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宣杰 李尔平
摘 要: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往的窗口,广西高校通过合作办学、建设孔子学院、建立中国—东盟培训基地、组织文化交流、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项目等方式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针对参与中存在的不均衡、协同性差、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功能未受重视等问题,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从增强资源整合的意识、培育高校参与公共外交的责任感、人才培养、发挥留学生潜能等方面探索推进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中国—东盟;公共外交;观念
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45-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10
传统的公共外交是政府向国外公众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的行为。[1]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在各国政府主导下,跨国公司、贸易组织、教育科研机构、宗教组织、民间团体、具有影响力的个人、甚至普通公民都被吸纳成为公共外交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产生了“新公共外交”一说。新公共外交本质上仍是政府主导下的外交活动,但实施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而是包括了政府发起、授权或引导国内外非政府行为体所开展的外交活动;对象依然是外国公众,但不再局限于单向信息输出,而是延伸为双向交流、跨国互动;开展活动的渠道和借助的媒介也随之扩展、更新,更关注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会媒体行为主体多元化,强调公共外交与国家外交政策及国内公共事务相一致的原则。
广西高校是深化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之一。他们的参与既是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也是新公共外交发展趋势下介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地方教育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外事活动的一种形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关注中国的发展,聆听中国的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了中国—东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一、廣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主要形式及成效
(一)合作办学
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在公共外交方面最有成效的是相互间的学生交流。相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相似的语言,便捷的交通,相对较低的留学成本等是吸引东盟学生来桂留学的主要原因。1953年,广西开始招收第一批外国留学生,1953-1957年,广西师范院校招收了259名来自越南的汉语语文专修生,[2]此后,广西高校逐步扩大招收东盟留学生规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大背景下,广西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留学生补助等优惠政策(如广西于2011年设立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经费达到每年1500万元人民币[3])吸引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广西与东盟国家留学生流动逾越万人大关,其中东盟来广西就学的学生人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东盟来桂的留学生从2000年的339人增加到2004年1650人,这一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目的启动对留学生人数的影响很大。201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0周年之际,东盟国家留学生从2004年的1650人,增加到该年的10112人,10年来广西的东盟留学生增加了6倍之多。2011年,东南亚国家来华人数5.48万人[4],广西的留学生为6947人(表1),2015年,人数已达7万左右。在“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看来,留学生数量是一国软实力的主要衡量指标。来桂的东盟学生增多,反映广西高校在东盟的吸引力上升。
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是通过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机制实现来华的。广西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大多采用“2+2”(即在本国学习两年相关课程之后到对方高校接受两年的相关课程培训)或“3+1”嫁接模式(即在本国学习三年的相关课程之后到对方高校接受1年的相关课程培训)。双方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在修满相关课程的学分后,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保留双方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机会到广西或东盟国家体验不一样的高等教育,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人文风俗、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等等。
早在1993年,广西民族大学就在全国首开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合作办学之先河,率先探索出“3+1”这一新颖的办学模式。目前广西民族大学是广西与东盟联系最密切的高校,是东盟小语种的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7个东盟国家语种专业,招收学生1000多人。先后与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31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定,[5]为推动广西其它院校与东盟合作与交流起了示范作用。
(二)创办孔子学院
从2004年开始,我国积极探索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形式。截止2014年底,中国在12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在东盟十国共建有26所孔子学院,设立19个孔子课堂,其中在泰国就有12所孔子学院,1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承担着三方面的公共外交职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求解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6]
广西高校参与共建的达8所,除了广西大学在2010年9月与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外,其余7所孔子学院均与东盟国家共建(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广西高校在短短的8年就与东盟成员国越南、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共建7所孔子学院。在合办孔子学院的过程中,广西不断增加东盟国家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数量(见表3),积极为东盟国家培训汉语师资,提高汉语师资水平,宣传八桂文化,提升广西的国际影响力。
由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派往东盟高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呈旋螺状上升趋势,相对而言,泰国和菲律宾是汉语教师志愿者相对集中的国家,其它东盟国家派出的汉语志愿者人数较少,有些东盟国家甚至是空白。这受国际政治、国家政策、汉语教师志愿者个人意愿等影响。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使者,承担着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使命。
(三)建立中国东盟培训基地
在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合作的驱动下,广西相关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东盟培训基地。例如,2007年8月,广西民族大学与中国法学会共同合作建立了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定期邀请东盟成员国的法律专家或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参加研修班,共同学习中国与东盟其他各国的法律制度,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
此外,广西相继建立了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挂靠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医药人才培训基地(挂靠广西医科大学)、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挂靠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培训中心(挂靠广西大学)、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挂靠广西艺术学院)、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挂靠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挂靠广西财经大学)、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学牵头)等等。这些培训中心在常规学历学位教育之外拓展了中国—东盟的教育内容,把教育、金融、人才、经贸、烹饪等领域的专家、学子、相关技术人员等涵括进来,成为广西与东盟的又一沟通桥梁,有助于充分利用建立起来的各种机制、资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训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四)组织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
广西有27所高校招收东盟留学生,每年亦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联欢晚会或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在广西大学举行的“汉语桥——中国东盟夏令营”活动、广西华侨学校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艺术节、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国际文化节以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共同打造的中越青年大联欢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为中外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仅让众多的中国学生感受别具特色的东盟风情,也为东盟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契机,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留学生的距离。
(五)开展大型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项目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广西国际教育展项目是中国与东盟之间重要的教育对话与合作平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自2008年开始,每年一届,在交流周期间,广西高校积极参会,就当前高校合作发展问题、学生国际流动等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并与东盟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另一平台,广西国际教育展是广西教育发展的明信片,自2004年开始,广西先后在越南、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展示广西的教育成就,各主要高校主动吸纳东盟学生来桂,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开放办学水平。
在科研合作方面,广西高校成立了多家东南亚研究机构,例如,广西民族大学的中国东盟语言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大学的中国东盟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的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越南学校纪念馆,广西师范学院的泰国语言文化中心等等。这些研究机构大多为国家级或区级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方向涉及东盟国家的经济、法律、文化及民族关系等领域。研究人员都是各学科领域的精英,它们与东盟国家优秀专家学者互动频繁,经常开展学术论坛,共同攻克重点科研项目,不仅提升了广西高校东盟学术研究水平,还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研究机构为平台,开展双向交流,推动广西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社会精英与年轻人的汇集地,作为政府与社会链接的最重要一环,高校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活动起到了什么成效?由于量化体系的缺乏及难以在东盟民众中开展对广西印象的民意调查,所以缺乏综合数据进行考核,但从前面所述的来桂留学生及各种短期交流生不断增多,合作平台不断搭建的信息看,广西作为中国西南边陲的省份,在东盟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二、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纷繁的活动之下,广西高校的公共外交活动也受到诸多挑战,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南海争端、国际社会制造的“中国威胁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有高校本身的制约因素,在此就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区域内问题进行分析。
(一)参与不均衡
广西高校在推动公共外交方面呈极不平衡状态。从参与的主体看,广西高校与东盟的合作基本依靠几所主要的大学来进行,大部分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感到束手无策,找不到交流合作的路径。而且,除文化交流活动外,更多的活动是高校行政领导或高校极少教师参与,普通的青年学生获得的机会少。从参与的客体看,广西高校与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的半岛国家,例如越南、泰国,交往合作较多,而与新加坡、文莱、菲律宾等海岛国家的合作交往较少。
广西一些有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例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等,他们专长于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与东盟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但这些资源目前尚未充分被调动。
(二)未重视驻桂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功能
尽管来桂的留学生规模实现历史性大飞跃,但对留学生的管理,广西高校未能跳出粗放式思维,注重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对留学生层次和素质重视不够,来桂的留学生学历生比例小,短期的语言培训交流生多;同时,也缺乏对留学生的服务意识,由于语言不通、交际圈狭窄等问题,留学生日常活动的交往对象大多是本国伙伴或本班同学,交往的对象较为局限,跨文化交流不明显,难以让中国文化深入到东盟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忽视留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高校的公共外交功能亦难以发挥。
更有高校由于留学生本身的素质不高,又缺乏足够留学生管理人员,对留学生在高校的酗酒、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不加干涉,影响了留学生在华形象,结果导致一些中国学生不敢、不愿与东盟部分留学生接触。
(三)人文交流活动缺乏协同性
從前面的叙述中可见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交流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但这些活动没有层次,没有明确的过程性目标和终极目标;各高校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监管不到位,各自为阵,以完成政府的任务或出于某一个项目的需要而开展与东盟的对接,结果导致一些论坛走过场,仅邀请一两个私交甚好的东南亚学者来装裱门面。这反映了在政府、高校、高校与高校等行为体之间缺乏协同性。从活动涉及的专业领域看,以语言学习为主导,互派的留学生大部分是语言类的。学者的交流论坛共同话题少,各说各话,难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中国—东盟双方共同关心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对话。活动的指向性目标不明确,制度化水平低,难以把高校的人文交流活动与国家公共外交战略衔接起来。
三、对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建议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合作在东南亚国家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受两国外交关系、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定位等因素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中央政府总体的外交统筹能力,高校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非营利部门,难以左右。本文从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析上述问题的解决之径。
(一)增强政府-高校-民间组织三位一体资源整合的意识
要使公共外交“形散而神不散”,需要整合与统筹参与主体与活动形式。约瑟夫.奈强调,公共外交涵盖三个维度,即日常沟通、战略性沟通以及与国外的重要行为体建立常年的关系。其中,第三个维度的公共外交主要通过学校奖学金、交流活动、培训、学术论坛、召开会议等活动来实施。[7]这三个维度的活动都是比较零散的,需要各相关部门进行分工与合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博览会、南海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刺激下,广西高校也逐步掀起“东盟热”,并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与东盟高校的交流。这些活动主要是第一、第三维度的,第二维度的活动不明显,而且第一、第三维度的交流也缺乏总体性的统筹,除了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外,其他基本呈现各唱各戏的割裂状态,故此,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厅、文化厅、各高校、民间组织之间应该加强统筹,最大化地调动资源。
由察哈尔协会联合各地教育机构搭建的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是中国整合地方高校资源开展公共外交的尝试,第二届论坛于2015年在南宁召开,这表明整合地方资源开展公共外交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广西区域内的高校也应该加强区域内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组织架构建设,协同勾勒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路线图。为此,建立专职的跨部门协调机构是必要的,汇集广西各高校参与公共外交的优势资源,医药类、师范类、民族类、旅游类、机械类等高校各施所长,各得其所,有效利用各高校资源,贯通“垂直化”与“网络化”实施模式,形成发展合力,全面推动公共外交的发展。
(二)培育高校参与公共外交的社会责任感
表4是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的调查数据,从中反映了中国在越南的受欢迎程度远远比不上日本,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形象急需提高。广西与越南毗邻,经贸往来频繁,肩负提高中国在越南的国家形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广西高校具有开展对东盟的公共外交的优势,除了地理上的邻近、民族与文化的相似性、相互交往的历史积淀外,广西高校作为链接政府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具有其他机构难媲美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由于学者在媒体上的言论、访谈或讲座更贴近邻国的实际国情,所以东盟老百姓更易于接受高校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其次,高校拥有对外交流需要的队伍。经验丰富的行政领导、专门研究中国—东盟关系的学者、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成为搭配合理的交流队伍。再次,高校本身就是实施公共外交的场所。公共外交包含“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双向活动,广西高校每年的广西国际教育展项目是外向型战略的体现,是塑造“自我形象”的路径,同时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广西,通过留学生传达中国和平与发展的信号,走内向型路径,培育良好的“他我印象”。广西高校的这些优势应该得到政府与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形成参与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责任感与自觉意识。传统观念认为外交是政府的事,高校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而已,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部分高校存在应付式地完成某些对外交流活动或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对东盟的研究不深入,导致在广西高校中很难形成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智库”。为此,提高高校社会工作者参与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积极引导舆论和民意,对发展中国—东盟周边公共外交是非常重要的。
说明: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相关国家受欢迎的程度。0-50%表示相关国家受访者中不是很受欢迎,百分比越低,受欢迎程度则越低;50%-100%表示相关国家在受访者中比较受欢迎,百分比越高,受欢迎程度则越高。数据转载自唐小松景丽娜.中國对东盟的公共外交:现状、动因与方向[J]东南亚研究,2017(4).
(三)培养公共外交人才
作为后发展的边疆省份,广西缺人才,更缺面向东盟的综合性公共外交人才。公共外交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政治学、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传播学、对外汉语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据笔者目前所收集的信息,广西各大主要高校均开设东盟国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但尚无专门针对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相关课程,且由于缺乏既能熟练运用东盟国家语言、理论与实务兼长的研究队伍,所以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对东盟的经济社会的深入分析,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开展公共外交的需要。另外,学生的实践机会少,除东盟语种的学生通过合作办学或“两会一节”平台参与对外交流外,其他专业学生很难参与中国—东盟的公共外交活动。
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框架推出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制度化的国家合作,培养公共外交的专门人才,中国已有20多所地方高校参与,广西尚无高校参与其中。人才的培养成为制约广西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瓶颈。
(四)充分发挥留学生的公共外交潜能
东盟在广西高校的留学生年均已达一万人以上,说明至少有一万个东盟家庭在密切关注着广西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这些留学生是构建“民相亲,心相通”的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桥梁,可以借助他们宣传中国的政策,反映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中国—东盟公共外交可培育和借重的独特资源。
如前所述,广西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是比较粗糙的,连基本的住宿条件都难以满足,更不用说系统的“一站式服务”。反观日本,日本留学生公共外交分为入学前、在校期间、学成归国之后三个重要环节。入学前则主要通过宣传其留学生政策来传播日本的文化和政治、经济、教育等情况,使外国留学生理解日本。在学期间,日本通过各类援助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交流项目,在外国留学生心目中赢得好感并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在留学生归国之后,日本还通过各类跟踪服务工作,与外国留学生建立长久的关系。在开展留学生公共外交过程中,日本还策略性地培养外国留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冀望这些影响力较大的留学生群体归国后为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作出贡献。[7]
国际教育项目具有传播性、双向性、可控性等特点[8],有助于塑造国家正面形象、增强他国民众对本国的了解、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软实力。各高校充分认识国际交流学生的作用,在管理上多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做好留学生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扩大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不同培养阶段建立有针对性的活动平台,使留学生向东盟传递关于中国的准确而正面的信息。培养“知华派”,建立中国—东盟牢固的友谊关系。
结 语
地方高校是中国与邻邦公共外交的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缔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凭借知识、语言、身份上的独特性,近几年来,广西高校与东盟的人文交流不断扩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广西高校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方面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意识,协调各方资源,就会在中国—东盟公共外交中有更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J. Michael Wallered.The Public Diplomacy Reader[J]. Washington,DC:The Institute of World Politics Press,2007.
[2] 梁劲松.扩大东盟留学生教育规模推进广西高校国际化[J].东南亚纵横,2010(1).
[3]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lxsh/2013/07-02/4995018.shtml
[4] 李涛.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刍议[J].云南社会科学,2013(5).
[5] 罗文洁.广西高校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其实[J].学术论坛,2009(1).
[6] 王义栀.孔子学院与公共外交三步走[J].公共外交季刊,2014(3).
[7] 彭文平.日本的留学生公共外交[J].日本问题研究,2015(2).
[8] 吴迪,张勇先.国际教育与公共外交的兴起[J].理论与改革,2017(1).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