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侠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重视创造性阅读,强化创造性阅读教学,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探讨了实现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日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工作出谋划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促进创造性阅读
心理学研究发现,要想有效地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阅读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如此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时,必须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播放一些与阅读内容有关的音频、影像资料。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展示草原美景、风土人情的照片、视频,并将这些素材加入到课件中,用内容丰富多彩的课件营造一种浓厚的草原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进行课文的阅读,接下来再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草原人民前来迎接远方客人的描写“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进行想象,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进行绘画,在纸上描绘自己脑海中草原人骑马前来迎接客人的场景,在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完成的绘画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参观草原的人员,会怎样来描绘这幅壮阔的场景呢?在边阅读边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到参观草原的情境当中,既营造了一种积极、生动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了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鼓励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进行想象的过程,若是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和疑问,就只能成为课程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到的也是一些浅显、暂时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多提问、多质疑,使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而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时,教师要以一种赞赏、鼓励的态度积极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阅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感到疑惑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诸如“刘备前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能见到他,为什么依然不放弃,还要再一次拜访他呢?”“刘备为什么会说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呢?”等问题,教师此时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先向他们讲述一下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战乱纷飞的时代背景,以及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文中的细节,找到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质疑,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阅读、提问、思考、找到答案的过程中达到了创造性阅读的目的。
三、课堂留白,拓展创造性阅读
留白是一种特殊、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时适当地留出一定的空白,能够起到突出主题、营造意境氛围、引人思考的效果,教师在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时,也要合理地加入一些留白的手法,不要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扩展,而是要留给他们更多扩展想象、创新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积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介绍了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在战争年代被迫离开祖国,在国外时刻不忘亡国之恨,把对祖国深沉的爱意倾注于音乐创作当中,在重病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的故事,当读到课文的高潮部分时,教师可以适当停顿一下,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感悟人物的情感,让学生能够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留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留白中进行创造性阅读。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是顺应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性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長期坚持,持之以恒的过程,仅靠一朝一夕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能有效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老舍.草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3]万莎莎.让阅读教学向生活开放: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17(15).
[4]刘丽杰.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