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本科学员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18-05-02 07:49李思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军校

李思

摘要:未来我军亟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校必须高度重视本科学员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构建紧贴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五个方面,以打基础、重实践、强创新为核心,构建了军校本科学员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方法。

关键词:军校;人才培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200-04

一、引言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未来我军亟须大批通用专业人才、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其综合素质要求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标准,如何培养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军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人才培养是军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具有长期性、动态性、规律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取得理想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质量评估。评估的核心是构建指标体系。目前全军院校尚无统一的、通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已开展的研究和实行的评估行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指标实际意义不强、模糊笼统内容居多、设立依据不够权威等问题,导致评估准确性不高、有效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制约着军校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发掘人才、评估人才。

二、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评估目标来设计,由代表评估对象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评估对象的真实情况。

二是科学性原则。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确立严谨的基本概念和合理的逻辑结构,准确抓住评估对象的实质,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无论采用何种定性、定量方法,还是建立何种评估模型,评估指标都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体现和反映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内容。

三是系统性原则。要用评估指标衡量评估对象,必然会有评估指标产生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需要将整个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有的指标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的指标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但同层指标之间要体现较强的系统性,尽可能地加以区分,避免产生过多的内在联系。

四是实用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估指标体系不宜设计得过于复杂和烦琐,应尽量简化,减少或去掉部分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获取,易于采集,信息来源渠道应当准确可靠;各项评估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计算方法、数据都要标准化、规范化,便于进行统一的评估和质量控制。

五是可比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通用可比性,各项指标、参数及描述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保持一致,相关计算参照值保持不变,既能进行纵向比较(即同一评估对象这个时期与另外一个时期作比),又能进行横向比较(即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三、评估指标的设计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以某科技大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类本科学员为例,目前正在实施的《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以下简称“2012方案”)中,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良好的军事基础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熟练掌握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能够胜任相关学科领域技术研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2012方案以此为基础,又进一步细化了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2012方案顺利通过原解放军总部有关部门的审定并获得高度评价,顺应了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军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符合我军现代建设需要,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军校特点,因此,以2012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遵循,将其内涵逐层分解细化,继而据此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准确、合理和可行的。

综上所述,可将一级指标设计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基础素质、专业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依照其“五个素质”具体目标的详细论述,可将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设计如下(见表1)。

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理论学习能力、政治观察分析能力、政策理解执行能力、法纪意识。

科学文化素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公共工具应用、创新实践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知识获取能力。

军事基础素质:军事理论及军事共同基础、军事技能基础、军事体能基础、指挥管理能力、军人作风养成。

专业业务素质:专业领域理论和知识基础、专业研究方法和技能基础、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

身体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基础、心理调控基础、健康意识、抗压能力。

四、评估指标的评价方法

本指标体系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整个指标体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军校特色。其评价方法如下:

(一)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该指标为定性指标,由学员连党支部进行评价,合格为100分,不合格为0分。若评价不合格(0分),则该学员一级指标思想政治素质评定为不合格(0分)。

政治理论学习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政治理论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修满政治理论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加3分;政治理论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政治教育笔记内容全面翔实,加5分;缺一次扣1分;在各类政工媒体上发表文章,1篇加3分;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类演讲比赛等大型活动获奖或受表彰的,1次加5分;政治理论系列公共基础必修成绩不及格,1门课程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政治理论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政治观察分析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由学员连党支部进行评价,分为强、较强、中等、一般四个等次,分别计90分、80分、70分、60分。

政策理解执行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由学员连党支部进行评价,分为强、较强、中等、一般四个等次,分别计90分、80分、70分、60分。

法纪意识: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100分。学员违反学院、学员大队、学员营规定,在军人大会做检查的,1次扣3分,由组织做出处理的,1次扣5分;违反学校规定被通报批评的,1次扣10分;违反学校规定被通报批评且要求组织做出处理的,1次扣20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1次扣50分。

(二)科学文化素质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修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加1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参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修满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加1分;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公共工具应用: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计算机类、英语类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计算机类、英语类必修及选修课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通过国家计算等级考试四级的加10分,三级加5分,二级加3分,一级加1分;参加计算机类、英语类等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級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雅思6.0分以上或通过公共英语五级的,加10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加5分,四级的加3分;计算机类必修课和大学英语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计算机类、英语类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创新实践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实验、实践类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实验、实践类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设计类、创新类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取得发明专利的,1项加10分。

交往合作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跨建制单位级组队参加竞赛获校级以上奖励的,1项加5分;校内跨建制单位组织协调大型活动的,1次加2分;跨学校组织协调大型交流、联谊、共建活动的,1次加3分。

知识获取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取得规定选修课学分外的额外学分的,1学分加5分;自学并掌握一门本专业课程设置之外的知识或技能,取得相应等级认证、证书等证明的,1项加10分;自学并掌握一门本专业课程设置之外的知识或技能,参加相应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

(三)军事基础素质

军事共同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通过军事共同基础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修满军事共同基础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加3分;军事共同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参加军事类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军事共同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军事共同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军事体能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学校年度军事体能考核,每年度加5分;通过毕业体能联考,加10分;参加军事体能比武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军队级1项加15分,大单位级1项加10分,校级1项加5分;担任过学员连体能训练负责人的,1个任期加5分。

指挥管理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领导管理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修满领导管理基础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加1分;领导管理基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及选修课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担任过班长的,加5分;担任过排长的,加10分;担任过连骨干的,加20分;担任院级以上(含)重大任务、大型活动等组织指挥者或负责人的,1次加10分。

军人作风养成: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考核,加5分;在院级以上(含)重大任务、大型活动中因表现突出获得表彰的,1次加10分;参加学校年度阅兵的,1次加5分;被评为学员连级以上(含)内务标兵、队列标兵(相应表彰)的,1次加5分;违反学院、学员大队、学员营连规定,在军人大会做检查的,1次扣3分;由组织做出处理的,1次扣5分;违反学校规定被通报批评的,1次扣10分;违反学校规定被通报批评且要求组织做出处理的,1次扣20分;违犯国家法律法规,1次扣50分。

(四)专业业务素质

专业领域理论和知识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学科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学科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学科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学科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专业研究方法和技能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通过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考试(考核、考察),1门次加1分;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1门次加3分;参加本专业领域学科竞赛或创新活动获奖的,国际级(洲际级)1项加20分,国家级1项加10分,国内地区级(军队级)1项加5分,省部级1项加3分,校级1项加2分;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出现不及格门次的,1门次扣10分;毕业时未修满规定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学分的,扣10分。

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在一般期刊发表论文的,1篇加10分;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1篇加20分;参与学院相关项目科研工作的,1项加10分;在教员指导下或独立完成科研工作并取得可认定成果的,1项加10分。

(五)身体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并取得名次的,1次加10分;参加学校体育竞技比赛取得名次的,1次加10分;参加学院及学员大队体育竞技比赛取得名次的,1次加5分;担任过校运会比赛项目训练负责人的,1次加5分;担任过学员连体育活动负责人的,1个任期加5分。

心理调控基础: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60分。学员取得军人心理学选修课学分的,加10分;取得心理咨詢师资格的,加10分;担任过学员连骨干的,加10分;担任过班、排骨干的,加5分;在院级以上(含)组织的心理、性格、气质测试中存在个别问题和缺陷的,扣10分;在院级以上(含)组织的心理、性格、气质测试中存在重大问题和严重缺陷的,扣20分。

健康意识: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基准分为100分。学员每周平均3天以上熬夜加班学习超过规定时间,扣10分;体重超重或过轻,未能达到军人基本标准的,扣10分;体能训练无故缺席,或非因伤病等原因请假次数超过训练总时长四分之一的,每学期扣10分。

抗压能力:该指标为定量指标,由学员营党总支评价。分为强、较强、中等、一般四个等次,分别计90分、80分、70分、60分。

该评价方法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客观准确性。与现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一般采用专家打分、主观判断等评判方法确定评判结果的思路不同,本指标体系能够依据科学的评判方法,通过直接计算客观数据形成评判结果,无须进行专家打分或问卷调查等主观性较强的评判行为,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影响,并能充分反映出不同专业、不同时期学员的特点。

二是重视构建基础信息库。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本质上就是对学员能力素质成长变化情况的评估。学员课程考试成绩、体能考核成绩、竞赛获奖情况、学分获取情况、日常表现量化考评情况等数据是学员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变化的真实信息体现,本身就是学员能力素质的客观动态反映,是最权威的评估依据。通过构建由上述数据组成的“人才培养基础信息库”,对其大量客观基础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形成评判结果,能有效减少主观影响,增强客观准确性。

三是科学量化评判结果。有些指标如“政治观察分析能力”、“抗压能力”等,较难直接量化,但如果采取专家打分等评判方法,又存在人为影响大、结果不够客观等问题。因此,在本指标体系中,较难直接量化的指标以组织(党支部)评价结论作为基本依据。虽然组织(党支部)评价结论不可避免地仍具有一定主观性,但与人为打分或主观判断相比,组织(党支部)评价结论作为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复杂的组织程序,经多人充分酝酿讨论并最终取得一致的集体意识,仍可认为具有较强客观准确性,并可通过对其评判结果等级进行平均值量化(如评判等级分为四级,可分别量化为90分、80分、70分、60分)获得比较真实准确的可计算评估数据。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军校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论军校公共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转型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中国古代第一所“军校”鬼谷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