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4-26 13:07刘玉霞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解决对策作文教学

刘玉霞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标准之一。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表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死板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对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当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忽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要求固定且僵化、写作范围狭隘且单一等,这些问题导致语文作文教学效益始终不能实现最优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首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参考作用。

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兴趣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然而,从目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一味地给学生传授写作技巧,没有过多重视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和写作兴趣的培养。那些内容空泛但是文采比较好的作文得到教师的大力表扬,而有些学生写出内容真实的作文却没有被认可[1]。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写作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写作水平和文章质量不断下降。

(二)写作要求固定且僵化

小学生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好奇心,加上写作过程本身就是知识输出的过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以“教”为辅,重点是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个性发展。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经常采取单一命题形式为作文教学主要形式,并且针对写作要求给予多项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以及写作兴趣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下降。实际上,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为了格式规范化进行教学。

(三)写作范围狭隘且单一

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作文题目,并且提供范文、作文素材以及写作目的,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仿写。这种固定且狭隘的写作范围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受到严重的阻碍,学生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的锻炼也因此受到阻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写作的时候都像范文靠拢,导致全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虽然提供范文背诵、写作方向和作文题目的传统应试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章质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创造能力逐渐下降,写作思维被格式化,写作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写出来的文章多数缺乏灵活性,内容空泛[2]。

二、提升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写作兴趣的缺乏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写不出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比如,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文章中具有特色、写的比较好的句子拎出来,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写家乡的小溪、蔚蓝的天空、校园中的大树等等,要求学生同样使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今后写出来的文章更有亮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让学生写“可爱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可爱的小猫、小狗图片,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3]。

(二)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知识源于生活。从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实情感、内容空洞。究其根源,这与小学生生活阅历有关。一篇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4]。

(三)降低教学目标,创建轻松的写作环境

写作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输出过程和情感的表达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文本上。适当降低教学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写以“未来的梦想”为主题的文章中,有些学生写未来的梦想是当一名清洁工,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文章时通常会批评学生,觉得学生毫无理想,甚至认为这不是作文。实际上,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体会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到学生身上。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重视写作结果和文章内容,而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表述的乐趣和对情感的体会上,创建宽松的写作环境,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个性展示。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建立以生活为核心的发展框架,从而实现写作教学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176-177.

[2]劉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43-44.

[3]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90-91.

[4]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78-79.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解决对策作文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