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菊 王华 何木芬 马传国
摘要:学术素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取得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未来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学术素养的培育成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简析了研究生学术素养现状,剖析了学术素养的培育内容,探究了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育途径。
关键词:学术素养;研究生;培育;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22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步入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阶段,对研究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学术素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研究生能否取得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术素养是学术研究人员在学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个人经过长期学习实践与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素质和行为修养[1]。但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与国际高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学术素养等方面的欠缺,相当部分的研究生置身于国际高水平学术环境时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甚至难以进行顺畅的国际学术交流[2]。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探索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的内容及途径,这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都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的课题。本文尝试从研究生学术素养现状、培育内容及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探析。
一、目前研究生学术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术意识淡泊,质疑精神缺乏。学术意识即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不盲从权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3]。只有有了这种意识,研究者才会有强烈的科研冲动和欲望;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能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大胆创新。然而,研究生由于刚刚踏入学术研究殿堂,还抱着学习的心态,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从不质疑,更不要说挑战权威了。更主要的是,在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科学研究没有强烈的愿望,而且研究的课题往往是导师给定的研究课题,研究生被动做科研,能自己提出课题的非常少,因而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训练非常有限[4]。
学术知识不够扎实丰富,结构不太合理。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有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学术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研究生的学术知识结构应包括通用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方法论知识等多个层面[5]。通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部分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专业知识方面,多数研究生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不肯在查阅外文文献上下功夫,对专业前沿动态及知识了解较少。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往往严重缺失。
学术能力不足,学术质量不高。有的研究生不善于思考,缺乏批判性思维,习惯于接受固有知识而不质疑,不善于从新视角研究和探讨问题,提不出新观点、新见解,学术创新乏力,导致选题不够新颖、学术成果原创性不够;有的研究生学术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不能够合理高效利用各种工具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同时,对学术信息的价值缺乏有效的判断与评价,从而影响了学术信息的有效处理与利用[6];有的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与表达能力不强。如论文撰写不规范、层次不够分明、条理不够清晰,论证不严密、论据不充分、引用不规范等[7];又如学术海报信息不全、重点不够突出、格式和布局混乱等;再比如学术报告表达不清、创新性成果或观点阐述不充分、结论不够简洁明了、缺乏双向交流等。
学术道德规范不够严格,学术研究环境有待改善。学术道德规范是指研究人员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共同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学术规范,是每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包括研究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8]。一方面,虽然从国家相关部委到学校甚至二级学院各层面都制定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但各学校或学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尽相同,执行的标准也有高有低,客观上使学术道德规范不够统一严格。另一方面,广泛存在的功利性学术评价体系和名利导向,使有的研究生未按要求引用及标注文献,严重者抄袭剽窃;有的研究生科研只是为文凭而敷衍应付,玩学术欺骗;有的为获得个人荣誉或利益而数据造假。凡此种种,时有发生。
二、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的主要内容
1.学术意识、质疑精神的培育。学术意识是学术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它包括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性、敢于质疑的勇敢精神。研究生只有保持强烈的学术意识,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才能在学术研究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新的学术突破。
2.学术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学术知识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基础。研究生掌握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融会贯通,使各知识之间产生新的联系,开阔思维,形成新的思想与思路。通用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专业知识,厚实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游刃有余,必要的方法论知识可以显著影响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采取合理的方法、途径、工具、手段和程序,使学术研究更有成效。
3.学术能力的提高。学术能力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主要组成元素,显著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质量。其中学术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善于从新视角研究和探讨问题,善于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产生新成果;学术信息获取能力能够使研究生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工具获取学术信息资源,能够对文献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处理,能够判断学术信息的时效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学术研究进展,掌握先进研究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学术成果交流与表达能力对于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至關重要,能力较强的研究生能够较好地将学术研究中产生的新认识、新思想、新方法高效、快速地传播出去,更好地发挥学术研究成果的作用。
4.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与教育。学术道德规范规定了学术活动中的“可为与不可为”行为,是学术活动有序、规范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术界共同遵守的科学道德规范。研究生应全面学习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内容,学会用学术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学术研究行为,坚持学术的纯洁性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三、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在相关课程中补充学术意识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加强通用科学知识中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写作与交流能力的训练,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包括聘请外籍专家开设学科前沿学术讲座课程等。
2.加强制度建设,净化学术环境。制定全面严格、操作性强的学术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明确各种违规行为的强制性惩罚措施与方式,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废除功利性学术评价体系,杜绝名利导向,保证研究生在没有功利和名利驱使的学术环境下开展学术活动。
3.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学术意识。开展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包括更多地邀请国内外学科专家作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鼓励并资助研究生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举办校内研究生学术沙龙,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数量,提高学术交流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不但有助于优化学术环境,而且还能够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学术意识。
4.加强学术技能训练,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通过邀请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学科专家、外文教师、期刊编辑等举办专题训练讲座,如数据库及其利用讲座、学术论文写作讲座、英文表达讲座、图表制作讲座、投稿知识与技巧讲座等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信息获取能力、学术论文写作与表达能力和投稿的针对性;通过组织一些如英文演讲比赛、学术海报制作与展示比赛、学术报告比赛等学术交流与展示技能比赛,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开展经常性的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课题组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组织开放的研究生开题报告会、阶段性科研成果报告会、论文或专利等成果报告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研究生直接得到不断的学术交流训练,还可以使研究生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背景课题中学习和汲取不同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设计与创新能力。
5.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全面培育研究生学术素养。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在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培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首先,作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指引者,导师对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养成起着导向性、示范性的作用。导师的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会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学术道德产生深远影响,导师良好的学术示范有助于研究生养成积极进取、不折不挠的学术精神,勇于挑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术意识,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其次,导师要有意识地培育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经常研讨问题,引导、启发和调动思考。同时,导师要鼓励和倡导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养成做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第三,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监管。其一,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实验、研究过程进行监管。其二,导师要对研究生学术论文进行监管,无论是论文选题、写作,还是论文的分析及结论、文献的引用等,导师都要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把关。
总之,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完善制度保障、营造学术氛围、强化技能训练、发挥导师作用等多种途径与手段,有助于培育研究生自由、创新、执着、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造就和培养具有思想开阔、知识面宽广、创新意识强、学术水平高、道德规范良好的新一代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安静,王琳博.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要素及培养[J].重庆高教研,2013,1(1):68-71.
[2]杨倩,吴勇军,翁文剑,王东,李翔,刘永锋,陈立新,陈洁.国际化教学和互动交流:提升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实践和探索[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34(4):685-688.
[3]徐国立,熊申英.导师对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36(5):54-56.
[4]张德峰,付玉荣,伊正君.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575-577.
[5]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2012,(5):50-52.
[6]刘彩娥.论研究生学术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大學图书情报学刊,2014,32(5):102-105.
[7]张京梅.浅谈研究生学术素养——从研究生投稿存在的问题说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8-130.
[8]王鲁杨.籍课程教学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素养[J].高教学刊,2015,(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