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旅游研究综述

2018-05-03 08:21隋新玉刘兴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综述

隋新玉 刘兴双

[提要] 近年来,文学旅游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从基本理论研究、宏观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对文学旅游资源进行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研究涉及其相关理论的概念,宏观研究主要包括文学旅游现状、特征、类型、构成。最后,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对研究的内容做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中国文学;文学旅游;文学旅游资源;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2月8日

一、引言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绵延千年的中国文学,为中华儿女构建了强大的民族精神,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着良好的基础。在当今这样一个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的时代下,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的培养和教育,告别了传统阅读书本来拓宽知识领域的方式,更多的人选择边阅读边感受的方式,强调“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的全新学习模式。于是,在旅行中关联阅读便作为一种旅游的主题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来。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文学旅游地的发展以及旅游者的文学旅游行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层出不穷。随着旅游的文化属性被广泛认同,一些与较高文学声誉相关的文学旅游地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产品推广出来,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形式,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本文以“文学旅游”为主题,对CNKI(2004-2017)进行检索,收录的关于文学旅游的论文达283篇。

二、文学旅游资源研究动态

(一)基础理论研究

1、文学的界定。文学旅游涉及到“文学”的概念,陶少华(2006)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具有丰富文采的语言区表情达意的艺术式样。吴戈(2015)认为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笔者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达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2、旅游文学。在文学的研究领域中,那些以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的包括游记、传说故事、对联、碑文等各方面的文学作品中,他们与自然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有而丰富的文学旅游资源。文为景用,借文生景,文学对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他们可以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为旅游者充当导游作用,感化并促进旅游主体的游兴。卢云亭先生在《现代旅游地理学》中即给出这样的定义: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对象,以书写、讲述、议论等多种形式反映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绪的文学。因此,旅游文学便可以界定为那些旅游者或旅游工作者(旅行社、导游等)在旅游过程中将其感受付诸文字后,所形成的文学作品。

3、文学旅游。陶少华(2006)认为文学旅游的发展是以“文学”的概念为基础,常常与作家和他们所著的较有声望的文学作品相关。那些与文学作品直接联系的地方促使旅游者产生的旅游行为即是文学旅游。

关于文学旅游概念,本文认为可以借鉴旅游的定义,文学旅游即指人们基于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前往与作品相关的(包括与作者相关)目的地而度过一种短暂的综合经历,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跟文学作品有密切关系的文化旅游活动。

4、文学旅游资源。有关文学旅游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大都将其置于遗产旅游的范畴内讨论,采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学旅游者、文学旅游真实性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也都是从遗产旅游的角度出发,没有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模式。如余靖华(2009)通过界定文学旅游附加值将文学旅游资源定义为有文学作品、文学作者或文学范式与旅游资源产生的某种联系,使得该旅游资源拥有文学旅游附加值的资源即为文学旅游资源。

根据旅游学中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本文试着将文学旅游资源定义为: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并依附于物质而存在的,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人文旅游资源。它既包括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旅游景观。

(二)文学旅游资源的宏观性研究。文学旅游的宏观研究,即战略性研究,旨在探讨文学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着力点,在宏观上把握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1、国内文学旅游资源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文学旅游。我国的文学旅游更多注重的是有关基础理论以及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研究的话题主要涉及文学旅游的概念、文学旅游的意义和价值、旅游文学与乡村经济、文学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营销、文学旅游地游客感知与真实性、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构建等。而以游客角度研究文学旅游的文献却很少,缺乏研究文学旅游者的需求导向问题。

2、文学旅游资源类型

(1)物质文学旅游资源。①以实景存在的文学旅游资源。以实景存在的文学旅游资源具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与作家本身有关的旅游资源,如故居宗祠等;二是与作家作品有关的旅游资源,如故事发生地等。②以虚景存在的文学旅游资源。以虚景存在的文学旅游资源实际上是指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具体可以分为:与旅游客体结合的文学旅游资源、与旅游主题结合的文学旅游资源、与旅游的媒体结合的文学旅游资源。

(2)非物质文学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学旅游资源是指包括有关文学作者相关传说在内的,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无形的文学旅游资源。

3、文学旅游资源的特点。(1)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真实性。真实的旅游文学有别于一般文学的真实性,它既包括纪实性又包括文学性。纪实性要求旅游文学记录的事情必须是真实发生的,即旅游确有其人、旅游确有其事、旅游确有其景;(2)文学旅游资源具有年代跨度大且形象性。优秀的文学作家创作的文学旅游资源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广布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虚实相生,以景生情,以情见景,情景并茂;(3)文学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文学文本吸引着旅游者前来观光,在旅游地领略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感受其他地区迥然不同的地域特征。我国文学旅游资源分布性较广;(4)文学旅游资源具有先导性,能够传达一种有关文学主题的思想意识,带领游客产生某种共鸣,帮助大家接受美,也是审美消费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三、结语

我国是文学大国,但是文学旅游的发展与我国文学大国的地位是不匹配的,目前我国有关文学旅游的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际上关于亚洲文学旅游的案例较少。文学的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需要开拓思路,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的完结远远不是一个文学作品的结束,它将会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国,具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古典名著不计其数,如果我们真正的能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基于游客的情感体验,明确文学旅游者的市场需求,展开无限的理解和想象,打造出能够展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文学旅游产品,那么我国优秀的文化将会可持续的被传承下去。

旅游者作为文化的消费者,在文学旅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明确了文学旅游者在进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的旅游情绪、旅游动机,才能够有效满足文学旅游市场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打造出更具特色的优秀文学旅游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维亚.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7.22.3.

[2]余靖华,李江风.刍议文学旅游附加值的资源载入及开发模式[J].理论与实践,2009.1.

[3]朱坤.论旅游文学的基本特征[J].池州师专学报,2004.4.

[4]兆康,刘德艳.论文学旅游[J].旅游学刊,1993.22.3.

[5]肖洪根.再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华侨大学学报,1998.3.

[6]杨秀玲,王军华.试论我国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5.2.

[7]姜辽,徐红罡.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以水泊梁山为例[J].旅游学刊,2017.32.5.

[8]王军华,王磊.试论我国文学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J].鄂州大学学报,2005.3.12.

[9]陶少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17.

[10]刘晨,朱竤,安宁.文学旅游地的社會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7.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研究综述
浅析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