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小时候吃什么,长大了还吃什么,比如小羊一直都以植物为食;可是有一种恐龙的食性却非常奇特,它们小的时候吃肉,长大了却改吃植物,这种恐龙便是泥潭龙。
在距今1.6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今天荒凉的新疆戈壁在那时曾经充满生机,茂盛的森林沿着河流向远方不断生长,绿色一直延伸至地平线。在这片绿色中,一群泥潭龙正在灌木丛中找东西吃。
泥潭龙身体细长,体形并不算大,行动非常敏捷。成年泥潭龙抻直了脖子,想要够到树上刚长出的嫩叶;小泥潭龙则在灌木丛里钻来钻去,打闹玩耍。一只小泥潭龙从灌木丛中钻了出来,嘴里叼着一只昆虫。你没有看错,小泥潭龙和它们的爸爸、妈妈吃的食物的确不一样。
正当这群泥潭龙寻找食物时,一只冠龙突然从森林中冲了出来。看到冠龙,泥潭龙马上开始逃命,它们组成楔形队形向河滩的方向跑去,河滩深色的泥土上立刻印满了泥潭龙慌乱的脚印。突然,一只泥潭龙的脚下踩空了。原来,泥地看似坚实,其实是一片沼泽。后面有几只同伴来不及躲闪,也掉进了这个致命的泥潭之中。
泥潭龙痛苦地挣扎着,嘴中发出呼救声,可是没有谁能来帮忙,其他泥潭龙惊恐地绕过它们继续奔逃。泥潭龙越陷越深,几只小泥潭龙已经完全被泥浆淹没,成年泥潭龙也只有一半身子露在外面。后面追逐的冠龙很快就跑了过来,它看到深陷沼泽之中的泥潭龙却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它迈开大步向正在挣扎的泥潭龙跑了过来,一只脚瞬间踏入沼泽之中。由于快速奔跑的强大惯性,冠龙根本来不及“刹车”,另一只脚就紧跟着踏了进来。冠龙进食的美梦破灭了,它最终与自己的猎物一起葬身在这夺命的泥潭之中。
砂岩柱中的“受害者”
新疆的准噶尔盆地中有一片神奇的地方,那里虽然寸草不生,但起伏的高地却显示出层次分明的鲜艳色彩,因此被称为五彩湾。
五彩湾不仅有着特殊的地貌,地面之下还埋藏着众多古生物化石。2005年,古生物学家在五彩湾附近发现了一些圆柱形的砂岩,这些砂岩好像化石仓库一般,保存着不少珍贵的化石标本。
当圆柱形砂岩被层层清理干净之后,古生物学家看到了许多只恐龙的化石,这些恐龙中首先被命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冠龙。冠龙之所以如此出名,不仅是因为它们长着夸张的头冠,更是因为它们是霸王龙的“老祖宗”。
之后,古生物学家发现砂岩柱里还有好多小一些的恐龙,这种恐龙被命名为泥潭龙。非常明显,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深陷泥潭的蜥蜴”。因为古生物学家知道,这些砂岩柱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是可怕的陷阱——泥潭沼泽。
大小食性各不同
泥潭龙化石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其生存年代是距今1.61亿—1.56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那时的新疆和今天截然不同:森林茂盛,大型湖泊和奔腾的河流分布其中。优越的自然条件供养了大量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其中就包括蜥脚类的美丽龙、马门溪龙,剑龙类的将军龙,角龙类的隐龙;以植食性恐龙为食的,则有冠龙、中华盗龙、单脊龙等。
在侏罗纪时期的新疆,泥潭龙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因为幼年泥潭龙长有弯曲锋利的牙齿,这说明它们是食肉的;可是,成年泥潭龙却没有牙齿,这说明它们是吃植物的。正是因为幼年与成年泥潭龙在结构上的差异,古生物学家曾经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恐龙。泥潭龙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转变食性的行为非常独特,在恐龙家族中还是第一次发现呢!
无论是吃肉还是吃植物,泥潭龙都要加倍小心地生活,因为在它们周围生活着许多凶猛的食肉恐龙。其实,致命的不仅有食肉恐龙,还有植食性恐龙——吞没泥潭龙的那个泥潭,就是一只巨大的马门溪龙制造的。
马门溪龙并不是有意要伤害泥潭龙,只不过当它从淤泥上走过时,深深的、巨大的脚印里灌满了泥浆,从而使这里变成了杀死泥潭龙的陷阱。
纤体小短手
泥潭龙个头不大,体长约为1.7米,体重在15千克左右。泥潭龍的脑袋不大,却长了一双大眼睛,可以很好地观察周围的环境。成年泥潭龙的嘴巴为角质喙,有点类似鸟类的嘴巴。它们没有牙齿,这表明成年泥潭龙是以植物为食的。
泥潭龙的脖子较长,身体精瘦,身后有一条长长的大尾巴来帮助维持身体平衡。泥潭龙的后肢长而强壮,说明它们能够依靠双足快速奔跑。与后肢相比,泥潭龙的前肢很短,就好像霸王龙的“小短手”一样。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泥潭龙的“小短手”上长有四个指头,其中第一指和第四指退化,第二指和第三指发育良好,这一点与常见的兽脚类恐龙不同。大部分兽脚类恐龙都是第一指最大,以便于捕猎。
泥潭龙退化的第一指恰恰为我们揭开鸟类的演化之谜提供了证据。早期鸟类保留了第二、三、四指,而兽脚类恐龙保留的是第一、二、三指,这两类动物之间的差异,曾长期困扰着古生物学家。而泥潭龙的发现,帮助古生物学家得出一种研究假设,这便是“外侧转移”假说——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第一指退化,第四指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