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出版社业绩考核的关键

2018-04-28 05:52唐前
财会学习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业绩考核业务流程成本核算

唐前

业绩考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企业通过一系列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成果以及其对企业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奖惩办法,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业绩考核,是企业薪酬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业绩考核可以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满足企业日益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推动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出版社的业绩考核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出版行业亟待转型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多种业态加速融合发展,而新兴数字出版媒体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内部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增速放缓、选题同质化严重、出版结构不合理、库存大量积压、市场竞争混乱等等,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之下,传统出版社粗放式的管理显然已无法满足日益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经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而业绩考核,是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抓手,出版社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一方面理顺业务流程、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另一方面推动员工向出版社既定的目标迈进,从而促进出版社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效合一。

出版社的业绩考核,除了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现金流、增长额及增长率等一般常用的考核指标以外,关键在于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的难点是图书的单品种核算。图书单品种核算,是出版行业的特点,即把每一种书视为一个独立项目,核算每一种书的收入、成本、利润及库存等,将当年所有图书单品种核算的汇总起来,即形成出版社全年的盈收及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一种图书都可落实到具体的编辑部门及编辑个人,所以,清晰准确的图书单品种核算,无论是对编辑个人及编辑部门的业绩考核,还是全社的年度效益考核都至关重要。然而,熟悉出版业务的人都知道,图书单品种核算难度极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数量庞大。出版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产品品种数量庞大,目前国内一个中型出版社每年大概生产新书200多种至300多种不等,加上重版、重印书及历年积累未销售完毕的库存品种,一般而言,存量品种会达到1000多种甚至更多。每一种图书都是一个独立的核算项目,随着出版社业务量的增加,核算工作量极大,令核算人员望而却步。

二、数据变动频繁。图书单品种核算,关键在于采集每一种图书的收入和成本数据。在成本数据归集方面,出版的每一种书都要按版印次归集成本项目,而且不同版印次的成本有可能不一致,成本数据归集的时间长、次数多、变动频繁。在销售收入数据归集方面,出版社一般会按当年回款额计算销售收入,然而,由于目前出版发行行业都是按照发货清单进行对账和结算的,回款额并不能完全反映某一种图书的真实销售情况,图书回款后依然有可能产生退货,且退货时间不确定,产生退货就只能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收入。此外,目前出版行业内退货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社每年的图书退货率达到20%至35%不等。不确定的退货时间以及高退货率使得图书的销售收入并不完全可控。

三、出版周期短。生产一种图书,一般从策划选题到图书完工上市销售,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畅销书的出版周期会更短,成本集中产生而归集滞后,两者不一致常常使成本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四、考核周期长。每一种圖书从开始生产到产生销售回款历时较长,一般而言,当年生产的图书无法当年产生利润,所以出版社一般会将一种图书的考核周期定为2至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以上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使得图书单品种核算变得繁琐且复杂,难以核算清楚,核算人员对考核工作也是望而却步。然而,单品种图书成本是出版社成本核算的基础,若单品种图书成本无法准确核算,将直接影响销售成本的真实完整,导致库存商品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财务核算不准确,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也无从谈起。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准确的图书单品种核算,由于图书单品种核算工作量极大,必须依靠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相关数据,近年,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引进了出版专业软件或出版REP系统,运用技术手段打通编辑、印刷、发行、财务等业务环节,使各个业务系统高效运转,实现业务平台的全流程管理。出版社采用信息系统管理以后,部门沟通成本大为降低,数据采集变得相对简单,图书单品种核算再也不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了。

然而,即使是有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出版社在进行图书成本核算时,也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较好地完成图书单品种核算:

一、成本差额调整。目前一般出版财务管理系统都具备成本核算功能,但不一定具备成本差额调整的功能,成本差额的调整,在图书成本核算中经常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成本项目调整。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印制费、稿费、校对费及材料款等各项成本的归集比较滞后,常常是图书已经入库、销售,成本费用仍然未归集完毕,这时,出版社一般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使用“应计生产成本”科目,以合同、付印通知单、协议工价、市场材料价、稿酬计算标准等为计算依据,预估应计入生产成本但尚未结算的款项,以便尽早归集成本。在实际结算成本时,通常由于税率调整、发票等各种客观原因,实际结算金额与预估金额不一致,这时候须对成本项目进行调整。

2.生产数量调整。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图书印量的确定也是比较滞后的,出版社一般会根据合同、付印通知单等为依据估算印刷数量,以确定单价及便于发行部门尽早发货。在图书完工入库时,由于印刷厂出于对印张数量的考虑以及样书检测的需要,实际印刷数量与预估印刷数量往往不一致,这时必须对数量进行调整。

以上两项成本金额及数量的调整不但涉及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也会涉及已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几个科目须同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图书单品种核算的准确性。

二、严格业务流程管理。一种图书从选题策划到生产完成,再到回款产生销售收入,需经历编辑、印刷、发行、财务等多个业务流程,每一个业务流程都产生成本数据,任何一个流程数据的缺失都将导致成本核算不真实。然而,在出版社实际业务操作中,常常存在着编务管理、印务管理、发行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的各自独立的情况,信息录入滞后,数据分散、繁杂。

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技术是手段,是基础,通过技术手段更新管理模式、打通信息系统各环节,理顺业务流程,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所以,严格业务流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业务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比如:在图书付印前,责任编辑应完成稿酬、校对费、审稿费及编辑费等费用的核定,印务部门应完成纸张、制版费及印刷费用的核定等等,这些细节的严格执行落实对数据及时更新非常必要,数据录入完成后,各业务模块共享、同库使用,从制度上保障了数据信息在各业务环节之间的高效传递共享。

三、加强版(印)次管理。根据《新闻出版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出版社应按品种分版(印)次核算图书成本,期末完工品种的生产成本全部转入库存商品。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不同版(印)次的图书成本可能不一致,在生产成本归集、完工产品入库及销售发货环节,不同版(印)次的图书能清晰区分,其成本数据准确可控,然而在销售退回环节,由于书店通常把退给同一家出版社的图书混合打包,图书的版(印)次常常会出现混乱。如果出版社的库存管理较为粗放,不对退货图书进行一一扫描清点,也即无法对库退货商品进行版(印)次管理,这时图书的成本就会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必须定期进行盘点,通过盘点对库存商品进行统一的版(印)次调整。出版社应在盘点结束后,对盘盈或盘亏的商品按实际盘点数量调整不同版(印)次的数量,同时进行不同版(印)次的成本额差异调整。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无论在数据的收集、信息系统的配合,还是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上,图书单品种核算的确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准确的图书单品种核算,不仅是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准确的图书单品种核算,编辑人员可随时了解每一种图书的盈亏状态,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出版社下一步选题规划、市场定位及资源分配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出版社提供完整的财务数据,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出版社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2014.

[2]梁羽龙.出版管理系统常见的设计缺陷[J].科技与出版,2011(01).

(作者单位: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

猜你喜欢
业绩考核业务流程成本核算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及其业绩考核方法分析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动态业务流程管理在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