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明
春节快到,想起了儿时家乡除夕的守岁来。
大年三十傍晚,贴完门神,放一封鞭炮,山村年的氛围已是浓得化不开了。父亲将劈好的槠栗树硬柴放在火塘旁边。记得家里的火塘就架在堂前大门右角靠房门处。火塘是一口废旧的大铁锅,放在摆成圆形的四五块厚厚的土砖上(有的人家就直接在地上挖个直径约两尺的洞,这种火塘烘火更暖和)。铁锅里装了大半锅草木灰,平时烧的干树桩是我跟小伙伴在礼拜天从山上刨来的;到了除夕夜就烧父亲特意砍来的槠栗树。这种树易燃,火旺,少烟。俗话说,除了栗柴无好火,除夕夜烧最合适。火塘上方的屋桁条上系着一根耕田用的牛轭头上的铁链,吊着铜茶壶烧开水。火塘的边沿,放着炖鸡的瓦罐--鸡婆罐;中央还架着铁制的三个脚的圆圈圈--俗称“三脚猫”,三脚猫上放置着焖肉的"沙料"(比鸡婆罐大好几倍的瓦罐)。栗柴火烧得熊熊的,火塘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年夜饭的精华全在这里准备。
天刚黑时,火塘边只有父亲在照看着,不断地加柴,往沙料里加豆荪和萝卜,往鸡婆罐里放黑木耳;奶奶和娘在厨房里烧菜做饭;我和弟妹则跟村里的小孩子一起“疯”,放鞭炮,玩游戏。直到天完全黑了,关门的爆竹也放了,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守岁,我们才不得已回家。以前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晚会可看,就围到火塘边烘火。这时候,奶奶和娘的饭菜也准备得差不多,都坐到了火塘边。大家一边烘火,一边听爹说传(讲故事),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家乡的风俗,年夜饭越晚越好,最好是在子夜十二点,这大概也有辞旧迎新之意。但我们小孩熬不了夜,后来父亲决定也就象征性地比平时稍晚一点,在十点左右就开席。开席前较大的村庄由管年人在祖堂前敲锣,全村男丁大人小孩都用托盘端着蒸熟的猪“神福”(猪头)、雄鸡和鲤鱼等祭品(俗称三牲)去敬祖宗。大家先把托盘放在祖堂的神案上,然后按辈份的大小一溜儿排好,向着贴有“天地君亲师位”的条幅跪拜,祈求祖宗保佑新的一年人寿年丰,发大财,行好运。顿时,铳炮喧天,热闹非常。我们家不和村里人同姓,房屋也跟村庄隔了点距离,只有和叔叔两家人,没有祖堂,这套程序也就没办法进行,但祭祀是不能马虎的。父亲会带着我在操场上插上香,燃放鞭炮,摆好祭品,望空中而拜。这种习俗看似迷信,实际上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苦心,为的是让后人不忘祖先,不忘本。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一重具体体现。
接着就是年夜饭了。本来火塘中鸡婆罐里飘出来的香味早就滋溜溜地吸进了鼻孔,嘴馋的我已是迫不及待了。这也难怪,平常生活条件那么差,一两个月也吃不到一回猪肉,过年了,父亲想方设法也要弄一次鱼肉大餐。机会难得,一年等一回,别说小孩,就连大人也是垂涎欲滴了。人常说,“伢仂(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栽田”,彼时彼地,很有道理。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当时的吃相,非常恰当,直吃得打饱呃,才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放下筷子。其实这时餐桌上也只有残羹冷炙、杯盘狼藉了。
吃完饭,奶奶和娘收拾好厨房,我们一家人又坐到了火塘边。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身上也热了起来,解开棉袄,暖烘烘的,好象春天真的就到来了。父亲“书接前文”继续讲他的《今古奇观》,情节虽然精彩,但瞌睡虫却开始找我麻烦,上眼皮和下眼皮直打架,奶奶会提醒娘带我去“享福”。所谓享福就是睡觉,是过年的吉利话。过年是家乡最隆重的节日,有很多讳忌。从过小年开始,有“打伢仂过年”的说法,就是怕小孩犯忌乱说话。比如杀猪称“高猪”,猪头为“神福”,骨头叫“元宝”,睡觉是“享福”,老鼠弄出了声音,要说是“财神”弄的,吹灯(后来有电灯叫关灯)必须说“把灯圆了”,吃完饭也是“吃圆了”,可不能随便乱说。但如果真要说错了,大人又有“童年无忌”、“百无禁忌”之类的话来自圆其说。这一点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从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年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华夏儿女的意识中。
火塘边剩下来就只有奶奶和父亲,他们会一直在守着。火塘里大火慢慢地變成了小火,最后是纯粹的火种,没有烟,却仍然暖和,因为整个屋子都被火塘的火烤暖了。父亲用火钳不时地拨开火种,直到火种慢慢变小,这时也已是新年第一天凌晨的三四点钟。随着家家户户开门迎接新年鞭炮声的响起,父亲也打开大门,点响了爆竹。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唤醒了沉睡的山村,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清早,火塘里的火又烧了起来,整整烘暖了新旧两年,人们都在祈盼着生活如火塘里的火一样红火。是啊,火塘又何尝不是一种象征。如果没有它,漫长的大年夜如何守岁?它就是一团温暖大家心胸的火种,全家人围着它,无形中就能和衷共济,团结一心,什么希望都会产生,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家如此,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有一个让大家都凝聚在一起的火一般的信念、一个民族魂,亿万人民就团结在此周围,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