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归纳为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课标组专家认为,其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本篇拟以《阅微草堂笔记》的导引阅读为范本,就新课标“语文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借助奇事异闻、神鬼狐魅故事,揭示社会的种种矛盾,显现不同阶级人物的善恶行迹。鲁迅评价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这是中肯的不易之论。
《阅微》故事由来多元,奇事异闻丶神鬼狐魅,精粗杂陈,教者要指导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理性思考,作出批判性判断。
按新课标课题组组长巢宗祺先生的话说:“当学术标准和审美标准不一致的时候,我首先取审美标准,因为学术标准中可能会有我们尚未弄清的问题使我们解释不清,审美标准凭的是一种科学审美的直觉。我们必须考虑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看来,在现代科学尚未能作出验证的情况下,我们要解决如此灵异的鬼怪问题,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运用批判性思维来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明白纪昀笔下的微草堂就像个反光镜,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借助洞察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鬼神引发道理:鬼和狐不是用来吓人的工具,鬼有鬼德,狐有狐道,鬼和人虽处在异次元空间,但一切均顺从阴与阳的规矩。鬼狐也会替天行道惩罚恶人,狐妖也是有行规的。有时候,人反而是被教育的,人比鬼还恶毒比狐还无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批判新思维理解作品所宣扬的劝善惩恶的宗旨,才是我们学习《阅微草堂笔记》的真正目的。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资。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一日,其子雷震死。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或谓其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夫罪不至极,刑不及孥。恶不至极,殃不及世。殛其子,所以明祸延后嗣也。”
这篇说南皮疡医某勒索重资,其子被雷震死,明祸延后嗣的故事,言及因果报应。
“滦阳消夏录”(五)载,褚寺一农家,婆媳同睡一室。某夜,大雨倾盆,墙壁行将坍塌,墙上泥土開始簌簌抖落。这时,儿媳闻声而起,以背负墙,同时大声呼喊让婆母醒来。婆母摔倒炕下,儿媳赶紧以自身覆在婆母身上,结果被塌墙压死。传说妇死之后,婆母痛哭不止。媳代婆死感天地的故事,同样言及因果报应。
另有“槐西杂志”(一)载,先太夫人说:"沧州有个人逼迫寡居的弟媳改嫁,并把两个侄女卖给妓院,乡里人都对此事愤愤不平。某日,他乘大船去天津贩卖绿豆。傍晚,船泊岸边,他坐在船舷上洗脚。这时河西岸有一艘盐船的缆绳断了,盐船突然横扫过来,两舷相切,把那人膝盖以下的骨肉撞得粉碎,他痛苦呼号了几天才死去。先外祖父听后,不紧不慢地说:“我看这事也不怪,如果他不落得这个下场,那才是怪事呢。”此事发生在雍正二三年间。"
阅读《阅微》,面对如此之多变幻诡奇的故事,学生一定会产生是否真有因果报应的诸多疑惑。我们的理解是,所谓因果报应其实是体现为一种“道”,体现为一种信念、一种善念。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高山流水,也在屎尿。”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另外,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这些因果报应的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纪昀说他作此书:“儒者著书,当存风化,虽齐谐志怪,亦不当收悖理之言”。“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可见《阅微》的核心思想乃是“醇正”,是“使人知所劝惩”。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明晓藉神道设教,不过是想藉此宣扬因果轮回、维系世道人心、劝善惩恶,要人心归于醇正的道理,用批判性思维去芜取精,摒弃那些宣扬鬼神和因果轮回的封建糟粕,有扬弃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奉行众善、善良处世,如此,《阅微》的课外阅读才会真正对我们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