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非虚构写作的新收获

2018-04-28 14:37凌仕江
草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和事血脉虚构

凌仕江

“血脉”是一部有关家族记忆的非虚构作品,透过“家谱”的分析和梳理,将遥远的家族人物一个个树立在纸面上,作者不仅让历史中的他们说话,同时也与历史中的他们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再现了一幕幕久远的往事,折射出九寨沟县李氏家族历史的变迁,追溯远去的年代,解析一个家庭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唤醒了复杂地域李氏后辈的集体记忆,读来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该作品以节制的文学语言书写,注重故事叙述与细节表现,尤其对当地许多民俗文化的发现与书写,还原了民族文化特有的地标与属性,让人看到作者从现实生活重新出发卷入历史的方式,为一部家族传记奠定了良好的写作基础与方向,《血脉》有别于我们常见的纯粹家史撰写或通讯报道,更区分了远古时期的口传心记式的整理记录。作者文学的起步之作,能够主动自觉地切入到一个家族领域,这是一种写作上的挑战,她的这种挑戰是依据自己血脉里的亲情秩序的创作实践而建立的,因而具有让一切文学写作回到原点的说服力。如此文学上的尝试,一开始就给我们带来了写作的惊喜,可以说《血脉》是四川近年非虚构写作的新收获。

《血脉》因其作品的写作难度,多来自于找不到确定关系的人和事,尤其是人和人的关系,作者要回到久远的时间节点上参与历史的重塑,这的确很难。在情感隔离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走投无路,迷失方向,从而提前放弃写作。翻阅《血脉》里的人和事,不难发现作者也曾多次将笔尖伸向那些没有情感交际的“猜详者”,让人预感作者到了快要写不下去的地步,但读者的担心在作者冷静的写作态度面前,往往显得多余。客观地讲,《血脉》一书在当下一窝蜂的非虚构作品面前,真实地还原了一个家族当时的一种历史景象,其旁观与融入的简约笔调,十分难能可贵。《血脉》之于非虚构写作,让人看到作者留心于历史转折点的象征意义。

家谱文学本就是古老的一种文化遗产,作者大量的时间取材都在拷量并尊重“真实”上做文章,从现有的文本格局来看,作者在穿梭历史人物之间,还可以尽量体现出个人命运与历史大背景的时代关联。在建立结构与文学情感上,作者还可以对家族记忆里的人和事进行重点的筛查、辨识与取舍,哪些人和事对文本最有价值,尤其是父辈以及作者本人的关系,之于倒回时光确切能够遇见的那些人和事。在立体的书写空间里,还有许多上升的联想维度,假设多一些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积极的创造精神,必将为一个非虚构文本提供更传奇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非虚构文本,建议此书再版时,取消附录。在装祯设计上,找到属于《血脉》更加准确的元素。

猜你喜欢
人和事血脉虚构
虚构
生与死
虚构的钥匙
元旦抒怀
虚构
由“血脉偾张”看又语正音
渗入中石油企业“血脉”的HSE管理文化初探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樱桃手工坊
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