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普生,谭 惠
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051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质量的变化与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职务晋升要求的提高,高校岗位竞争加剧,教师压力增大,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2],需要持续关注和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为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常见疾病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广东某高校2013~2015年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目的在于为实施相应的健康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探究持续改进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同时,为构建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互联网健康监测、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医疗保健体系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学校医疗卫生保健资源优势,更好保障教职工身心健康。
广东某高校2013~2015年参加体检的教职工,2013年男女性别比例为1.18:1,2014年为1.11:1,2015年为1.09:1。按照该校每年体检项目安排惯例,年龄分为两组:≤45岁组和≥46岁组(表1)。
委托某大型综合医院对所有对象进行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血压、身高、体质量、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胸透、超声及妇科(仅女性)等项目的体格检查。
表1 2013~2015年教职工基本情况[n(%)]
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第7版)[2]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由主检医师参考受检者继往病史,并结合体检结果给出体检结论。
体检结果均结合临床及病史进行对照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3~2015年该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肾结石、高尿酸、胆囊息肉、高血压、肝囊肿、心电图异常、高血糖检出率较高。教职工3年间的血脂异常、脂肪肝、肾结石、高尿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013~2015年教职工前10位疾病检出率比较(%)
该高校女性教职工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囊肿、乳腺退化不良、宫颈糜烂样改变等5种妇科疾病检出率较高,其中,宫颈糜烂样改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前列腺增大、前列腺钙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2013~2015年女性教职工妇科病、男性教职工男科病检出率(%)
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高尿酸、胆囊息肉、高血压、心电图异常、高血糖等8种疾病异常检出率男性连续3年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肥胖、脂肪肝、肾结石、胆囊息肉、高血糖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女性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肝囊肿检出率有上升趋势(表4)。
肥胖、脂肪肝、肾结石、高血压、肝囊肿、心电图异常、高血糖等7种疾病异常检出率高年龄组教职工连续3年高于低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高年龄组前10位疾病检出率全部高于低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4 2013~2015年不同性别教职工前10位疾病检出率比较(%)
表5 2013~2015年不同年龄组教职工前10位疾病检出率比较(%)
本研究显示,该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肾结石、高尿酸、胆囊息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检出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校教职工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任务,同时该高校地处一线地市,高房价与高生活成本使该校教职工身心均承受着较大负荷,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其自身机体功能下降、对外界适应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的文献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教职工健康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食习惯等几个方面[3-7]。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8-9]。该高校教职工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严峻,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高尿酸、胆囊息肉、高血压、心电图异常、高血糖等8种疾病异常检出率男性连续3年均高于女性,提示可能与男性抽烟、酗酒、熬夜、喜吃油荤食物、精神紧张、运动量较少等不良生活行为有关。该高校女教职工中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偏高,形成因素可能主要与雌性激素分泌、卫生习惯、性生活频度等有关[10]。女教职工乳腺增生检出率连续3年均高于70%,提示每年体检要引起高度重视,该高校教工健康管理部门有必要向委托的体检医院要求提供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作为下一步检查的手段。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含量升高,是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该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高脂血症患病率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年来,高校年轻教职工因心血管疾病而引起死亡的报道时有出现,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平均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5人死亡中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11],因此,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预防是重中之重。
综上,目前威胁该高校教职工健康的常见疾病是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肾结石、高尿酸、胆囊息肉、高血压、高血糖,上述疾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互为因果,互相影响[12]。提示该高校及教职工要对自身健康引起高度重视,学校预防保健部门要加强教职工健康管理功能[13-15]。
高等院校各级组织要像关心自身眼睛一样关心中青年教师身体健康[16]。体检工作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把教职工体检定位在学校为教职工谋福利、落实学校党政对教职工关爱的民生工程的高度。学校各二级单位要积极参与体检项目设置,充分动员职工参加,组织全校教职工在规定时间内有序参加体检。
学校预防保健部门要持续抓好教职工体检工作,要根据教职工近年来主要发病情况,适时增加必要的体检项目,加强疾病监测、评估、干预、反馈,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健康水平与防病能力[17-18]。
设立健康教育专项基金,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编写发放通俗易懂、职工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竞赛等方式让职工获得相关健康知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观念,主动改变生活方式。倡导注重个人卫生,控制体重,合理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饮酒量和戒烟,多进食蔬菜、水果。针对相关体检指标较高者,建议定期复查,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疾病主要病因为:饮食不合理、职工健康意识不强、主动运动较少,这就导致职工在营养充足后,因为运动过少导致营养过剩,引起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超重、高血糖等,导致心脑血管病易发。学校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爬山、球类比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提倡劳逸结合、坚持适量运动[19]。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运动场地和职工运动器材,让职工自觉地动起来。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积极行使劳动保护民主权利,支持鼓励职工对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把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开展情况作为劳动保护重点内容进行审议,监督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列支情况,落实职工在职业卫生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曹 蔚.对高校教师健康体检的实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 1193-5.
[2]陆再英,钟南山,谢 毅,等.内科学[M].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何 珊,唐 艳,刘 祥,等.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700-2,1705.
[4]于 博,乐 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 84-6.
[5]余 雷,黄万琪,郭 利,等.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 1185-7.
[6]魏春娟.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 106-11.
[7]李 李,博庆丽,周 丽,等.脂肪肝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1): 42-3.
[8]俞美玲,赵 湘,黄李春.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J].健康博览,2015,(8): 4-10.
[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0]张 筠.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2): 249-50.
[11]甘贝贝.心血管病现状仍然严峻[N].健康报.2016-05-31(2).
[12]胡永华.实用流行病学[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2-231.
[13]吴 正,严 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2009-2011年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 1393-4.
[14]薛 丹.以体检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教师身体健康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 101-4.
[15]王鲁奎,张晓婷.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评估及对策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6(8): 32-5.
[16]姚国荣,许亚元,陶 云,等.基于体检的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健康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12): 950-1.
[17]孙晓荣.我国高校教职工健康管理探讨[J].中国校医,2012,26(11): 870-2.
[18]林闻凯.广东高校教师健康管理与促进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6): 52-5.
[19]贾腊江,张晓斌.健康管理在高校社区中的实践与探索[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2(14): 103-6.
[20]刘小昶.工会参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工运,2015,(10):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