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霞
摘 要: 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把班集体打造成为留守儿童的学习乐园,培养留守儿童爱学校、爱班集体、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的健康心理,真正让留守儿童把学校作为他们学做人、学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等良好品质的主阵地、主渠道。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心理 良好品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的过程中,很多孩子留在农村,由家里的亲戚或老人监管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群体现象的出现[1]。由于农村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父母在人生观及价值观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一些孩子出现问题[2]。留守儿童队伍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对农村学校来说,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如何把班集体营造成为留守儿童的学习乐园,如何培养他们爱学校、爱班集体、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如何使他们真正把学校作为学做人、学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增强求知欲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学习积极性更高,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更加活跃,对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易于接受,记忆更加牢固,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好地培养,从而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教师要对结对帮扶的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其次,生活上多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如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二、对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帮扶
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逐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意识。
三、开展多种活动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分层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身心愉悦,又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健康成长。
四、建立留守儿童交流制度
建立健全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订個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对待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在班级建设中着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留守儿童课外辅导,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从多渠道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要加强个别辅导,与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比如开设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他们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保健——帮助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六、对留守儿童进行体质体能锻炼教育
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快乐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运动技能和强健体魄的能力。
七、培养留守儿童独立合作能力
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八、多渠道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利用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教师要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九、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培训
家庭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使其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指导和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营造宽松、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氛围,引导他们懂得留守儿童特殊年龄阶段生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帮助指导他们引导留守儿童克服困难,面对挫折,适应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良好品质的培养问题,社会各界和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该项工作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力支持,才能切實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为了全面有效地维护下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儿童,一个牵动无数人心弦的字眼,同时也是广大在外务工家庭的无奈选择。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让社会和学校给予他们一点爱心、一片温暖,为幼小的儿童在成长的路上燃起一盏明灯,使孩子的成长之路得以启航。
参考文献:
[1]许娜.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7(A4):180-181.
[2]瓦永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索[J].才智,2017(32):131.2016(38):89+99.
[3]李舒波,赵占锋,张建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34(06):80-87.
[4]王妍凤.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学周刊,2017(11):204-205.
[5]王燕.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09):1411-1414.
[6]张瑞平.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J].文教资料,2017(03):159-160.
[7]屈玉珍.牧区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03):29.
[8]叶迎春.浅谈加强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