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锡章 冷疏影
摘 要:东盟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關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东盟;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东盟(ASEAN)为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简称,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共十个国家。2013 年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而东盟在“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中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另外,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美国,而中国则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1]。从发展的基础看,东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2]。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的建设阶段,“一带一路”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以及相关理论的提出,成为中国地理学界不可回避的研究议题[3]。同时,“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中,也会对中国地理学提出更多的现实需求。
可以预期,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大框架下,基于东盟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的投入必将呈爆发增长趋势。看清过去才能赢得未来,在东盟将成为我们研究热点的背景下,厘清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积累和现状,对我们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1)中国学者对东盟的研究成果中,地理学相关研究占有多大比重?(2)中国地理学重点关注的东盟国家是哪些,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3)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方向和问题?(4)参与东盟地理学研究的研究机构是哪些?各研究机构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学者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和SCI/SSCI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针对东盟地理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包括统计分析、关键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序分析、发文机构/作者分析等)的分析方法,从文献量、关键词、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多个角度,阐述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方面的积累和研究现状。
2 数据和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和积累,因此,文献的来源和分析方法将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
2.1 数据来源
文中使用的文献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Integrated Database,简称CNKI)提供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二是 Web of Science 中的SCI/SSCI 核心合集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为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
CNKI中,在限定的与地理学研究相关的102种(表1)期刊中分别以东盟及东盟十国名字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章发表时间限定在1993~2017。检索式:SU = '东盟' or SU = '马来西亚'or SU = '马来亚'or SU = '印度尼西亚' or SU = '泰国' or SU = '菲律宾' or SU = '新加坡' or SU = '文莱' or SU = '越南' or SU = '老挝' or SU = '缅甸' or SU = '柬埔寨',共检索到1349篇研究类文章,用于中国学者针对东盟的关注趋势分析。通过对农业类期刊中文献的分析发现,该类期刊中的大部分发文与农业栽培技术及农作物生产相关,与地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农业研究为土地利用、贸易、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等,另外,一些非研究类期刊中,与东盟相关的文章量较大,但大多是游记类或报道类(如:《人民长江》、《未来与发展》、《统计与决策》等),与地理学相关度较小。因此,为了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地理学领域,在102中期刊中,选取非农业期刊且与地理学相关度较大的60种地理学期刊(表1灰色部分),共检索到692篇文章,用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机构等更进一步分析的数据源。
Web of Science中以东盟和东盟十国名字为主题词检索,并限定检索范围为与地理学相关的10个研究领域(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Agriculture;Area Studies;Water Resources;Remote Sensing;Transportation;Urban Studies;Geography;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文章发表时间限定为1993~2017。检索式:(TS = ASEAN or TS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or TS = Malaysia or TS = Indonesia or TS = Thailand or TS = Philippines or TS = Singapore or TS = Brunei or TS = Vietnam or TS = Laos or TS = Myanmar or TS = Cambodia) and CU = China,共检索出SCI/SSCI文章1813篇。
2.2 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4]。可视化分析法则能更为直观地说明不同研究范畴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科学有效地预测研究的发展动向与趋势。CiteSpace为陈超美博士等于2003年所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基于Java平台,属于多元、分时、动态的第二代信息可视化技术,该软件所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能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从而有效把握研究前沿的演进历程[5,6]。
3 结果分析
3.1 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趋势
通过前文的检索对发文量按年份进行统计,并计算地理学相关期刊中发文量占比(图1)。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中,针对东盟及东盟国家的总发文量达到36502篇,但在地理学相关期刊中的发文量仅为1349篇,总占比仅为3.69%。但自2013年以来,总体发文量和地理学相关期刊发文量均明显上升,且地理学相关期刊发文量占比上升明显,最高达到6.3%。
在Web of Science的SCI/SSCI中,以东盟或东盟国家为主题词,并限定作者中含中国作者进行检索,对发文量按年份进行统计,并与地理学领域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2)。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在SCI/SSCI中,中国学者针对东盟及东盟国家研究的总发文量达到8793篇,在地理学领域发文量为1813篇,总占比达到20.62%。自2012年以来,总体发文量和地理学领域发文量均明显上升,地理学领域发文量占比变化不明显,一直维持在20%左右。
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理学文献量在CNKI和SCI/SSCI期刊上趋势差别较明显,SCI/SSCI上中国学者针对东盟研究的地理学相关领域发文量和CNKI上地理学期刊针对东盟研究的发文量基本相当,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的发文占比差别较大,SCI/SSCI中的对东盟研究的地理学领域发文占比远远高于CNKI中的发文占比。这也客观地反映出两方面趋势:一是中国地理学者更多的将高水平的文章发到SCI/SSCI中;二是CNKI中,地理学领域针对东盟的关注较少,而非地理学领域关注较多。
另外,从发文量的年际统计结果来看,2013年以后,无论是CNKI还是SCI/SSCI中,针对东盟的总体发文量和地理学发文量都有所上升,这说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学者及中国地理学者对东盟的研究关注度。
3.2 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总体特征
对CNKI中102个地理学相关期刊对东盟研究的发文所在期刊分布(表2为发文量前30的期刊列表)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文章期刊分布比较分散,但主要集中于人文地理/城市研究类期刊(约占37.4%)、自然地理及环境生态类期刊(约占29.1%)、农业类期刊(约占27.1%)、技术方法类期刊(约占6.5%)。
对前文所述的692篇文献的关键词在CiteSpace中,以五年为一个切片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特征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中,对东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7-9]、城市研究(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10,11]、旅游(入境旅游、亲景度等)、地缘政治与经济[12-14]、区域合作与贸易投资等方面。另外,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发文中也占较大的比例,这说明中国学者利用中国较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东盟国家实际地理学问题的研究较多。
在研究区方面,除具体国家外,南海、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东盟国家、广西、云南、南沙群岛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且多处于聚类中心位置。这表明除东盟国家外,中国地理学关注的区域多集中于敏感地域,如:南海、南沙群岛,另外主要集中于与东盟国家相邻的相关省份,如:广西、云南等。
为了研究中国地理学国际发文对东盟研究的特征,我们对Web of Science中检索到的1813篇中国学者发表的东盟研究SCI/SSCI文献的作者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时序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以5年一个切片,在CiteSpace中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特征如图4所示。从特征图中可以看出,SCI/SSCI中关注的东盟国家主要为Singapore(新加坡)、Thailand(泰国)、Vietnam(越南)、Indonesia(印度尼西亚)、Philippines(菲律宾)、Malaysia(马来西亚)。图中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有如下明显特征:(1)与Singapore共现的高频词有city和Hongkong,说明针对Singapore的研究以城市研究为主,并与香港进行对比研究较多;(2)与Philippines共现的高频次有infection、epidemiology,表明针对菲律宾,与传染病和流行病相关研究较多;(3)Vietnam 和Indonesia共现度较高,且与genetic diversity、new species聚在一起,表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经常被放到一起作为研究对象,且与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较多。
通过对1813篇文献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前15的关键词(非国家地名)为model(模型,60)、impact(影响,52)、diversity(多样性,47)、management(管理,46)、conservation(保护,44)、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41)[15]、infection(传染,40)、genetic diversity(基因多样性,37)、identification(识别,34)、epidemiology(流行病学,32)、population(污染,30)、health(健康,30)、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29)、policy(政策,28)、water(水资源,26)。因此,从高频关键词的分布表明,中国学者针对东盟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公共健康、流行病等研究领域。基于这些高频关键词所在的文献,抽取并统计与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diversity、genetic diversity、biodiversity、conservation、population共现度较高,表明中国学者针对东盟的研究在生态方面,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种群保护等方面的研究;(2)model与emissions(排放)、city(城市)、area(区域)、prediction(预测)等词共现度较高,表明在模型模拟主要用于污染物的排放、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结查预测方面;(3)impact主要出现于environmental impact(环境影响)、impact assessment(影响评估)中,并与land use(土地利用)、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等词共现度较高,表明环境影响及评价是中国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关注土地利用、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影响评价间的关系;(4)infection、epidemiology词频较高,且共现度较高,表明流行病地理学也是中国学者关注东盟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关注流行病的传播、发病率、地域等;(5)与policy共现度较高的词为land、land use、land use change(土地利用变化)、deforestation(荒漠化)以及governance(治理),表明关于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土地利用、森林砍伐、政府管治方面;(6)water与quality(质量)、coastal waters(近海水域)、contamination(污染)、resources(资源)、surface water(地表水)等詞共现度较高,表明在水资源研究方面,主要研究水质、水污染以及近海和地表水资源等。
为了研究中国地理学近期对东盟研究的特点,在CNKI 60种与地理学相关度较大的中文期刊和Web of Science中国学者发表的地理学相关领域的SCI/SSCI文献中,抽取近8年(2000年至2017年)的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从文献量上来看,近8年来,CNKI60种中文核心期刊上的与东盟研究相关的文献为338篇,占25年来(697篇)的48.5%;SCI/SSCI中国学者发表的地理学相关领域的文献为1341篇,占25年来(1813篇)的73.9%。统计结果表明,近8年来,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发文量,无论是CNKI还是SCI/SSCI期刊中,增长都较明显,SCI/SSCI期刊文献量增长尤为明显。
进一步分析近8年来文献的关键词,并以两年一个时段进行时序统计。图5为60种地理学核心期刊东盟研究文献前20关键词分时段统计结果。结果表明:(1)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入境旅游、新景度、入境旅游市场等词词频相对较高,且四个时段的词频较为平均,表明旅游一直是研究的热点;(2)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战略等与地缘相关的关键词的词频也较高,且多出现在2013年之后,表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与地缘相关研究开始成为热点;(3)与南海相关的关键词(南海、南沙群岛、南海诸岛等)较多,且词频相对较高,且多出现在2013年之后,表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带动了中国地理学对南海区域的研究。另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也较多的应用于东盟研究中。
图6为SCI/SSCI中国学者地理学领域东盟研究文献前20关键词分时段统计结果。结果表明:(1)通过与25年来(1993-2017)的高频关键词(3.2节中)比较发现,两个时段的高频词基本重合,表明25年来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主题比较一致和稳定;(2)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近两个时段增长较快,这与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持一致;(3)management(管理)近两年增长较快,这与近年来环境管理与保护得到重视有关。
3.3 中国地理学关注的东盟热点国家及研究特征
基于检索的CNKI和SCI/SSCI文献,分别通过东盟十国的国家名称为主题词,分别统计出现这些国家名称的文献数量,以反应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各国家的关注程度。针对三种检索(CNKI中102中地理学相关期刊、60种地理学相关度较大的期刊、中国学者地理学领域SCI/SSCI文献)统计结果(图7)表明,中国地理学对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的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七国,表明这三个国家是中国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东盟国家。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地理学对所关注热点国家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本文将关注各国的文献(60种地理学期刊发文和中国学者SCI/SSCI地理学领域发文)的关键词提取并统计分析,表3和表4分别为两类发文针对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前20关键词列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CNKI发文中,前20关键词频次相对发文量都较低,说明针对各国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比较分散。但针对三个国家的研究主题相同点比较明显:与旅游相关的主题研究都较多(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词频都较高,如:入境旅游、亲景度、旅游资源、旅游客流等)。而不同点体现在:(1)对新加坡的研究,以城市研究为主,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等;(2)对泰国的研究,以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研究为主,同时,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手段;(3)对越南的研究,以南沙群岛(南海群岛、南海诸岛、南海争端等)和边境研究为主。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学者SCI/SSCI地理学领域发文中,研究主题比较分散(与发文量相比,关键词频较低),但针对不同热点国家的研究主题和方向差异也较大。与新加坡研究有关的542篇文献中,city、model、policy、impact等相关词频较高,表明对新加坡的研究,与CNKI文献类似,主要集中在城市研究,包括管理政策、环境影响等主题。另外,对公共卫生健康关注也较多(epidemiology、health等);与泰国研究有关的377篇文献中,diversity、climate change、epidemiology等词频较高,表明对泰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公共卫生等相关主题;与越南研究有关的364篇文献中,genetic diversity、conservation、climate change、infection等相关词频较高,表明对越南的研究,主要偏向于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相关主题。
3.4 中國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队伍
本文基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文献(CNKI60种地理学期刊692篇和中国学者SCI/SSCI地理学领域的1813篇)中,分别抽取文献的标注发文机构,在统计标注发文机构的基础上,分析典型机构的研究主题、发文作者和团队,以及典型机构SCI/SSCI发文的自主/合作研究占比情况,以期厘清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队伍的现状。
表5为对东盟研究的CNKI60种地理学期刊文献标注机构的统计结果中,文章数大于等于5篇的机构列表(共36个)。从表中可以看出:(1)发文机构比较分散,没有比较突出的研究机构;(2)主要发文机构多为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和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3)由于地域的优势,有些与东盟国家领近区域内的研究机构发文量也较高,如: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4)近几年成立的与东盟相关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师范大学))的发文量也逐渐增加。
表6为对东盟研究的中国学者SCI/SSCI地理学领域文献标注机构的统计结果中,文章数大于10篇的机构列表(共28个)。与CNKI相比,SCI/SSCI发文机构相对比较集中。在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有4家属于香港,另六家机构均为中国比较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单位。在28家机构中,环境和农业类研究单位较多,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为进一步了解科研究机构针对东盟研究的主题和方向,本文抽取并统计了三家比较典型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发文的关键词(表7)。从前10关键词列表中可以看出:(1)CNKI发文和SCI/SSCI发文的关注主题,除北京师范大学外,差别都较大。北京师范大学CNKI中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灾害[16]和地缘关系等主题较多,而SCI/SSCI除研究灾害外,更多研究可持续发展、不确定分析、气候变化等主题;北京大学CNKI中研究城市研究、城市交通等主题较多,而SCI/SSCI更多研究风险分析、公共卫生和全球化等主题;南京大学CNKI中研究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较多,而SCI/SSCI中更多研究环境影响、生态足迹和模型以及污染物排放等主题;(2)CNKI发文和SCI/SSCI发文的关注国家差别也较大,北京师范大学CNKI中较多关注缅甸、越南,而SCI/SSCI更多关注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北京大学CNKI主要关注新加坡,而SCI/SSCI除了关注新加坡外,关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南京大学CNKI主要关注新加坡和越南,而SCI/SSCI主要关注印度尼西亚。
进一步分析并统计三个典型机构的发文作者发现:三个机构的发文作者都比较分散,北京师范大学的CNKI和SCI/SSCI的发文作者有一定的重合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两类作者发文量前15中,基本没有重合。
4 结论与展望
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以发表文章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分享,因此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对其研究地域和领域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特征。本文以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的研究为主题,在CNKI和Web of Science两大主流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分析出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现状。(1)从近25年来的发表文献量统计来看,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的整体关注度不高,但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提升不明显。(2)通过对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来看,CNKI文献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主题;在SCI/SSCI文献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主题。(3)通过检索文献中出现不同国家名称的频次,以及出现这些国家名称的文献的关键词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东盟国家为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而对这三个国家的研究特征各不相同。对新加坡的研究文献中,城市研究、旅游、环境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等所占比重较大。对泰国的研究文献中,旅游、土地利用、国际河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公共卫生等主题较多。对越南的研究文献中,南沙群岛、边境、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主题较多。(4)通過对检索文献中的机构和作者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对东盟研究较多一是传统地理学研究机构,二是与东盟国家地域较近的研究机构;三是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研究机构。从各机构的发文量、发文关键词和发文作者分析结果来看,各机构的发文量比较分散、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发文作者也比较分散,这也表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的研究队伍还比较小,没有形成有规模和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2017年为中国“十三五”的起始年,也是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具体部门,都针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对地理学的研究也提出挑战。《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针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出帮助其加强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等相关能力建设、分享中国减贫思路等与地理学相关的需求。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领域包括:农业、人口健康、水治理、荒漠化与盐渍化治理、环境污染监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和地质灾害监测、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等与地理学相关的领域。同时,中国科技部和中国环保部,分别在其《“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中,明确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地理学相关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另外,NSFC在前期开展中泰、中新和与东盟相关的应急管理项目基础上,酝酿启动“一带一路”重大国际研究计划。
限于作者水平,本文仅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概况,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中国地理学者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现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不足,投入到对东盟研究中,更好地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刘玉立,葛岳静,等.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研究综述[J]. 热带地理,2015,35(5):730-738.
[2] 黄耿志,张虹鸥,王洋. 东盟内部差异性及其对中国地缘经济合作的启示[J]. 热带地理,2017,35(5):613-615.
[3] 刘卫东.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8-544.
[4] Nederhof Anton J. Bibliometric monitoring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 review[J]. Scientometrics,2006,66(1):81-100.
[5] 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 CiteSpace II: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 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6]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 实用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 廖谌婳,封志明,李鹏,等. 中老缅泰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与国别对比[J].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1):1785-1797.
[8] 呂婷婷,刘闯. 基于MODIS数据的泰国耕地信息提取[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02):244-250.
[9] 胡文秋,苏奋振,王武霞,等. 越南下龙市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19(04):570-579.
[10] 朱介鸣.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划实施——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存量规划的启示[J]. 城市规划,2017,41(04):98-101.
[11] 赵四东,李林,钟源,等. 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为例[J]. 城市规划,2017,41(05):84-93.
[12] 方天建,何跃. 冷战后东南亚地缘政治变化中的大国战略调整述评[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03):30-40.
[13] 方天建,何跃. 冷战以来柬埔寨地缘政治变动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4,23(04):32-42.
[14] 杨在月,胡志丁,惠凯,等. 论地缘战略区位的主体间性——以缅甸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7,26(02):1-10.
[15] Liu X, Zhang S, Bae J. The impact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agriculture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ves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four selected ASE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64:1239-1247.
[16] Shi PJ, Yang X, Fang JY. Mapping and ranking global mortality, affected population and GDP loss risks for multiple climatic hazard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6(7):878-888.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hinese geography studying on ASEAN countries
GAO Xi-zhang1,3, LENG Shu-ying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85, China; 3. 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y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key area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of twenty-first Century, ASEAN will be one of the priority developing areas in the Belt and Roa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hinese geography researching on ASEAN countries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us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bout ASEAN from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 Research shows that:(1) In the past 5 years, the amount of literature about Chinese Geography studying on ASEA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proportion for all subjects is low. (2) The research field is ver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NKI literature and the SCI/SSCI literature. In the CNKI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fiel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ity study, land use, agriculture, tourism, economic geography,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the SCI/SSCI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field mainly focused on biodiversity, climate change, health geography, land use and city study. (3) Chinese geography is most concerned about three countries: Singapore, Thailand and Vietnam. Singapore mainly focuses on its cities and tourism. Thailand mainly focuses on tourism, land use and international rivers. Vietnam mainly focuses on Spratly Islands and border trade. (4) There are many geography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ASEAN Studies. But the amount of papers is very scattered.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y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 there is no distinctive research team.
Key words: Chinese geography; ASEAN; bibliometric analysis; 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