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个“吐槽帝”

2018-04-29 00:00:00赵凌云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说服教育;班级舆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5-0070-01

“吐槽帝”是班上的学生对小A的昵称,因为不管是谁,只要讲一句话,小A总是能吐槽一番。于是,同学们就为他加冕,他也就在班级里称“帝”了。科任老师反映:在他的吐槽下,老师的任何一句话都能让班级的同学哄堂大笑,以至于课堂上都没有人在意老师讲了什么。很明显,小A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课堂纪律。

作为新班主任,我比较倾向于说服教育。于是,我把小A叫到办公室谈话。我先是委婉地问他:“小A,你喜欢大家给你的这个‘吐槽帝’外号吗?”本以为他会不好意思,但出乎我的意料,小A听完后,一脸自豪地告诉我:他小学的时候就是班级里的“接嘴王”,现在是“吐槽帝”……

“能够接嘴说明你好好听老师讲话了,这一点老师要表扬你,但是,每句话都吐槽,你能有时间消化吸收老师讲的知识吗?还有,你的反应比较快,老师讲的你马上就能明白,那对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他们的反应可能比较慢一些,还没有反应过来,你一吐槽,大家都被你逗乐了,这些同学根本没能够听懂老师讲的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吐槽帝”面露愧色,连声道歉:“老师,我错了。”最终,我和“吐槽帝”愉快地结束了这次谈话。

谁想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副班长哭着跑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赵老师,小A上课时不停地接嘴,有时还自言自语,我提醒他,他还骂我。”这让我发愁了,安抚好副班长,我又把小A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说教。可事实证明,这样的说教收效甚微,而且在小A的影响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生开始出现了跟随的现象。办公室里有经验的班主任告诉我,我现在必须抓好其他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好,从而形成舆论压力,让小A收敛。于是,我召开了一次关于“乱插嘴问题”的班会,我想利用班级舆论的力量,让小A反省自己的行为。

班会过后,小A稍稍有些收敛,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上课还是会小声嘀咕。这时候他旁边的同学总是会提醒他,不要接嘴了,并且满脸厌烦。看着他们厌烦的表情,我在反思,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呢?可是我也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学校就学生带手机的事情,征求家长的意见,小A交了一份带手机的书面申请,是他奶奶写的。从这份申请里,我了解到:小A的父母工作忙,对小A缺乏耐心,他们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如果考不好就棍棒相加。小A的奶奶在申请书里拜托我多多关心他。看到这些,我马上感觉小A的问题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也许就是因为家里没有人在意他讲话,没有人和他交流,他才变得这么喜欢在班级里面找存在感。如何教好这个孩子,我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