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生猪产业发展回顾与趋势分析

2018-04-28 05:16卢红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粪污江西养殖场

卢红梅

(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 330046)

江西是全国养猪大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生猪产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市场供给、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至2016年生猪出栏总量的统计年鉴数据来看[1],江西生猪产业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数据详见图1。

图1 江西生猪产业发展状况

1 农户养殖快速增长期(1978~1995年)

长期以来,农民养猪是为了积肥和增补家庭副业收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生猪养殖作为家庭农户的主要增收渠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农户通过生猪养殖,一方面获取农家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通过用青饲料和生活下脚料喂养生猪,增加家庭收入。各级政府也积极鼓励农户养殖,有的地方还提出“人均一头猪”的生产目标,来保障猪肉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时期,江西农户生猪养殖进入到快速增长期,生猪出栏总量从1978年的574万头快速增长到1996年的2 366万头,增长3.12倍,基本保障了城镇猪肉市场的有效供给。这一时期主要推广的养殖技术是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品种选育技术,通过整群、选育、导血等措施,提高良种选育强度,精心培育后备母猪,大力推广普及杂交品种,提高瘦肉率。养殖方法还是以传统的熟食喂养为主,并以青饲、生活下脚料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使用配合饲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工配合饲料得到大力推广,特别是江西明星“871”饲料的普及推广,极大地缩短了生猪养殖周期,快速地提高了年出栏率,提高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为规模化养殖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促进了农户养殖方式的转型升级。

2 养殖结构调整期(1996~2005年的第一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潮的出现,农村家庭养猪不再是农民家庭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这一时期,江西生猪市场主要是以活鲜为主,肉产品加工相对落后,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生猪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生猪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每一次价格的下跌(跌破成本),都淘汰了一批家庭养殖户,使全省家庭养殖农户不断减少。为了提高效益、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一些家庭农户开始从单一养殖向牧果、牧渔、牧菜发展,实行立体开发、综合种养,多层次利用生物资源,提高综合效益,涌现出一大批适度规模养殖户,规模养殖的比例逐年提高。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场)从2002年的3 186户,年出栏生猪377.73万头,占全年生猪出栏总量的20.51%,提高到2005年的40 355户,出栏生猪1 179.63万头,约占到全省生猪出栏总量的50%,已达到整个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养殖农户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主动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特别是配合饲料和品种改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普及,也成为广大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主要法宝。一部分养殖农户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另一部分工商企业转型投入到生猪养殖行业,使生猪产业出现了的根本性的变革,开始向规模化、企业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农户散养和规模化养殖并存,生猪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致使生猪出栏总量也跟着波动,但整体维持在年出栏2 000万头左右的水平。

3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期(2005~2014年)

2005年开始,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场)出栏生猪首次超过农村家庭散养户的出栏量,此后,规模养殖户(场)的出栏量逐年快速增长,到2014年,规模养殖户(场)出栏量达2 879万头,占全省生猪出栏总量的86.56%,成为全省生猪生产的绝对主体,农村散户只是零星补充养殖,其比例见图2。

图2 散户养殖与规模养殖比例

随着专业化、规模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在此期间,江西适时推出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规模养殖建设要求,特别是在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给的意见》后,以完善生猪栏舍、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管理设备、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等方面为重点的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主要扶助年出栏1 000~3 000头的规模养殖场(户)。在此时期,随着南昌双汇、新余润合、九江博莱、南昌宝迪、江西国鸿等大型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提升了江西生猪产业的精深加工能力,稳定了生猪活鲜市场,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使江西生猪年出栏总量从2 000万头跃升到3 000多万头的水平。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进,特别是特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出现,生猪粪污处理问题日益显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开始,江西适时开展“爱我美好家园千场万户清洁生产行动”积极探索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为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现代生猪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新时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期(2015年开始的绿色生态养殖期)

2013年5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同年,国务院颁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并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后,江西省政府在2014年8月又出台了江西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特别是在2015年全面完成“三区”(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划定和开始严厉的环保督查,正式拉开了江西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序幕。因此,在2015年以后,江西生猪产业进入到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称之为绿色生态养殖期。

新时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必须始终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切实从过去追求快速发展、兼顾环保的理念中,转变到优先保护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理念上来。这一时期,随着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兴起,生猪养殖的粪污处理跟不上生产规模的扩张,使之成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粪污是否处理、排放是否达标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一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通过开展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区”划定工作,调整优化生猪产业区域布局。在“三区”规划完成后,在禁养区内已要求无条件退出养殖,在限养区内,要求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规模,在可养区内要求所有养殖场户必须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已在禁养区内依法关闭、搬迁或转产的养殖场户累计完成1.4万家,减少生猪饲养量200余万头。生猪大县、鄱阳湖周边县市控制发展总量,其他县市适度发展。

二是生产规模总体稳定。全省生猪出栏量总体稳定在3100万头左右,能繁母猪存栏约200万头。生猪出栏位列全国第10位。猪肉产量约260万吨,约占肉类总产73.6%。生猪养殖业产值480亿元左右,约占畜牧业产值比重60%。

三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加快发展。通过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广应用微生物滤床、高床益生菌、生物发酵床、污水曝氧循环利用、种养结合等有效的粪污治理新模式,加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改造,促进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2016年,江西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12万个,出栏比重68%,高出全国23个百分点。其中万头猪场307个,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3个,创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405家。

四是良种良法全面普及。通过进一步认真实施生猪良种补贴、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加快了生猪养殖场栏舍智能化控温、自动喂料、防疫消毒、粪污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和完善,建设了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设施先进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提升养殖场设施化装备水平。生猪良种繁育、清洁生产、疫病防控等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16年,全省有种猪场180个,其中国家级核心育种场4个,省级核心育种场8个。建有生猪人工授精站点380个,年推广精液300余万份,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五是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实施畜产品品牌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打造出一批畜产品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提升市场竞争力。2016年,全省已建成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8条,生猪屠宰加工能力3000万头,其中现代化屠宰加工线屠宰能力1200万头。省级以上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其中国家级7家。上市公司1家(正邦科技)。萍乡“格林米特”杜仲生猪成为全国首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活体生猪。培育生猪专业合作社1500个,生猪产业化经营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江西省划定5.1万平方公里畜禽养殖禁养区

为了控制畜禽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江西省在112个需要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县(市、区,含开发区)全部完成了禁养区划定。截至目前,共划定禁养区14482个,划定禁养区面积达51172.71平方公里,已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确需关闭或搬迁的38146家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完成关闭或搬迁。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634家养猪场未配套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的情况,江西省迅速行动,江西省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环保厅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印发整改通知,对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全面部署。截至2月28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江西省2634家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猪场已全部整改到位。

江西省作为全国唯一的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省份,把牛羊等草食动物发展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生猪养殖逐步向有承载能力的可养区转移,持续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全省共建标准化示范场744个,吉安、信丰、余江3个县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省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65,居全国前列。养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全省共争取中央资金3.5亿元,促进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粪污江西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江西银行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我爱江西奶奶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