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
摘要: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家,其知识产权教育起步早、发展成熟、教育体系呈现诸多特色。本文在借鉴、吸收、融合英国知识产权教育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英国;知识产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43-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尤为稀缺,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起步晚,存在着师资数量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完善等问题。而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的诞生地,一直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英国的知识产权教育成功经验,对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有借鉴之功效。
一、英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特色
英国作为最早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家,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特别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全阶段的知识产权教育。在英国,知识产权教育不仅包括对教师的培训、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包括对中小学生的知识产权启蒙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知识产权虽没有作为单独的课程存在,但相关的主题被整合入其他课程当中,强调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专业难度的课程。
2.注重案例式教学。在英国,教师通常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对案件事实的归纳、争议焦点的梳理、法律适用的分析、法官判决的解读,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通常会对案例提出一些理论和实务中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和交流帮助学生思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3.注重国际化。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构建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体系,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趋势也随之突显。英国知识产权教育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国际化,其中之一便是成立国际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促进会,以促进和支持英国高校中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在教学方面,协会奉行以下目标:(1)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在知识产权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国际化研究;(2)改进知识产权法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3)鼓励和协助教师获得知识产权法领域国际化所需的教学知识;(4)组织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传播和交流,召开研讨会、讲座等教学交流活动。在研究方面,协会也鼓励比较知识产权、国际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
4.注重专业化。英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课程设置除了常规开设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之外,各大法学院会根据自身的特色和研究热点,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依托相关的研究中心开设一些紧跟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的课程,因而,课程设置总体上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如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开设的知识产权法硕士学位中就开设了数字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税法、知识产权刑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紧跟实践中司法的最新判例,紧跟企业最新需求,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未来知识产权职业方向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选择空间。
5.注重教育资源共享化。英国知识产权局开设“裂变思想(cracking idea)”的网站,将它变为在线知识产权教育资源中心,集中所有类型知识产权的教育资源,实现新网站的流量7.5%的增长。新的中心将主要针对老师和导师,为其提供适合不同群体,包括从学校的儿童到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资源,让他们更容易地在其教室、课堂介绍知识产权。该中心将教学资源按年龄分类,分为5—16岁和16岁以上。5—16岁的教学材料又细分为5—7岁、7—11岁、11—14岁、14—16岁,内容主要为动画图像,较清楚直观,便于学生理解。16岁以上的教学材料则细分为知识产权导师、兰伯特工具包、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指导等栏目。
二、英国知识产权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在未来的全球知识经济的竞争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培养一批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我国應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以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的要求。在考察、比较英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1.重视知识产权基础教育。知识产权之于经济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广泛共识,因而加强基础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教育也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让全体社会公民都具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具有创新、创造的精神,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尤为重要,为我国未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提升公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加强知识产权普及和启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分阶段开展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教育,如专利,由于技术性较强可放在高中阶段,而版权商标等知识则可在初中阶段展开。同时要注意知识产权材料的可读性,在做到通俗易懂的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组织相关的知识产权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知识产权的魅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知识产权的兴趣。
2.重视知识产权案例教学。目前来说,我国知识产权法学习模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应借鉴和吸收英国案例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纯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概念,训练法科学生独有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增强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择既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自主选择,提高法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会总结案件事实,梳理法律关系,提炼争议焦点,再运用法律理论解决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注重案例研习的同时不可忽视知识产权理论框架的搭建,将学生掌握的零散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内容。
3.重视知识产权国际化教学。知识产权制度趋向国际化的特点以及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对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使得知识产权国际化教学成为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心。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要求具备出色的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事务能力,了解知识产权国际法律制度、国际专利申请与布局、海外维权和诉讼。我国目前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还未形成一个健全的、专门的、统一的模式和机制,应借鉴英国培养模式,设立行业统一协会,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和鼓励知识产权教育国际化。
4.重视知识产权精细化教学。知识产权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应用性、国际性、时代性的特点,我国的知识产权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方面也应针对知识产权科技性、应用性的特点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可借鉴英国的经验,根据各个高校的特色和专长,开设一些紧跟科技时代发展的课程,如生物技术法律问题、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网络法、娱乐法等课程。对于课程中涉及的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内容,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工具,让学生直观清楚地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利用互联网优势,共享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聘请政府、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中介公司等在知识产权一线的工作人员讲授部分实践前沿课程,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可以采用法律诊所、模拟法庭、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华苓.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J].天津大學学报,2008,10(4).
[2]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Education in Europe-study on IP education in school curricula in the EU Member states with addition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European Un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https://euipo.europa.eu/ohimportal/documents
/11370/80606/IP+and+Education+final+report+September+2015.
[3]国际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促进会[EB/OL].官方网址:http://atrip.org/.
[4]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法学院[EB/OL].官方网址:http://www.law.qmul.ac.uk/.
[5]钱江.中美知识产权教学的特色和思考[J].福建论坛,2010,(8).
[6]王珍愚,单晓光.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