现广为人出传,具不朽的艺术价值。
唐张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南宋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为,画家只有“身所盘桓,目所绸缪”,才能“应目心会”、“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做到巧妙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类型特点,绘画形象是如此,文学形象又何尝不是以客观为依据呢?
(二)强烈的情感性
纵观中国的文学史,特别是表现山水的诗、词、歌、赋,无不包涵着情感,唐诗宋词之所以能至今家喻户晓,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首先是由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有着对生活的精微的观察和深切的感受,把自己切身的感受倾注于作品中,《望海潮》(柳永),《念奴嬌》(苏轼),《草》(白居易)等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凝练的结晶,当人读此作品时,很自然地被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激起感情的波澜,托尔斯泰主张:“用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观众或听众”,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在此需注意的是作品中,情感是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同认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文学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文学艺术是说梦,如白居易的“吴山点点愁”、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共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等,这类都是将形象赋予了感情,自我、融合于世界之中,“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总之,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充分做到了“移情入景,缘情写景,因情造景和情景交融的意境。
再者,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不仅带有强烈的情感性而且读者欣赏过程也具有情感性,以本人以往的经验,记忆材料为基础,以现实的情感,心境为契机,以联想、想象、判断为媒介,进行作品的再创造,甚至产生共鸣。
(三)具精炼性
“精炼”就是指作品语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含蓄精炼,能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厚深婉的思想内容,收到以一当十的艺术功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诗以简练的语言具暗示性和象征性,给读者留有延伸、发挥的余地,可平视、侧视、俯视,此种模糊性,可以随人阐释,从不同的方位可以看到山的不同面目,本是寻常生活中的现象,然而诗人却以寥寥几字,得出一条哲理:局外人有时会比当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在用词造句的精炼性方面,有贾岛著名的“推敲”典故,最后采用了“敲”字,因为轻微的敲门声能衬托夜的静谧,虽然一字之差,却大大强化了诗的主题,提升了意境,所以马雅可夫斯基说,要把一个字安排妥帖,就要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去提炼最精致传神的言词。
(四)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是能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文学艺术是富于个性的精神创造,必须以新颖的形象来吸引读者,别林斯基曾说:“在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一切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重复之弊。”英国诗人雪莱在他的一篇长诗的序言中说:“凡是他人独创性的语言风格或诗歌手法,我一概免模仿,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纵使一文不值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齐白石也一生都在创造,他的“衷年变法”就是一次伟大的超越,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反对因袭,提倡真正的创造。(如图5、6)
如谢灵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全力以赴描写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观念的主题对象的开创者,创立了他们田园山水诗的艺术风格,平易自然而韵味隽永,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取景、造句都很质朴,一改前代姘丽的文风,特别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随视线转移取景,绝少夸饰,所用也几近口语,无雕琢痕迹,但浅中寓深,淡中具味,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诗歌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继之有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有广为人们传诵的《春晓》、《渭城曲》等,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开辟了一条清晰溢人的山水天地,使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种风格的独创性成为了人类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
(五)具音乐般的节奏美
“诗是歌的音乐,是自然的产物……”“凡是艺术,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则不能称为艺术”。是的,作家往往运用语言的字音、声调、节奏和韵律,构成动人的声音形象,它能够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产生节奏美,在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中,有乐府诗、五言诗、七言诗、山水游记等,多用押韵、平仄、对偶、排比、反复等描写手法,所以形成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语句流畅、音响动听的音乐性,以加强思想的表达,如曹操建安风格的《观沧海》中: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些,无不是韵律和谐、流畅、动听,能使读者沉浸在高度的音乐美的享受中。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审美特征是形象鲜明,充满情感,且精炼生动,富于创造性,具独特的风格,能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没有典型形象的文学作品,是无病之呻吟,反之无丰富的情感,则产生不出典型的山水田园形象来,没有创造性的作品,则不能给人新鲜感,就达不到美的享受,所以说以上各特征是彼此联系的,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