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是当前每位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已悄然进入我们的课堂,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模式。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双基是外在的,主要是从学科的视角来刻画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素养是内在的,是从人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三维目标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中间环节。
中学生核心素养一般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每个学科之所以开设和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自身价值,清晰地界定和描述学科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独特贡献,从而使学科教育真正回到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和轨道上来。
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比如我们在讲信息搜索时,应将网站的结构(什么是元搜索引擎)、搜索的方法、搜索网站的选择等介绍给学生,以便形成对信息的搜索能力。
信息意识还包括使学生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这部分教学中建议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自己的真实经历。比如,笔者收到过获大奖的信息,是所谓中央电视台李咏节目组发的,当按照网址登录后所呈现的画面真是李咏的节目,在同行的指导下,发现网址仅仅和中央电视台李咏节目差了一个字母。还有一次是收到飞机航班出现机械故障,临时取消的信息,由于有改签和赔偿办法,很容易上当,当时通过电话的渠道得知是假消息。这些鲜活的案例对信息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这也是落实信息意识的重要内容。
案例1:原北京八中熊雪亭老师在上信息搜索课“搜索技巧进阶”时的课堂引入。
引入环节:这张照片风景特别优美,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谁能利用搜索引擎帮我查出这是哪里?我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进行搜索呢?
这是导出以图搜图的过程,以此类推出音乐搜索,较好地落实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
案例2:北京市第七中学刘焱老师的公开课“数据抽象与问题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前了解了数据处理的意义,根据项目主题进行了数据采集。从数据整理的结果看,虽然在初中阶段学习了运用表格表达信息,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用二维表描述数据关系的方法。所以本节课要帮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提取事物特征即数据抽象。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通过抽象建模(建立二维表),依据事物特征对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提取事物特征、依据事物特征全面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讲授。
教学手段:基于PAD交互式學习、学案。
新授环节:
(1)对游戏问题进行抽象,对比展示文字形式和二维表形式。
提问:哪种形式更便于数据比较?
(2)提问:表格是由文字形式转换来的,那么如何转换呢?
下发材料,要求:在材料中对关键词进行标注。
(3)说明:提取公共特征并命名生成表格第一行的过程叫数据的抽象;生成的表格是抽象的结果,称为建模。建立的模型是一个表格称为二维表,是计算机世界描述数据关系的一种方法。提取公共特征,建立二维表的过程称为抽象建模的过程。
(4)提问抽象建模的步骤。
活动环节:
(1)布置个人任务:依据抽象建模思想,分析商品订单。
问题1:购物倾向性
要求:在电子材料中将商品特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在学案中建模,分析问题1。
下发任务,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2)小组讨论,成果拍照提交。
(3)展示上传结果,组织小组交流。
(根据课堂情况提问)如果想了解更多购物倾向,你认为还可以收集哪些商品信息?
(4)开展头脑风暴活动。
板书:思维导图的方式。
(5)材料阅读,分析问题2。
问题2:根据商品订单,你认为系统会向用户推送何种商品?
要求:请先阅读材料,在材料上标注关键信息,再回答问题。
以上是北京市第七中学刘焱老师教案的部分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数据抽象与问题分析”这节课较好地落实了计算思维的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的培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在教學中为落实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素养,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创新的习惯。
案例3:北京31中学刘恩娟老师高中信息技术公开课“位图的存储原理”,如图1、图2、图3。
从以上三张图片上的三个任务,可以看出,教师从简单的黑白图编码逐步升级至彩色图的编码。为图像的存储原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较好地落实了数字化与创新的核心素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教学中应使学生理解到自己的信息社会责任是什么。应具有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关于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应采取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
传统意义的课堂,老师是主讲,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老师教,学生学是必然的。
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再是主讲教师,老师是引导者,是学习的指路人,带领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经过努力,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加以适时的指导和讲解。对学生经过努力获取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的提问,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而这种设计绝不是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讲什么,怎样讲。这种课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在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应考虑如何引入、展示问题、凸显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可以有多种方法,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应为学生自学创设一些必要的环境。例如,编写自学材料,在局域网上建立学习网站、有针对性地建立教学资源库等。整堂课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安排,为此,老师为这一节课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学习环境)要付出比以往几倍的艰辛。
正是如此,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实验表现出畏难情绪。究其原因,目前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考评与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不匹配。但是教师的职业是很崇高的职业,很多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已经设计了很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例。大家的感受是:这种教学设计一节课,好比写一个小剧本一样,进入课堂时老师相当于一名“导演”,整个课堂教学完全是围绕怎样安排和带领学生去完成学习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这一角色:
一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二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四是创建一种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互助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适当有效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五是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六是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七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与他人友好 相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应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促进者。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