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贵锋 陈明春 曾 卫 蔡 智 HAN Guifeng, CHEN Mingchun, ZENG Wei, CAI Zhi
随着人类建设活动的不断进行,气候变暖与城市化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全球现象[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自1861年以来,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 ℃左右[2];第五次评估报告预测,至21世纪末,全球温度将上升1.5~2 ℃[3]。随着全球温度不断升高,极端高温屡创新高,高温日数明显增加,城市高温灾害愈加剧烈。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类型,导致地表储存更多的热量,加之人为热排放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增加了城市高温灾害形成的可能性。城市高温灾害是指城市中气温过高,持续时间长,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生物生理机制产生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目前还没有统一而明确的标准[4],多以日最高气温和持续时间来确定。我国的城市高温灾害是指日最高气温超过35 ℃,并持续超过3天的高温天气。
图1 2000—2016年城市高温灾害与城市规划相关文献柱状图Fig.1 researches on urban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s and urban planning from 2000 to 2016
图2 2000—2016年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历年文献变化图Fig.2 literature trends of urban planning respone to urban heat disaster from 2000 to 2016
城市高温灾害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导致中暑、热疾病发病率与超额死亡率增加[6],也影响城市的热环境气候、空气质量以及水文条件等,导致城市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7]。2003年,欧洲及美国城市发生了高温灾害[8],损失几十亿美元,导致2万多人死亡。在高温灾害的席卷下,有着更好的预警及避暑手段的西方国家损失惨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损失无法估量[9]。
进入21世纪,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热岛的双重作用下,城市高温灾害成为一种常态[10]。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主要是减缓性策略和适应性策略,减缓性策略主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主要靠增加城市弹性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部署,具有前瞻性,在城市规划阶段考虑城市热岛问题,在源头预防城市热岛问题,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目前,城市规划在区域资源、绿化植被、下垫面以及城市结构等层面已有研究,然而这些措施对城市高温灾害的改善效果有限[11];而在城市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以及开发强度等层面研究较少[12],迫切需要系统梳理国内外规划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采用Meta-analysis分析方法以及CiteSpace工具,对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响应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尝试梳理21世纪以来城市高温灾害及其城市规划响应的研究脉络,揭示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问题,总结主要响应途径和措施,指出未来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方向。
利用Web of Science和知网(CNKI)分别检索英文和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是2000—2016年。英文检索的关键词是City heat wave and urban planning,City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 and urban planning等城市高温灾害与规划应对的相关词汇;中文文献检索关键词是“城市高温热浪和规划”、“城市高温灾害和规划”等相关关键词;共检索17 966篇文献(图1),进一步从城市研究、环境、气候、地理等学科中筛选出与本文关联性较高的文献359篇。其中,研究气候变化与城市热岛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的文献较多,针对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的研究相对较少。
使用Meta-analysis分析思路,整合与统计文献,对研究数据、模型、方法、内容和结论进行时间上的整合和归纳。首先,将获取的文献按照时间序列归纳整理,梳理21世纪以来城市高温灾害规划应对的变化情况。其次,系统梳理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应对方面的异同。最后,较全面地归纳统计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此外,利用CiteSpace的共现分析功能,将文献中所有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揭示城市高温灾害规划应对的学科领域、研究重点和研究主题的相互关联性及其变化,分析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CiteSpace的共现分析功能分析359篇文献,得到规划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研究历年文献变化图(图2)。规划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相关的论文虽然随年份变化有所波动,但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7—2010年及2013—2016年间文献量两次稳步上升。2007年以前对城市规划与高温灾害的关系缺乏了解,因此研究较少。在2007年后,特别是在2008年,一系列高温灾害席卷全球,全球气温比过去3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0.31 ℃,而且全无缓和迹象[13]。在高温灾害的笼罩下,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研究不断增加。2013年也发生了全球高温灾害,是有现代记录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之一[14]。随着年代的变化,气候日益变暖,城市人居环境受到侵扰,在此背景下,对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研究引起了重视。
经过全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后,城市热岛问题更加凸显,城市高温灾害的研究随之增加。使用Meta-analysis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城市高温灾害研究起源于城市热岛,鼎盛于气候变化,最后才转向对城市高温灾害进行研究(图3)。
1833年,霍华德湖(Lake Howard)首次发现伦敦城市与周边郊区在白天存在1.10 ℃的温度差,而晚上则存在2.10 ℃的温度差[15],这是人类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最初认识。随后城市热岛越来越严重,导致中暑、热相关疾病以及超额死亡率的增加[6],人类开始采取措施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其中城市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水体降温[16]、改变太阳辐射反射降温[17]、增加绿化、构建合理的城市布局、控制城市建筑色彩[18]等规划措施,有效消减了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气候变化越来越显著,各国纷纷采取规划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涉及土地利用规划[19]和空间规划[20]等层面。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气候变化研究内容由宏观政策措施发展到工程技术手段,由节能减排发展到绿色环保,由国际行动发展到国家计划,由国家倡导发展到全民自觉。21世纪初,在城市热岛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居民生产与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城市高温逐渐演变成一种自然灾害,人类开始通过规划途径解决城市高温灾害问题。
2.3.1 涉及学科领域
图3 高温灾害研究时序图Fig.3 timing diagram of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 researches
图4 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辐射范围的大小表示文献的频率:同心圆越大,相应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Fig.4 key words co-occurrence analysis
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主要涉及科学技术、物理科学、生命生物医学、社会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人文6个领域,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和物理科学领域。在六大领域中又包含了环境生物工程、大气气候以及水资源等47个研究方向,在众多研究方向中,环境科学和气象大气科学占据着主导地位。一篇文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主流。
2.3.2 关键词共现分析
使用CiteSpace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图4)发现,“气候变化”、“城市”以及“城市热岛”是高频词,在所有关键词中均有中心性。高频和中心关键词确定了目前关于高温灾害的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气候变化下的城市热环境研究;二、城市热岛的形成、演变机制以及减缓措施;三、以城市规划为中心,包括土地利用、绿化、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减缓措施;四、以高温灾害为中心,围绕成因、特征以及影响方面形成主要研究内容。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措施较少,只能从城市热环境(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策略中提取,以此来分析当下有效的规划应对措施、政策以及技术方法。
使用Meta-analysis对国内外减缓和适应城市热环境(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化以及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对策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规划对策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建筑等五大途径(表1)。
表1 2000-2016年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情况Tab.1 summary of urban planning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
图5 城市高温灾害主要影响因素[39]Fig.5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s
由表1发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交通体系、绿化景观以及建筑是规划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途径,这些途径主要通过改变城市高温灾害的影响因素(图5)来缓解城市高温灾害。
2.4.1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热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作用,自然下垫面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变是产生城市高温灾害的本源[40]。城市化伴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硬质铺装覆盖了自然地表,减少了太阳辐射反射,储存了更多热量,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可能性。同时,城市建设面积增大,不利于城市通风散热,也促进了城市高温灾害的形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高温灾害形成的主要动因之一,也是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主要层面。
具体措施有:一、控制城市规模。城市的无序扩张导致城市通风难,道路交通及其他热源建筑的建设量增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消耗增加,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及热量,影响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热环境[41],促进了城市高温灾害的形成。二、土地混合使用[42]。将工作、居住、购物、休闲、学校合理布局,减少交通出行,不仅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也能激活地块活力。三、合理规划绿地水体。绿化、水体的降温作用显著[43],在城市高温灾害严重的区域更改土地利用类型,强化空间管制,还原自然植被及水体能有效缓解城市高温灾害。四、提倡“节约土地、限制土地封盖”,给未来发展留出余地。五、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提高城市开发强度,减少城市周围的土地变化,保护周边自然土地类型,推行保护周边绿地的中高密度开发模式,限制高温区域的增加。
2.4.2 空间结构
便于通风散热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引入郊区冷空气,降低城市温度,同时能吹散城市中的温室气体,改善城市热环境,降低城市高温灾害形成的可能性[44]。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通风散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的布局方式、尺度、连通度与朝向等影响着城市的热环境[45-46]。
具体措施有:一、严格控制空间结构相关指标。城市规划的指标是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控制条件,是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应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有意识地通过指标控制城市空间结构,形成通风廊道[47]。二、构建气候自然调节的城市空间结构[47]。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严重影响城市热环境,建立一个利于自然通风的空间结构十分必要。三、以“紧凑、高效”的理念发展城市空间(图6)。对现阶段城市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填充,提高新建城区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出行能耗。四、以多中心—组团式的模式规划城市布局[48]。单中心的城市一般规模较大,难以将自然风引入城市,不利于城市通风散热。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能有效减少“微热岛效应”,有助于缓解城市高温。五、规划建设生态通风廊道。充分利用植物及水域的降温效应,保证沿水域两岸有足够空间形成生态通风廊道,严格控制夏季主导风的上风向建筑高度和密度,防止建筑阻挡自然风进入城市[49-50](图6)。
2.4.3 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形态。道路的宽度、朝向以及几何形态对城市通风起着全局性和结构性的作用。城市机动交通排放的热量是城市主要的热量来源,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交通碳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1]。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能有效减少交通热量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城市高温灾害。道路用地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10%~15%,路面材料直接关系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程度及太阳能的储存情况。
具体措施有:一、构建易于通风的城市道路系统。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城市主要道路的朝向应充分考虑夏季主导风向,其他等级道路作相应修整[52](图6)。二、控制合理的街道宽度。城市道路太宽不利于街道峡谷的形成,太窄则不利于城市通风,因此必须控制合理的道路宽度。三、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建设便捷的城市换乘系统,注重公共交通站点与服务设施的衔接,规划建设舒适、人性化的慢行系统,合理规划布局城市静态交通设施,鼓励绿色出行[53]。四、优化道路绿化及材料配置[48]。以道路绿化串联城市绿地,形成完善的绿化系统。路面采用有助于减少道路升温的低热导、低蓄热材料,增加道路的透水性和蒸发率。
2.4.4 绿化景观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光和CO2,同时蒸腾作用能吸收热量,有效降低周围的温度,水体也具有“冷岛效应”[54]。研究表明,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一倍,热相关的死亡率将会降低5%~28%[55]。但是植被的降温效果与其面积大小、覆盖率、种类和长势密切相关。
图6 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示意图Fig.6 urban planning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s
图7 建筑对城市高温灾害作用机理Fig.7 the mechanism of building to reduce urban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s
具体措施有:一、完善城市绿色网络体系。规划建设“斑块—廊道—基质”的绿化系统(图6)。二、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严格控制规划项目中的绿地指标,采取奖励机制,鼓励城市绿地建设,注重城市绿化立体化建设,增加乔木种植率[56]。三、以公平的原则发展城市绿地[48]。规划建设均衡的绿化斑块,协调控制城市周边绿地,构建城乡绿地系统。四、建设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道连接城市开敞空间,形成网络,使其起到游憩、传播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57]。
2.4.5 建筑
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它决定了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对城市热环境影响较大。建筑在建设及运营中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CO2,在建筑的生命周期里,碳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86%[58]。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加速城市通风,缓解城市高温灾害[59],建筑布局、密度、间距、朝向、形体、体量、绿化以及高度等都会对城市高温产生影响(图7)。
具体措施有:一、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标准[60]。制定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规划审批中强制要求建筑低能耗。二、严格控制建筑形体、高度、朝向等[60]。通常情况下,建筑体量越小越有利于减少太阳辐射量和热量储蓄。高层建筑有利于自然通风,同时,采用合理组合方式时,能促进低层建筑的通风[61](图8)。三、规划屋顶绿化[62]。屋顶绿化能起到隔热作用,也能吸收温室气体,降低高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图8 合理的建筑形式及组合示意图Fig.8 resonable building forms and combinations
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实践分析发现(表1),目前,仅有少数针对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策略,仅在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中涉及减缓和适应策略、措施及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国家行动计划和政策,以及实施性强的生态城、环保社区和工业园区等措施,中观层面的专项规划及法定规划尚十分欠缺。
从城市来看,以美国和欧洲城市的实践最多,主要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城市高温灾害。美国在国家层面上没有采取行动计划,但是地方政府却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来应对城市高温灾害。欧洲国家的行动计划、应对政策以及发展战略较多。国内对城市高温灾害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兴起,主要集中在低碳城市的打造以及国家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方面,中观层面的规划应对措施较少,有少量专项规划应对[63],仅在其他规划中略有涉及,但未法定化,得不到有效保障。微观层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是对绿化景观、公共交通、节能建筑、合理的空间结构以及绿色交通等规划措施的研究。
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实践有着许多共同点。一、整体规划,宏观保障。以国家行动计划提出目标方向,进行统筹安排。二、交通减排,绿色出行。重视节能汽车研发,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三、建筑减排,节能入手。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四、绿地景观,形成体系。对城市进行绿色装点,增加绿化覆盖,形成绿地系统。
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3.1.1 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不足
一方面,当前对城市高温灾害的研究偏向于宏观、微观层面,中观层面缺乏有效衔接。在宏观层面,各国提出行动计划、减排政策,指出国家应对高温灾害的方向。在微观层面,采取水体降温、通风散热等具体实施策略,方法体系成熟。尽管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专项规划已有武汉、香港规划[64],但此类专项规划屈指可数,重庆等高温灾害极其严重的城市尚缺乏规划应对。另一方面,尽管城市规划中考虑了高温灾害,但是缺乏和法定规划的有效衔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开展了气候适应性评估,但并未法定化,也未提出应对之策。
3.1.2 应对规划少且不全面
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气候变化阶段,只是把城市高温灾害作为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没有将应对高温灾害作为规划编制的目的。尽管目前德国斯图加特、中国香港、日本东京等开展了城市通风廊道规划[64],但规划体系 不成熟,在国内,专项规划则几乎没有。
3.1.3 缺乏热环境评估体系
目前无法评估规划减缓高温灾害的具体效果,大多应对途径停留在定性分析上,无法科学地给出定量的减缓效益。尽管在斯图加特、香港、武汉、北京等城市规划中进行了城市风环境评估,将减缓城市作为规划的依据,但在规划编制中缺乏对方案热环境的模拟优化过程,在规划实施后更加缺少热环境评估。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高温灾害越发严重。针对目前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不足,建议未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3.2.1 完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规划应对体系
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上分别提出应对之法,构建系统的规划应对体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科学的总体目标,制定减缓策略;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合理的指标体系;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模拟优化方案,确保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3.2.2 建立完整的规划应对高温灾害评估体系
在复杂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减缓高温灾害的效益无法得到准确评估,无法确定城市规划策略减缓高温灾害的程度以及有效范围,不便作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应在城市规划前期进行高温灾害评估,在规划方案中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并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在规划实施后对城市高温灾害的减缓效益进行评估,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3.2.3 制定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规划涵盖的内容丰富庞杂,应对高温灾害的途径多种多样。目前仅提出了单层面的规划策略,组合后的规划策略效果难以保证。应制定应对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编制标准,指导规划编制,将各个层面的规划策略融入城市规划体系。
3.2.4 探索气候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与手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失调的困境,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法,解决城市气候问题,建设气候友好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SETO K C, SHEPHERD J M. Global urban land-use trends and climate impacts[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09,1(01): 89-95.
[2] 赵宗慈, 王绍武, 罗勇. IPCC成立以来对温度升高的评估与预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03): 183-184.
[3]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 Cambridge,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4] ROBINSON P J. On the definition of a heat wave[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2001, 40(04): 762-775.
[5] 曾卫, 陈肖月. 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 30(01): 92-99.
[6] LUBER G, MC GEEHIN M.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heat ev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8, 35(05): 429-435.
[7] 肖荣波, 欧阳志云. 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J]. 生态学报, 2005, 25(08): 2055-2060.
[8] Poumadère M, MAYS C, MER S L,et al.The 2003 heat wave in France: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here and now[J]. Risk Analysis, 2005, 25(06): 1483-1494.
[9] HAINES A, KOVATS R S, CAMPBELLLENDRUM D.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impacts, vulnerability,and mitigation[J]. The Lancet, 2006,367(9528): 2101-2109.
[10] BENISTON M, DIAZ H F. The 2003 heat wave as an example of summers in a greenhouse climate? Observations and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for Basel,Switzerland[J].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4, 44(1/4): 73-81.
[11] PAAVOLA J, ADGER W N. Fai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6(04):594-609.
[12] BERNARD S M, MC GEEHIN M A.Municipal heat wave response plan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4, 94(09): 1520-1522.
[13] 陈洪滨, 范学花. 2008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03): 329-340.
[14] 郝静. WMO称2013年为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第六最暖[EB/OL]. http://www.gov.cn/gzdt/2014-02/10/content_2582800.htm, 2014-02-10.
[15] HOWARD L. Climate of London deduced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M]. London: Harvey and Darton, 1833.
[16] SODHA M S, Govind, BANSAL P K,et al. Reduction of heat ux by a owing water insulated roof[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980, 15(02): 133-140.
[17] TAKEBAYASHI H, MORIYAMA M. Surface heat budget on green roof and high reflection roof for mitig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J].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2007, 42(08): 2971-2979.
[18] 刘宏成, 肖敏, 刘玥.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J]. 中外建筑, 2007(05): 54-56.
[19]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 Planning and Climate Change-Supplement to 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 I. UK, 2007.[20]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Policy Guide on Planning&Climate Change.US, 2008.
[21] 杨巍, 高续续. 三大世界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与启示[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6-50.
[22] FCCC/AWGLCA/2009/INF.1[R/OL].UNFCCC Secretariat. 2009.
[23] 林文玲, 王灿.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 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 2010,20(04): 17-22.
[24] 米格尔·鲁亚诺. 生态城市üü60个优秀案例研究[M]. 吕晓惠, 译.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5] BAUMUELLER J, HOFFMANN U,REUTER U. Climate blooklet for urban developmentüreferences for urban planning[EB/OL]. Stuttgart: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Baden-Wurttemberg,2012-12-01.
[26] 石忆邵, 黄银池. 纽约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10, 19(01): 20-27.
[27]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Policy Guide On Planning & Climate Change[R]. 2011.
[28] MCGRATH MS, LYONS-EUBANKS K. Fostering climate justice at the local level: Auditing the Multnomah County/City of Portland (Ore.) Climate Action Plan[J]. Apha Meeting & Exposition,2011.
[29] 刘超, 周玉斌. 美国城市气候行动规划研究[J].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4.
[30] 李彤玥, 牛品一, 顾朝林. 弹性城市研究框架综述[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23-32.
[31] 李潇, 黄翊. 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三十六):结构和功能与自然紧密和谐的生态城市地区üü芬兰维累斯[J]. 城市规划通讯, 2014(16): 17.
[32] 李清源. 国内外绿色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启示[J]. 青海环境, 2011, 21(04): 178-181.
[33] 程婧. 韩国江陵市低碳绿色发展模式[J].中国名城, 2014(07): 65-68, 72.
[34] LENNON M.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J]. Geography, 2012, 98(17):1332-1347.
[35] Eco-Towns in Japan[M]. Global Environment Centre Foundation. 2006.
[36] 香港中文大学. 都市气候图及风环境评估标准üü可行性研究(最终报告)[R].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 2013.
[37] 何梅, 汪云. 特大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与管控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8] 张浪, 陈敏. 打造 绿色世博、生态世博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剖析[J]. 中国园林, 2010,26(05): 1-5.
[39] 段宠. 深圳虚拟大学园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40] 王翠云. 基于遥感和CFD技术的城市热环境分析与模拟üü以兰州市为例[D].兰州: 兰州大学, 2008.
[41] 张蔚文, 何良将.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üü前沿及对中国的启示[J]. 城市规划, 2009, 33(09): 38-43.
[42] 刘志林, 秦波. 城市形态与低碳城市:研究进展与规划策略[J]. 国际城市规划,28(02): 4-11.
[43] 李国梁. 基于平台的城市尺度下城市热岛缓减关键技术与系统[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44] KANTZIOURA A, KOSMOPOULOS P, ZORAS S. Urba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microclimate measurements in Thessalioniki[J]. Energy and Buildings,2012, 44(01): 63-72.
[45] ALI-TOUDERT, MAYER H.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spect ratio and orientation of an urban street canyon on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in hot and dry climate[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6, 41(02): 94-108.
[46] SHASHUA BAR L, HOFFINAN M E.Geometry and orientation aspects in passivecoolong of canyon streets with tree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3,35(01): 61-68.
[47] 龚兆先, 吴薇. 改善城市热气候的规划与设计措施[J]. 规划师, 2005, 21(08): 74-77.
[48] 薛瑾. 城市热岛产生的空间机理与规划缓减对策[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8.
[49] 李鹍, 余庄. 基于气候调节的城市通风道探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11): 24-27;31.
[50] 周雪帆, 陈宏, 管毓刚. 城市通风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üü以贵阳市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6): 13-18.
[51] 颜文涛, 萧敬豪, 胡海, 等. 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05): 50-59.
[52] SHASHUA-BAR L, HOFFMAN M.E. Geometry and Orientation Aspects in Passive Cooling of Canyon Streets with Trees[J]. Energy and Buildings,2003(01): 61.
[53] 迈克·詹克斯, 伊丽莎白·伯顿. 紧缩城市üü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4] 李国梁. 基于平台的城市尺度下城市热岛缓减关键技术与系统[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55] CHEN D, WANG X, THATCHER M,et al. Urban vegetation for reducing heat related mortality[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4(192): 275-284.
[56] GOMEZ F, GIL L, JABALOYES J.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Comfort inthe City: Relationship with the Green Areas,Interaction with the Urban Microclimate[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4 (09): 1077.
[57] TEMMERMAN S, MEIRE P, BOUMA T J, et al. Ecosystem-based coastal defence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J].Nature, 2013(504): 79-83.
[58] 刘念雄, 汪静, 李嵘. 中国城市住区CO2排放量计算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1433-1436.
[59] YUANGAO W, ZHIWEI L. Influence of air conditioners utilization o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9, 29(04):670-675.
[60] 冷红, 郭恩章, 袁青. 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 城市规划, 2003, 27(09): 49-54.
[61] GOLANY G S. Urban Design Morphology and Thermal Performance[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6(03):455.
[62] 骆高远. 城市 屋顶花园 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 10(04): 373-379.
[63] 刘姝宇. 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2.
[64] 任超, 袁超, 何正军, 等.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J]. 城市规划学刊,2014 (03): 52-60.
图表来源:
图1-4:作者绘制
图5:段宠. 深圳虚拟大学园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图6:http://www.ms2010.com/proinfo/05121L1H017.html
图7:薛瑾. 城市热岛产生的空间机理与规划缓减对策[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8.
图8:冷红, 郭恩章, 袁青. 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 城市规划, 2003, 27(09): 52.
表1:作者整理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