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亚娟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将其融入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情操,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提高其教学效率是极其必要的。对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的效率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崭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古诗词教学,在课堂上仅仅向学生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传递古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不向他们解释古诗词创作的背景、作者的人生境遇等,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其思维僵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与之前相比,正在逐渐增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创新活跃的古诗词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多方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古诗词,往往会逐字逐句将其翻译成白话文,然后再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去背,最后以学生会背诵作为古诗词学习的检验标准,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生字,背诵了课文,但实际上却加重了他们的背诵负担,长此以往,原来背诵的成果也将付诸东流,更别说兴趣培养了。针对这一现状,更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对鲜艳的颜色、生动的视听材料非常敏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古诗词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的特点,将其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营造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就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幅由红日、青峰、紫烟、白色瀑布等构成的庐山瀑布图。该多媒体课件播放之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多媒体课件后,我通过趣味性语言和开放性问题进行了课堂导入:“众所周知,李白又被叫做‘诗仙,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大家都知道他都创作了哪些诗歌吗?”在指明学生回答后,我说:“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中,感受李白是如何描绘瀑布的壮观美景的。”这样的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我的引导中一步步走入诗人的世界,感受到诗词的意境,对提高其学习效率,转变其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想悟情
教师在激发了低段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鼓励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和作者的情感链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想象时,切勿喧宾夺主,抢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要做好指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引导他们进行想象,以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例如,我在讲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文时,通过讲解“楼、依、尽、欲、穷、层”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对诗词意境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之后,我便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同学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大诗人,他的名字叫王之涣,一天傍晚,他来到黄河边,眺望远处的群山,发现红彤彤的太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此时,诗人对于眼前的美景并不满足,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可惜目力所及,只能看到这么远的风景。同学们,请结合课本插图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看到更远的风景呢?”这个问题抛出后,我便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让他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其排成一个小话剧,进行组内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扩展了其思维空间,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和推广。
三、开展活动,拓展古诗词学习平台
中国古诗词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仅仅依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也无法使其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古诗词文化,如好书推荐《唐诗三百首》、好的综艺节目推荐《中国诗词大会》等,通过这些课外延伸和拓展,增加低段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增加其文化积累。教師可在每个学期组织学生仿照《中国诗词大会》进行古诗词比赛,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水平,最后获胜的选手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通过开展以古诗词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从而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巧燕.古诗词教学也应彰显语文教学本色[J].黑河教育,2011(6).
[2]吕冬梅.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审美教学[J].语文学刊, 2011(1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