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5-02 07:49郑斌董华泽朱金苗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郑斌 董华泽 朱金苗

摘要:制药产业的迅猛崛起急需应用型的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制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实践了一些方案,以期通过这些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TQ4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275-02

实验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除了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还有药物相关的专业实验,课程的安排和要求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因此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的构建及改革探索对于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就目前而言,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无主动性。实验教学内容固定化,很多实验项目并未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教师对于课改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过程和分析等模式化,抄袭较严重,对于实验本身缺乏实验设计和探索。

2.课程设置时间过于延迟,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无概念。目前,每门实验课均在理论课后一个学期进行,导致实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内容无法进行实践性应用[2],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过于片段化,无法深入理解,因此无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3.专业核心课程间实验无交叠,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相比其他化学类专业较多,专业课程实验也较多,由于课程间实验均分开进行,一些具有交叉的知识点及实验技能得不到综合运用和锻炼。

针对以上问题,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我们积极进行调研及改革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保留经典实验基础上进行新科研进展实验的开发。参照其他大学的授课内容及本校现有条件,对于一些药学类基本实验,如药物的抗炎镇痛作用、药物半衰期的测定、片剂的制备及溶出度、释放率测定、阿司匹林的合成、槐花米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提取分离等进行保留,但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院发展和横向纵向项目的推进,对于这些经典实验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进或者更改。如依托学院的中草药炮制品标准制订项目,我们开展对于杜仲炭等32种中草药炮制品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对其炮制品的品质进行测定和确定,另一方面选取刚学过药学相关基础实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炮制品的药理学研究和不同剂型产品的开发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可以进行先简单替换实验再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改进和思考再改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加深更能促进其进行体系转换研究进一步达到自己设计和创新研究的目的。以这种教学方式,目前带领学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3],并以毕业设计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学生将所学槐花米中芦丁和槲皮素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实验应用到纳米金粒子的形成,利用芦丁中槲皮素的还原性对传统柠檬酸盐或硼氢化钠等还原剂进行替代,以期对纳米金的绿色合成的尝试。从简单的替换到方法的尝试,实现对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及创新实验的设计能力。

2.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对于专业基础课实验采取将实验课和理论课放在同一学期,延迟四周到八周的时间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达到将所学实验课内容可以在理论课之后开展,另一方面避免由于时间过长产生的理论知识的遗忘。通过延迟四到八周开展,可以使学生在理论课学习后先对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再通过实验实践的方式进行巩固加深。

3.采用一体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由于制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较多,包含药物合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程等,各个学科间内容有交叉,可以对一些药物进行合成、制备、剂型设计、表征和性能测定及药理学、生理学研究一体化进行。通过这种理念,参考其他学校的开展经验,我们进行了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及鉴定实验,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不同的提取方法,结合仪器分析实验采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包括比色法、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色谱鉴定方法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在药物合成实验中,我们通过合成方法进行了阿司匹林和苯妥英鈉药物的合成,从起始原料出发,先对学生的合成过程和能力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提纯分析鉴定的过程操作。之后在药剂学实验中对所合成的药物进行剂型设计,比如制成片剂或胶囊剂,通过配方设计得到具有不同释放比和溶出度的药物剂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摸索,进行制药工艺过程设计实验。

4.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和设计大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学校政策为依托,利用国家省级校级各类竞赛进行学生预筛选和组队,通过实验方案查找、设计、流程图绘制和工艺设计等过程,使学生以赛促学、学用并进,通过竞赛组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性和对产业的认知应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平台和机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和在校教师进修,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能够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课程改革进行推进,同时给予条件促进其进行科研和产学研,在完成科研和产学研项目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

实验实践能力是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点,因此我们要通过课程、考核、教师、学生促进等方面多抓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初步提供了一些思路,期望可以为应用型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容峰,彭代银,储小琴,等.对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培养其创新精神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7):9-10.

[2]毛淑芳,杨艾玲,杜松云,等.独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联网教学模式的实践[J].广东化工,2014,6(41):206-208.

[3]郑斌,杨瑞,解燕.杜仲炭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6):126-127.

[4]常宏宏,李兴,张蓉,等.一体化实验教学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实施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8):124-125.

猜你喜欢
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